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杭
近一個月,中國赴日旅遊市場經曆了一場 " 過山車 " 式的起落。
8 月 10 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于恢複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和地區(第三批)出境團隊旅遊業務的通知》,日本位列其中。該消息公布後,日本一度成爲國慶出遊搜索熱度第一的目的地。
在名單發布後的一段時間内,赴日旅遊團的咨詢量和訂單量持續高漲。據攜程數據顯示,8 月中旬,日本團隊遊産品預訂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近九成,預訂國慶出發的赴日團隊遊産品量環比增長超 5 倍。
因爲文字以及文化與中國相似,日本一度受是中國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胡同 / 攝
然而,轉折發生在 8 月 24 日。
據多家媒體報道,随着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事件發酵,國内遊客取消赴日遊訂單的現象集中發生。
不過,也有旅遊業内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并沒有出現大規模退單的情況。" 隻能說在輿論的影響下暫時有降溫的傾向,但是未來長期的市場情況,還是要看遊客們‘用腳投票’的結果。" 上述旅遊業内部人士表示。
不去損失,去了憂心
" 之前我去過一次日本,感受非常好,本來想今年再去一次,但是現在真的不敢。" 廣東遊客張子瑩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但她并沒有對 " 不敢 " 做深度解讀。
張子瑩是廣東一名 90 後年輕白領。今年 9 月,她原本打算和朋友一起去日本旅遊," 機票和酒店都已經訂好了,想去打卡之前沒有去過的東京鐵塔、淺草、鐮倉、銀座等等,結果沒想到發生了核污水事件。" 張子瑩說。
思索再三後,張子瑩決定放棄這次出遊計劃。" 主要是擔心食品安全問題,雖然我也看了很多客觀的分析,但還是不想拿自己的身體去賭。" 張子瑩坦言。
另一方面,她認爲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發生後,這趟旅遊的意義已經改變了。" 旅行的初衷應該是快樂,現在變得做每件事情都要小心翼翼,那何必呢。" 張子瑩說。所謂的小心翼翼,指的是最近赴日旅遊,可能會引起身旁其他人的側目和質疑,甚至會被貼上某些不必要的标簽。
在和朋友明确表達了不打算去旅遊的态度後,張子瑩得到了朋友的支持。" 我負擔了全部已經産生的費用,其中包括 2 個人的退票手續費 1600 元,已預定的 3 晚酒店大概 4500 元,出境支付寶保險兩人一共 220 元,以及兩個簽證費 832 元,一共是 7152 元。"
無論對于白領或是中産,這都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但損失背後的糾結,有時候無法說清。
旅行就是去别人生活的地方看看。胡同 / 攝
與張子瑩相反,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遊客表示,還是會去日本旅行,也有一些人稱期待酒店和機票價格因此下降,趁機薅羊毛。
" 畢竟行程早就訂好了,而且也不想錯過寶貴的假期。" 來自江蘇的遊客小溪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小溪認爲,去或不去都是個人選擇,要基于每個人的理性判斷," 我看了一些機構的評估報告,認爲短期旅行的核輻射可以忽略不計,以後也會選擇繼續去日本旅遊。"
正在日本旅遊的李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他行程中去到的一些城市和景點來看,并未感受到當地的旅遊市場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 在東京地區,特别是迪士尼看到了不少歐美遊客,不過中國遊客确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
" 除了核污水影響外,也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國赴日團體遊剛剛開放。" 李先生分析道。
不過,等到李先生到達關西地區後,他立馬向時代周報記者反饋道," 京都、奈良的中國遊客還是很多的,我跟一些人聊了聊,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安排的行程都集中在關西地區,不去東京那邊。"
實際上,由于文字和文化相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中産會選擇自由行,因此旅行團隻是去日本旅行的一部分群體。
大阪某商場一角。胡同 / 攝
退單率達 50%
雖然目前并沒有數據表明中國赴日遊客數在 8 月份大幅度下跌,但是不少從業者确實已經感受到了赴日遊的 " 降溫 "。
"8 月 24 日,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發生後,赴日旅遊團的咨詢量大幅度減少,還出現了不少退單情況,退單率大概在 50%。" 北京一家旅行社的日韓線旅遊負責人胡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據胡偉介紹,6 月份國内剛剛恢複赴日旅遊個人簽證時,國内赴日旅遊人數曾出現過一個小高峰,赴日團體簽證恢複後,赴日旅遊人數再次上漲,"8 月中旬的時候赴日遊産品賣得還是很好的,特别是國慶出發的高價團和 9 月份高性價比的赴日旅遊團 "。
關西的京都、奈良、大阪,串起了日本的過去和現代,一直是中國遊客喜愛的線路。胡同 / 攝
不過,8 月 24 号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發生後,情況開始改變,不少遊客紛紛退單。
針對這種情況,胡偉所在的公司提供了無損免費退訂政策。" 因爲與東南亞發生的安全問題導緻遊客退單的情況類似,對于這種我們無法保證遊客百分之百安全的情況,我們都會做退款處理。" 胡偉說。
至于收益方面的損失,胡偉表示,目前票損的核算數額還沒有出來," 退單的産品大概是兩種,一種是一萬二左右的國慶期間出發産品,另一種是 9 月份出發的六千元左右的赴日遊産品。總體金額還是不小的。"
對于媒體報道中一些旅行社不再宣傳赴日遊産品的情況,胡偉表示在其所在的旅行社中并未發生。
" 因爲從政策規定上來說,國家并沒有發布相關的禁止推廣規定,所以我們做日韓旅遊的部門還是在正常宣傳相關産品的,隻能說宣傳效果與之前相比大打折扣。" 胡偉說。
另一位旅遊業從業者王先生認爲,雖然他所在的公司并未出現大量退單的情況,但是在短期輿論的影響下,赴日旅遊肯定會受到影響。
" 因爲現在很多人都是有一種從衆心理在的,如果看到網上很多人退單,大家會想别人都退,那我也退吧;相反,如果看到沒什麽人退,自己也就不會退。" 王先生說。
不過,針對長期的國内赴日旅遊市場,胡偉等從業者均認爲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觀察。" 據我個人判斷,今年年内的赴日旅遊市場應該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但是未來三五年怎麽樣,目前還不好說。" 胡偉說。
胡偉認爲,從長期情況來看,還是會有不少遊客選擇去日本旅行。" 一方面因爲地理距離相對較近,另一方面日本旅遊資源相對豐富,對于遊客有較大吸引力,想去的還是會去。"
而針對下一步市場布局,胡偉表示,将從大批量組團的策略調整到隻做小團或者精品團,并随着市場的反饋随時調整,減少損失。
從熱門旅遊地首位到如今訂單大幅減少,赴日旅遊市場在不到一個月内經曆了不小的起伏,而未來的發展曲線何去何從,還要把時間軸拉長來看。
希望新聞大賣,每日新聞社也在伏見稻荷大社建了許願台。 胡同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