阿裏巴巴集團 Logo(圖片來源:钛媒體 App 編輯拍攝)
近期,有市場傳言稱由于預算及盈利等原因,阿裏達摩院對旗下量子實驗室進行了大幅裁員,并可能裁撤整個團隊,涉及 30 餘人。
對于相關傳言,11 月 26 日,阿裏對外回應稱,爲了進一步推動量子科技協同發展,達摩院聯合浙江大學發展量子科技,将量子實驗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實驗儀器設備捐贈予浙江大學,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開放。财新稱對于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的員工,浙江大學将采取 " 雙向選擇、公開招聘 " 進行安置。
投入研究近 10 年後,作爲中國最早投入量子計算的科技企業之一,如今在大廠普遍進行 " 降本增效 " 環境下,阿裏巴巴決定讓量子計算研究回歸科研機構。
早在 2021 年,钛媒體 App 與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阿裏達摩院量子計算實驗室(AQL)主任施堯耘進行了一場專訪。施堯耘當時對钛媒體 App 表示,如果美國大學研究量子計算技術,申請經費需要很多條件,而阿裏對量子計算研究有很大興趣,其目标與施堯耘本人的大方向是一緻且互補的,他就是希望帶領 AQL 團隊推動量子計算技術的應用落地。
盡管目前尚不清楚阿裏後續是否會繼續選擇其他團隊嘗試量子技術研發,但面對此次變動,依然令人不免唏噓。
阿裏曾對外稱,其目标在 2030 年之前,開發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10 年研究,設立三大量子團隊核心路線
阿裏巴巴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3 年。
據悉,量子計算是以量子比特爲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态的受控演化實現數據的存儲計算。其具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拟的巨大信息攜帶和超強并行處理能力,以實現計算機算力指數級增長趨勢。如果将經典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比作 " 自行車 ",那麽,量子計算的速度則是 " 飛機 "。
當下摩爾定律已接近極限、數據爆發式增長的需求背景下,量子計算擁有颠覆當前計算能力的一個潛能,可應用于複雜場景下的技術應用,比如說新材料、新分子的發現,大數據的分析等。
國内外的量子計算領域公司普遍以離子阱或超導量子比特作爲主流量子計算研發路線,因爲以穩定長相幹時間和高計算精度的特點被行業認同。但這兩種技術實現條件較爲苛刻:一是需要在超真空和極低溫(接近絕對零度,約零下 459 華氏度)的物理狀态下進行,一般隻能在專業實驗室内實現;二是離子阱或超導的量子計算機體積過大,成本過高,對于運輸攜帶等租賃設備來說,依然存在優化空間。
2015 年 7 月,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的前身 " 量子計算實驗室 " 正式成立,由阿裏雲和中國科學院共建。實驗室當時設定了一系列研究計劃:
預計到 2025 年,量子模拟将達到當今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水平,初步應用于一些目前無法解決的重大科技難題。
到 2030 年,研制具有 50-100 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突破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芯片工藝,從物理層設計、制造,到算法運行實現自主研發,全面實現通用量子計算功能,并應用于大數據處理等重大實際問題。
專家曾表示,量子計算要達到實用化的條件需要滿足如下條件:可定義的量子比特;量子比特有足夠的相幹時間;量子比特可以初始化;可實現通用的量子門合集;量子比特可以被讀出。
2017 年的雲栖大會上,阿裏雲公布了全球首個雲上量子加密通訊案例。2017 年 5 月,由中科大、中國科學院 - 阿裏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等協同完成參與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而阿裏與中科院聯合打造的量子雲平台也正式上線。
同年 10 月,阿裏巴巴成立達摩院,3 年投資 1000 億元投入量子計算、機器學習、網絡安全、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基礎科學研究。其中,量子計算作爲達摩院主攻方向之一,
成立不久,2017 年 9 月,實驗室就挖來了一位業界頂級大牛,世界頂級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擔任達摩院量子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建在美國西雅圖,以便更好吸引全球人才。此後,施堯耘又延攬了量子計算領域的著名科學家馬裏奧 · 塞格德(Mario Szegedy)等進入該實驗室。
施堯耘 1997 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是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的弟子。博士畢業後,他前往密西根大學任教。目前,施堯耘是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 職業成就獎 "(Career Award)獲得者。
钛媒體 App 了解到,過去 6 年,達摩院的量子實驗室一直以低溫超導硬件(芯片)研發爲核心方向,高實用性應用操作爲基礎,并且重點在不同于主流的量子比特中設計 Fluxonium(高通量),來實現超高精度的量子比特。
從外部環境來說,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量子計算發展有幾個裏程碑階段:第一個裏程碑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計算機對特定問題的計算能力超越超級計算機;第二個裏程碑是實現專用量子模拟機,即相幹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用于解決若幹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實用問題;第三個裏程碑是實現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即相幹操縱至少數百萬個量子比特,同時将量子比特的操縱精度提高到超越容錯阈值(>99.9%)。
钛媒體 App 了解到,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團隊更多攻堅第二個裏程碑上。
爲此,實驗室内部主要分成了三個技術小團隊,分别主攻:計算機系統、測試實驗、設計自動化。
其中,計算機系統團隊主要是研制開源性量子計算系統,由下層的基礎代碼開發,中間的應用程序,以及上面效能運行三個部分組成,更多是爲了用系統來解決場景中的實際問題;
實驗和設計自動化團隊都是與芯片相關,以計算能力模拟爲基礎,用大規模數據集來進行反複驗證,最終實現高精度、多數量邏輯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從公開信息看,經曆 6 年研發,阿裏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确實對外拿出了一些不俗的成果。
2018 年 5 月,施堯耘團隊宣布研發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量子電路模拟器 " 太章 ",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模拟了 81(9x9)比特 40 層的作爲基準的谷歌随機量子電路(之前達到這個層數的模拟器隻能處理 49 量子比特)。
2019 年 9 月,量子實驗室宣布完成了第一個可控的量子比特的研發工作,設計、制備和測量全部是自主完成。
2020 年 5 月,團隊用 " 太章 2.0" 模拟了谷歌 2019 年提出 " 量子優越性 " 時的量子電路,将其設計的經典計算耗時超一萬年的任務,壓縮至 20 天内完成,實現原創性的算法突破。
2020 年底,阿裏對外發布阿裏雲量子開發平台,并開源自研量子計算模拟器 " 太章 2.0" 及一系列量子應用案例。
2021 年,實驗室又進一步展開超導量子硬件項目的建設。
2023 年 11 月 19 日,社交媒體上有消息稱,該團隊研發出 22 比特超導量子芯片 " 荷花 "。
總結來說,在量子計算領域,達摩院已配置了國際領先的量子實驗專用儀器設備,建成 Lab-1、Lab-2 兩座硬件實驗室,具備量子計算軟硬件全棧開發能力,以及在芯片制備、比特相幹時長、門操控、量子糾錯,量子計算控制架構等領域取得了多個重要成果,包括高精度、多比特超導量子芯片,量子電路經典模拟器 " 太章 " 等。
此前交流中,施教授始終認爲,他的團隊不會注重大規模量子比特提升,也不需要追趕與競争,團隊更多會放在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上進行研究,通過超高精度、多比特和高連接度的芯片,來實現糾錯的邏輯比特。
在他看來,阿裏量子實驗室研究量子計算的意義,總結爲三個關鍵詞:快、不同和酷。
目前據多個消息稱,不少阿裏達摩院量子實驗室人員已經公布離職了消息。
持續降本增效,中國互聯網巨頭難以 " 長期硬科技 "
随着國内持續 " 降本增效 ",阿裏、騰訊等中國互聯網已經逐步把無法短期商業化項目裁撤。
今年 3 月 28 日,阿裏啓動 "1+6+N" 組織變革,設立阿裏雲智能、淘寶天貓、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各業務管理權相對獨立,并将根據自身情況開展獨立融資和上市。作爲 "N" 的一部分,達摩院屬于短期難以大量創收的成本中心,也需要控制開支。
今年 5 月,達摩院宣布放棄自動駕駛業務,做商用車的人員被轉入阿裏旗下的物流公司菜鳥集團,做乘用車的人員被轉崗或裁員。
過去幾個月,阿裏雲和阿裏達摩院業務持續調整,據報道,阿裏旗下芯片企業平頭哥副總裁孟建熠已正式從阿裏離職,業界此前傳出孟建熠将離職的消息已有數月。2018 年,阿裏收購中天微,曾任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孟建熠加入阿裏平頭哥,主要負責平頭哥的 RISC-V 芯片業務。
除此以外,阿裏技術副總裁賈揚清,阿裏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阿裏巴巴集團高級研究員沈加翔(花名:五福),阿裏巴巴資深算法專家、阿裏 AI 模型研究負責人楊紅霞等技術人員均有離職。
根據阿裏财報統計顯示,2022 年,阿裏巴巴集團合計減少員工 19576 人,2023 年以來,最近半年多又減少 14785 人。
不止是阿裏,包括騰訊、字節跳動等大廠也接連裁撤業務。
騰訊方面,其數字藏品平台幻核、騰訊 PCG(平台與内容事業群)、騰訊教育等多個業務部門均有人員優化和調整崗位。财報顯示,2022 年,騰訊員工人數淨減少 4335 人,2023 年的半年内已合計減少 8268 人。
字節跳動方面,11 月 27 日,字節跳動也确認對旗下遊戲業務朝夕光年進行大規模業務收縮,對已上線的且表現良好的遊戲,會在保證運營的情況下尋求剝離;對還未上線的項目,除少量創新項目及相關技術項目外,均會關停。朝夕光年方面表示,未來将更加聚焦部分創新型遊戲及相關技術的探索。
钛媒體 App 從互聯網上看到了一則傳聞的數據統計,2022 年,在大廠普遍降低人員之下,阿裏的人效增長 2%,騰訊則降低 15%,拼多多增長了 94%。
當前,騰訊、百度和華爲依然在量子計算方向上進行研究,相關崗位仍在招聘。
騰訊量子實驗室,是由香港中文大學張勝譽教授(也是姚期智高徒)帶隊,主攻量子計算雲以及器件,推出過量子開放系統的絕熱演化捷徑、自研量子參量放大器,今年主要進展集中在量子化學模拟、材料設計和新藥研發方向;
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是由悉尼科技大學終身教授段潤堯帶隊,2022 年,百度推出搭載 10 個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芯片的第一台超導量子計算機 " 乾始 ",以及量子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 " 量羲 ",今年的主要進展集中在金融科技、光量子和量子芯片領域。據規劃,2023 年,百度量子芯片将達到超過 100 個量子比特,實現高潛量子應用;2025 年,百度量子芯片将達到超過 1000 個量子比特,實現實際的量子優勢;2028 年,百度量子芯片将達到超過 10000 量子比特,實現規模化商用及容錯量子計算。
華爲量子技術基礎研究實驗室,主要做量子計算的上層軟件平台支持,推出過量子計算模拟器 HiQ 雲服務平台等,2019 年 6 月華爲曾經推出 " 華爲昆侖量子計算機 " 原型。2021 年,華爲董事、CEO 任正非表示,在量子計算機出現後,幾百萬年破譯不了的信息都能破譯,信息安全是相對的。現在說區塊鏈多偉大,但在量子計算機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從目前來看,國内互聯網科技企業想要持續投入 " 硬科技 "、前沿技術,屬于比較難的方向。例如,量子計算的商業化似乎仍然較遠,今年 5 月麥肯錫預計,在 2040 年之前,能大規模運行的量子計算機可能都無法實現。
" 如果按照經濟蕭條方面發展,量子科技可能真的會發生‘泡沫’危機;但在時間維度來說,量子計算的未來一切都未知,需要不斷資金投入,這個所謂的‘一場空’并不是泡沫,更多是科研過程中的試錯。" 施教授曾對钛媒體 App 這樣表示,如果外部的企業技術戰略決策者們(CIO)想要深入了解量子計算,并且關注其未來發展,就需要不斷掌握知識,有一定的敏感度,而且需要讓更多人謹慎評估企業是否真的要使用量子計算,而非一擁而上蹭熱點。
CIC 灼識咨詢經理陸佥慧對钛媒體 App 表示,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互聯網大公司爲确保盈利能力,節省成本,選擇關停一些試驗性質業務,或開始縮減短期内商業化前景并不明朗的項目。但與此同時,她認爲大廠将依靠其原有優勢,将會布局盈利預期更爲明朗的産業。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