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2 月 17 日訊(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五,美國前國務卿亨利 · 基辛格在政治周刊《旁觀者》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建立中、東歐新秩序架構的時機就在眼前,這一回不要再重蹈一戰時期的外交遺憾。
基辛格在文章開頭就講了個曆史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國家對于科技進步如何增強軍事力量并沒有充分的認知。所以在一戰打到 1916 年 8 月時,兩年的鏖戰和數百萬人的傷亡令參戰各方開始尋求結束這場悲劇的方法。由于慘烈的傷亡令各國都不願達成妥協,最後找到美國進行調停。
雖然伍德羅 · 威爾遜有意調停,同時他派出的特使愛德華 · 豪斯也表示 " 基于現狀進行調整 " 的和平協議一度觸手可及。但由于威爾遜為國内事務延後了和解進程,最終使得外交途徑成為 " 少有人走的路 "。在 1918 年戰争結束時,參戰各國要麼國力衰敗,要麼直接從地圖上消失。《凡爾賽和約》所建立的國際秩序最終也被證明非常脆弱。
基辛格發問道:在冬天迫使大規模軍事行動暫停的當下,當今世界是否發現,眼下的烏克蘭正處于(1916 年)類似的轉折點?基于現在已經實現的戰略變化,通過談判實現和平并整合出一個新架構的時機已經來臨。
雖然在這篇文章中,基辛格對建立停火線的提議與今年 5 月時的講法如出一轍。但 99 歲的外交家也明确建議西方國家領導人:要給俄羅斯找到(安全)空間,妄圖打垮俄羅斯的想法是不明智且危險的。
基辛格表示,和平進程的目标應該包括兩個部分:确認烏克蘭的自由,并且定義一個新的國際架構,特别是中、東歐地區,最終使俄羅斯在這樣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在烏克蘭這一邊,在美國及其盟友武裝出一隻規模和戰力在歐洲排名前列的陸軍後,和平進程應當包含建立烏克蘭和北約的聯系,不管字面上怎麼去描述,現在再去要求烏克蘭中立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
對于 " 某些人 " 通過戰争壓垮俄羅斯的思潮,基辛格也旗幟鮮明地明确反對。他表示,過去 50 多年裡俄羅斯為全球平衡和力量平衡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這個國家的曆史作用不應被貶低,更不用說該國還有全球排名前二的核威懾力。進一步假設,如果這種想法成真了,不僅會留下一個橫跨 11 個時區的權力真空,還會給國際社會帶來使用武力解決争端的傾向。
基辛格表示,随着國際社會試圖結束這場兩個核大國(美俄)在一個常規武器國家(烏克蘭)的戰争。國際社會也應當反思這場沖突的影響,以及對于新興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長期戰略。全自動化的武器已經存在,能夠自主定義、評估和瞄準感知到的威脅,從而能夠自主啟動一場戰争。一旦高科技成為标準武器——計算機成為戰略的主要執行者,世界将發現自己置身于一種沒有既定概念的狀态。
在文章的最後,基辛格也強調,追求和平與秩序有兩個偶爾被視為互相矛盾的組成部分,即追求安全要素和采取和解。如果不能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标,就無法實現其中任何一個目标。外交之路可能看上去複雜而坎坷,但要取得進展,既需要遠見,也需要踏上征途的勇氣。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五被問及基辛格的提議時,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 " 普京總統非常渴望仔細閱讀這篇文章 ",不過很遺憾 " 現在還沒有機會這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