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裏有太多明星爲了利益低頭,但總有那麽幾個倔脾氣,甯可不賺錢也要守住底線。今天我們聊的這位,就是娛樂圈出了名的 " 倔老頭 " 李保田。
2005 年,對于已經 59 歲的李保田來說,本該是春風得意的時候。憑借《神醫喜來樂》拿下金雞獎、金鷹獎最佳男主角,事業正當巅峰。
誰能想到,一部《欽差大臣》,卻讓他的演藝生涯戛然而止。這事說來也是夠戳人的。當時李保田跟劇組簽了 30 集的合同,拍攝過程一切順利。
" 注水 "、" 刷集數 " 這種把戲在圈内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但在李保田看來,這就是赤裸裸地欺騙觀衆。要是換做其他明星,大概率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我這輩子,最看不慣的就是弄虛作假。" 這句話,李保田是說到做到。
60 歲的年紀,換誰都得掂量掂量。可李保田卻說了句讓圈内人傻眼的話:" 不能演戲隻是喪失了塑造角色的機會,但随波逐流才是真正丢掉底線。
這種硬氣,讓人想起他在《宰相劉羅鍋》裏演的劉墉 - 不畏權貴,鐵骨铮铮。可現實比戲劇更狠,李保田這一封,就是十幾年。
有人說他太傻,爲了個人操守斷送前程。可李保田卻活得明白:" 我甯可不拍戲,也不能昧着良心騙觀衆。" 這話聽着紮心,但字字戳中娛樂圈的痛處。
如今 76 歲的李保田,早已看透名利場。他說:" 這些年沒接戲,不是沒人找,是劇本太商業化,我接不下去。" 這話聽着硬氣,卻道出了一個老藝術家的堅守。
你說他倔嗎?确實倔。但正是這份倔強,成就了一個清醒的靈魂。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李保田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演藝圈浮躁與渾濁,也照出了堅持與尊嚴的價值。
或許,這就是他被封殺的真正原因 - 太較真了。但也正是這種較真,讓他在被封殺的那些年裏,依然能夠昂着頭做人。
要知道,在名利場中保持清醒,可比演好一個角色難多了。
這樣的演員,不火才怪。但更難得的是,他懂得什麽時候該急流勇退。因爲他深知,比流量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有尊嚴的演員。
這不就是娛樂圈最稀缺的東西嗎?一個甯可斷送演藝生涯,也要堅守本心的老藝術家。
說起李保田的倔脾氣,得從他 14 歲那年說起。1946 年出生在江蘇徐州的他,從小就跟戲結下了不解之緣。可在當時那個年代,演員可不是什麽體面職業。
" 你學習成績那麽差,你考不上的。" 這是李保田父親經常挂在嘴邊的話。父親是個剛正不阿的幹部,不想兒子走這條看似不靠譜的路。
可越是打壓,這個倔小子反而越想證明自己。
14 歲那年,命運給了李保田一個機會。一個來鄉演出的戲班看中了他,邀請他跟着學戲。換做普通人家的孩子,哪敢這麽任性?可李保田卻一聲不吭地收拾行李,背着全家人遠走他鄉。
剛開始的日子并不好過。本想學花旦,奈何長相限制隻能演醜角。更難熬的是,整個劇團都把他當成另類,沒人願意跟他說話。
那種孤獨,怕是隻有他自己知道。
爲了提高演技,李保田簡直到了廢寝忘食的地步。17 歲那年,他因爲過度勞累加上饑餓,躺在了病床上。當他在半睡半醒間感受到父母溫暖的手撫摸着他的臉頰時,硬漢也忍不住落淚了。
這一哭,不隻是因爲病痛,更是爲了那些不被看好的日子。可即便如此,李保田還是咬牙挺了過來。在徐州文工團整整 12 年,他把自己的演技打磨得爐火純青。
誰能想到,這個當年被人看不起的倔小子,後來不僅考上了中戲導演班,還留校任教。但真正的轉機是在他 49 歲那年,在《宰相劉羅鍋》裏演活了劉墉這個角色,一舉成名。
回頭看那些年,李保田說:" 我不後悔選擇這條路,因爲這就是我的夢想。" 從 14 歲少年到 49 歲成名,整整 35 年。
這期間經曆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委屈,恐怕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
但正是這段經曆,練就了他特立獨行的性格。那些年的苦難,就像打鐵時的千錘百煉,最終鍛造出了一個甯折不彎的靈魂。
你說他固執嗎?其實他隻是在堅持自己的選擇。你說他不懂變通嗎?可正是這種不懂變通,才讓他在浮躁的演藝圈裏始終保持着一份難得的純粹。
這不就是命運最大的嘲諷嗎?當年不被看好的倔小子,最終憑借着這份倔強,在演藝圈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隻是沒想到,這份倔強不僅成就了他,後來也差點毀了他。
在這個全民追星的時代,廣告代言、綜藝節目、商業活動,似乎成了明星必經之路。可李保田卻活出了另一種可能 - 他的字典裏,壓根就沒有 " 商業 " 二字。
還記得 1995 年《宰相劉羅鍋》爆紅後的那些日子嗎?收視率爆表,李保田一舉成爲炙手可熱的明星。導演張子恩立馬籌劃續集,張國立、王剛都點頭答應了,可李保田看完劇本後卻直搖頭。
" 内容像是可以拼湊,強行出演隻會毀了經典。" 這話說得多硬氣啊!要知道,那可是穩賺不賠的好項目。但在李保田看來,與其爲了錢毀掉經典,不如就此打住。
說起拍戲這事,李保田和王剛的理念就不太對付。王剛在片場總愛聊古玩,聽說有好東西立馬打電話讓助理去買。
這在李保田眼裏,就是對演藝事業的不尊重。
更讓人佩服的是他對廣告代言的态度。有次某酒企找上門,開出天價想請他代言。換做普通人,這錢都夠養活幾代人了。
可李保田卻一口回絕:" 我根本不喝酒,無法判斷酒的好壞,我不能欺騙觀衆。
這話說得也太實在了!在當下這個人人都在談利益的年代,這種 " 不食人間煙火 " 的清高,反倒顯得特立獨行。
你看現在的娛樂圈,多少老藝術家成了廣告代言機器,隻要給錢,什麽都能接。可李保田偏偏不随波逐流,他說:" 比起賺錢,我永遠把作品的質量放在第一位。
這種堅持,在圈内人看來簡直就是 " 傻 "。但正是這份 " 傻 ",讓他在商業喧嚣中保持着一份難得的清醒。即便到了晚年,當其他老戲骨都開始 " 擺爛 " 的時候,他依然堅守着自己的準則。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理解:一個演員爲什麽要這麽 " 不識時務 "?但對李保田來說,演戲從來就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生的信仰。
正是這份信仰,讓他在名利場中始終保持着内心的那份純粹。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過是裝清高罷了。但想想看,一個人能在誘惑面前始終保持初心,這得需要多大的定力?更何況,這一守,就是幾十年。
這樣的藝術家,或許注定不會成爲收入最高的演員,但他赢得了更珍貴的東西 - 觀衆的尊重和自己的尊嚴。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這份堅持,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别人拿錢買廣告說自己好,而李保田,用一生诠釋了什麽叫 " 藝術品格 "。這大概就是他最與衆不同的地方吧。
說起李保田的倔強,很多人以爲他隻是在工作上較真。可在面對親情時,他同樣秉持着自己的原則,即便這份原則有時會讓人心痛。
1966 年,一封家書讓在外演出的李保田心如死灰。父親病危,讓他火速趕回家。當他拖着沉重的腳步走進家門,看到的卻是黑白遺照。
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命運似乎總愛和李保田開玩笑。失去父親後,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可誰知道,弟弟在去新疆寫生的路上遭遇車禍,永遠地離開了。
生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但也給了他溫暖的慰藉。在中戲求學時,他遇到了同學胡英。兩人走到一起,胡英不僅成爲他的妻子,更是他堅強的後盾。
婚後,胡英放棄事業,默默支持丈夫追求藝術夢想。
可李保田的 " 倔 " 性子,連親兒子李彧都不能幸免。當年李彧考中戲,筆試過了,卻在第三輪面試敗北。作爲中戲的老師,李保田完全可以動用關系幫兒子走後門。
但他硬是讓兒子考了三次才進中戲。
更讓人意外的是 2009 年兒子結婚那天。當李彧滿心歡喜地打電話邀請父親參加婚禮時,李保田卻說:" 我一人請假,整個劇組耽誤一天,我走不開。
" 就這樣,他錯過了兒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很多人不理解:這是親生兒子的婚禮啊!可在李保田看來,這就是他的處事原則 - 公事不能因私事受影響。即便這個決定會讓人心痛,他也要堅持到底。
但李保田對家人的愛,從來都不是用常人的方式來衡量的。和妻子胡英相守 50 年,從未傳出過任何绯聞。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圈子裏,這份真摯的感情實在難得。
人們常說:" 清官難斷家務事 "。可李保田偏偏把 " 清官 " 的标準也帶進了家庭。對父親的愧疚、對弟弟的自責、對兒子的嚴格、對妻子的忠誠,構成了這個 " 倔老頭 " 複雜的情感世界。
也許,正是生命中這些重要時刻的選擇,塑造了李保田鮮明的人生态度。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着親情,即便這種方式有時會顯得有些 " 無情 "。
但誰說原則就一定要妥協給親情?或許在李保田看來,堅持原則本身,就是對家人最大的尊重。這種近乎偏執的堅持,雖然讓他錯過了很多溫情時刻,但也成就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2020 年的金鷹獎頒獎典禮上,76 歲的李保田站在領獎台上,接過了終身成就藝術家大獎。這一刻,他的眼眶濕潤了。
從《闖江湖》到《人鬼情》,從《宰相劉羅鍋》到《神醫喜來樂》,一路走來,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說起李保田的獲獎經曆,還真是來得不易。第一個重量級獎項是憑《人鬼情》拿下的金雞獎最佳男配。那時的他,已經不再年輕,但演技卻愈發出神入化。
每個角色都像是從生活中剝離出來的,淳樸自然,讓人過目難忘。
但誰又能想到,這些光鮮亮麗的獎項背後,是他付出的巨大代價?不接廣告、不和王剛張國立合作、不參加兒子婚禮。。。這些 " 不 " 字背後,都是他對藝術的堅守。
現在的演藝圈,太浮躁了。有多少演員爲了流量,什麽都敢接?有多少老戲骨爲了錢,什麽代言都敢拍?可李保田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演員,首先得是個 " 真 " 人。
" 一身清白 "。這是市裏領導送給他母親的挽聯,也是李保田一生的寫照。在這個名利場中,他活出了另一種可能——不靠炒作,不靠绯聞,隻靠演技說話。
有人說他是個 " 傻子 ",錯過了太多賺錢的機會。可李保田卻說:" 少時曾許淩雲志,當許世間第一流。" 這話聽着霸氣,卻道出了一個演員的擔當。
如今的李保田,早已看淡了名利。但那份對藝術的執着,卻從未改變。他說:" 人的一生誘惑太多,困難不計其數,大多數人都與初心背道而馳,成爲自己讨厭的人。
這話說得紮心,但何嘗不是對當下浮躁演藝環境的一針見血?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像李保田這樣的藝術家,真的太稀少了。
終身成就獎不是終點,而是對一個藝術家一生堅守的認可。李保田用自己的方式,诠釋了什麽是 " 成功 "。不是看你賺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守住了多少原則。
從 14 歲離家學戲,到 76 歲獲得終身成就獎,這一路走來,李保田用一生證明:初心雖難守,但值得堅持。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他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藝術的本真。
歸根結底,李保田的 " 倔 ",不過是在守護他心中那個純粹的藝術夢想。這份堅持,讓他雖然錯過了很多機會,但卻赢得了最珍貴的東西——觀衆的尊重和藝術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