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 / 文 12 月 8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在過去一年中頂住壓力,曲折式前進,整體 " 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同時也承認 " 外需承壓、内需不足,‘疤痕效應’下微觀主體信心尚未完全修複,部分領域風險隐患仍然較多 "。
應該說會議對經濟的研判符合大部分人的感受。這裏想問的是,爲什麽這一年甚至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台諸多政策,在不少領域落地的實際效果卻不佳呢?
進一步的探讨可以房地産爲例,一方面因爲房地産仍在當前經濟中幹系重大,另一方面,樓市正是非常典型的 " 需求不足、‘疤痕效應’下微觀主體信心尚未修複的風險領域 "。而樓市主體,一類是需求端的購房者,另一類是供給端的房地産企業,都存在信心修複的需要。
就在上個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給出了一句非常有含金量的指導," 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金融主管部門後續提出 " 三個不低于 " 的具體要求。應該說,救助房地産市場主體的方向和原則非常明确。
但在這套宏觀政策釋放前後,輿論特别關注的卻是一張所謂 " 白名單 "。坊間盛傳,這是一張由監管部門拟定的市場主體名單,其中的房地産企業,可以受到前述精神的照拂——商業銀行似乎可以放開手腳給它們貸款了。
這張 " 白名單 ",至今爲止未現真身。它到底存不存在,我在上一篇文章《 " 白名單 " 的秘密》中有一些推測。結論傾向于不存在,因爲這有悖于我們化解經濟風險的 " 市場化、法治化 " 的底層原則。其次,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大大存疑。
一位被普遍認爲名列 " 白名單 " 的房企負責人告訴我,其實他根本不關心自己企業在不在(名單中),他們現在幾乎沒有融資障礙,他關心的是:樓市何時複蘇。另外一家情況類似的大房企老總對我說得就更直接了:他更關心碧桂園和融創在不在(名單),因爲這兩個大主體的資産負債表能不能修複,決定市場信心能在多大程度上修複。
這兩個觀點,最初都讓我有點意外,但仔細想想,似乎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同一個問題:現在市場裏最需要被金融支持的,不是仍然運轉正常的企業,而是那些值得被纾困的出險企業。它們往往在市場中權重較大,同時又擁有較好的資産質量,但是現金流出現了問題。
可以說,它們才是解決當前房地産問題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線頭。
你可能要問了,那些出險企業不正是因爲交不了樓,問題暴露,陷入困局,購房者信心盡失,才讓地方政府接管了嗎?保交樓,難道不是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嗎?難道我們又要回過頭去保企業主體嗎?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爲在做目标取舍和主次安排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保交樓、保市場和保主體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麽關系?
我們當然不能否認,各級政府在保市場層面,在放松限購、認房不認貸、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購房補貼和公積金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在保交樓層面,也是從嚴從細監管預售資金賬戶,将項目和公司的風險建立隔離牆。從去年年中開始,保交樓幾乎成了各級政府的頭号任務。
不過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保交樓在取得一定進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很多地方的保交樓完成進度不及預期,又比如在地方政府接管的過程中,因爲相關實施主體缺乏滾動開發的經驗,運營過程出現一些不專業的做法,結果導緻保交樓資金投進去了,但樓交不出來了。
有企業負責人給我舉了一個例子。一塊土地,按照房企原來的開發節奏,是建一棟賣一棟,賣完一棟再建下一棟,量入爲出、貨錢輪轉。結果政府接管後,認爲自己肯定能都賣出去,因此把所有樓棟同時蓋到主體完工,結果不僅僅房子沒賣出去,前邊的保交樓任務也完不成。
另外有個例子,就更加讓人陷入深思:一年前,一家出險企業與金融機構,就某區域的幾個項目資産打包做債務重組,達成整體化債、逐步交房的方案,但地方政府不允許項目之間資金打通。沒有外部資金進入,項目交樓至今沒有進展。
這樣的故事不少,可見由外行人來指導或操刀微觀市場動作帶來的危害,也特别暴露了保交樓目前模式中隐藏的風險。
說到這裏,想到了企業家吳海最近的文章《政策的春風必須化雨》,吳海提到,由于地方基層官員出于免責優先考慮,在化解風險和打破僵局的問題上選擇最保守方案,甚至幹脆躺平,使得政策的春風難度玉門關,就算它含金量再高,也不能充分發揮效力。
春風吹不過來,樓交不出來,購房人信心何來?保市場又從何談起?長此以往,那些目前融資資質良好、現金流安全的企業,恐怕也會進入收縮開支,他們旗下開發的樓盤也有交不出的風險,繼而影響到現金流和融資安全,風險将繼續蔓延。
各地在保交樓和保市場方向發力一年多來,激活市場的效果并不明顯。從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來看,百強房企 11 月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 29.2%,環比下降 0.6%;今年前 11 月銷售總額爲 57379 億元,同比下降 14.7%,降幅相比上月擴大 1.6 個百分點。
由此看來,保市場和保交樓的任務,都不是可以獨立于保主體之外而實現的,風險的化解要遵循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什麽叫市場化?就是由市場主體來主導市場上的交易行爲,而不是由地方政府來兜底。事實上,絕大部分地方政府一來沒有能力,二也沒有實力來兜這個底。
說一千道一萬,最後能支撐市場的,還是供求雙方本身。隻有購房者信心修複,市場需求才能恢複。而購房者的信心,首先是建立在對房地産企業的信任基礎之上。試想如果你是購房者,看到房地産的前任一哥恒大已經倒了,你肯定會想,那現任一哥碧桂園會不會倒?未來一哥某某,别管它是哪種所有制,誰能保證就一定不會爆雷?
對供給主體房地産企業而言,如果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裏,想方設法自救纾困而不得,最終隻得被動躺平,其經濟效率無從施展,資産狀況已經千瘡百孔,解鈴已無系鈴人。如果事态沒有改觀,都隻會令市場進一步下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主體中,除了房地産企業和購房人,還有一個隐性的主體就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由于在各種纾困方案中,商業銀行既是各種金融政策的具體落實方,也是受到經營與合規條件制約的交易方,如果纾困政策方案明顯不符合其經營條件,沒能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讓其有充分空間發揮經營效率,也很難讓它們建立真正的信心。
因此,對市場的監管者而言,無論部委還是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一定不是幫市場劃定一個絕對安全的交易區域,或者自己親自扮演市場主體的角色。因爲市場主體的角色無可替代,其主觀動力更是稀缺品。政府要做的,應當是承受一定的擔保風險,找到那些具有資産品牌價值和纾困意願的企業主體,紮紮實實通過股權、債權等市場化手段,給主體增信,幫助它們恢複經營的活力,活化沉澱的資産,重建市場信任、購房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