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永遠是稀缺的。
——谷小歌
歡迎來到刀和歌
本文作者 谷小歌 雷大碗
音頻在文末,點擊收聽
上個月,黃磊和女兒黃多多被罵上熱搜。
這事兒我寫過,有興趣的可以點開看看(别裝了!還拿未成年女兒出來玩這套?)
後來也是孫莉出面,發了一篇微博,算是終結了這場風波。
但我萬萬沒想到,這幾天,田亮葉一茜一家又被罵上了熱搜。
隻能說,當年《爸爸去哪兒》裏的頂流小孩們是真頂流。
這麽多年過去了,各個都還有意無意地被放在聚光燈底下烤着。
李湘家的王詩齡,一舉一動都會上熱搜;黃多多更是熱搜常客;就陸毅家的貝兒好一點,但當年也是被罵慘了 ……
也不知這些父母是怎麽想的,維持着流量的同時,讓年幼的孩子陷入輿論風暴中無法解脫,真的好嗎?
說回森碟這事。
這次被罵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兒她媽。
4 月 17 号,森碟十五歲生日,葉一茜給她寫了一封長信,還特地曬了朋友圈,當時就被送上了熱搜。
女兒過生日,本該是一封表達對女兒的愛和祝福的信,讀來卻讓人分外難受。
看似是鼓勵和關愛,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信是寫給網友看的,目的是洗白自己。
大家也不是傻子,當然不買賬,對葉一茜的讨伐愈演愈烈。
" 與其搞這個熱搜,不如多在鏡頭前誇誇你女兒,而不是拿她跟你雌競。"
" 一個表演型的媽媽,字裏行間都是辯解和澄清,以女兒生日的名義,爲自己開脫的角度。"
說實話,如果不是森碟這件事,我本來是想誇誇葉一茜的。
這兩年她直播做得飛起,和田亮是圈内的隐形富豪。
但看了葉一茜這些年的種種言論,加上這封信,真的很令人無語。
01
女兒耍心機?
在葉一茜這個媽媽眼裏,森碟是一個很會耍心機的女孩子。
有一次她上節目吐槽女兒:
" 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在我眼裏看我女兒就會覺得,大家都是女人嘛,我就知道你在耍什麽小心機 ......"
很難相信,這話會從一個母親嘴裏說出來,用來形容自己年僅十歲的女兒。
除此之外,葉一茜在節目中還透露自己大女兒的名字,是根據小兒子的名字改的。
據她說,森碟的大名原本叫田欣怡,一個平平無奇,在大街上一叫好幾個人回頭的名字。
三年後,弟弟田宸羽出生了,葉一茜才把弟弟 " 宸羽 " 的名字倒過來,變成女兒 " 雨橙 "。
先出生的女兒根據後出生的兒子改名字。
說實話,我很少見到這種操作。就算是重男輕女,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
葉一茜還吐槽過森碟對弟弟不友好。
有次森碟被爸媽詢問成績,沒考好的她正難堪着,弟弟拿着自己的獎狀過來炫耀。
森碟一看當場就炸了。
本是弟弟的故意挑釁,在葉一茜的描述下,卻成了女兒厭惡弟弟的證據。
" 如果我跟爸爸不在那個房間,姐姐會把他暴打一頓。"
還揣測年幼女兒的心态," 在她的眼裏,她會覺得,弟弟是一個很有心機的 boy。"
總之就是,這位姐姐對自己的弟弟有怨恨。
孩子其實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敏感,相信森碟早就感受到了那種潛移默化的 " 不平等 ",才會覺得 " 媽媽不愛我 "," 弟弟特别壞 "。
可是,孩子之所以産生這些吃醋、争寵的行爲,不正是因爲你作爲母親,在平等對待兩個孩子這件事上的嚴重失職嗎?
結果她倒好,自認爲一碗水端平,振振有詞地說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
可你看她到底是怎麽做的?
姐弟倆一旦有矛盾,弟弟隻要扯開嗓子一吼," 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來了 "。
葉一茜就會跑過去不由分說地吼姐姐," 田雨橙你幹嘛!"
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就把錯推到森碟頭上的事,在這個家裏頻繁發生。
倆孩子明争暗鬥,弟弟一吃虧就使出殺手锏,假摔到地上哭,老人一看就指責姐姐," 森碟你怎麽把弟弟推倒了 "。
代入一下森碟的角色,太令人窒息了。
還有一次,森碟小時候摔跤,疼的一直哭,葉一茜非但不安慰還指責她," 你至于這樣哭嗎?這麽嬌氣哭成這樣。"
結果幾年後森碟再次摔傷同一個地方,去醫院檢查了葉一茜才知道,孩子當初其實是摔骨裂了。
反觀她面對弟弟的無理哭鬧,卻一副心肝寶貝的樣子,覺得他有自尊,心裏有苦。
一次上親子節目,田亮與兒子本來玩的好好的,結果媽媽一來,弟弟就開始使小性子,哇哇大哭。
葉一茜見了心疼地跑去抱着他安慰。
田亮無奈地站起來," 哭成了他的武器了現在。"
何其諷刺,多年前年幼的森碟被問到爸爸媽媽在家裏兇不兇時,她童言無忌地模仿着媽媽罵她的樣子。
除此之外,葉一茜還反複在鏡頭前揭女兒的短。
說森碟的身高被人誇大了,根本沒有一米七,還當着鏡頭評價孩子胖。
" 體重偏重有九十多斤,我說你能不能減減肥啊。"
反觀李湘,當年王詩齡胖嘟嘟的樣子,被多少網友噴,可李湘每次上節目都維護女兒:" 她隻是有點嬰兒肥,等她長大了慢慢瘦。"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森碟真是看了令人心疼。
網友評論:雙标被玩明白了。
田亮曾寫過一篇小作文,真實地揭露了森碟在家裏的處境。
" 弟弟年幼,又是男孩,奶奶輩不免會區别對待,在很多事上偏愛一些。"
" 大的謙讓小的,天經地義,森碟作爲姐姐,相對年幼的弟弟已經長大了,照顧弟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人的本心。"
雖然文章最後,田亮意識到了女兒被 " 重男輕女 " 了,所以爲了平衡,會更加偏愛和呵護女兒一點。
可是在我看來,田亮作爲爸爸也并沒有做好。
他的那種偏愛,簡直跟葉一茜的重男輕女一樣有毒。
02
有毒的 " 偏愛 "
在這家人拍的短視頻裏,田亮把女兒奴這個詞演繹得淋漓盡緻。
問弟弟要吃什麽,沒等孩子說話,随口就安排上了:" 奶茶吧,順便給我帶一個冰淇淋。"
女兒聽了走過來," 我也想吃冰淇淋。"
田亮立刻滿臉堆笑," 你想吃巧克力還是香草的?沒關系我都給你買。"
田亮會在家教育兒子:
" 男人就是要保護女人。"
" 男孩子怎麽都能長大,男孩子要讓着女生 "。
還會教導他怎麽哄姐姐開心,而對女兒就沒有太多要求。
以至于弟弟也會從爸爸那裏,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不平等對待,認爲," 爸爸更愛姐姐,不愛我。"
更要命的是,田亮口中那句 " 讓着女生 ",看似是對姐姐的偏愛,其實本質來說,還是另一種形式的 " 重男輕女 "。
姐姐作爲女生,是該被保護的弱者。
這意味着在森碟的人生體驗中,她是不被父母鼓勵變得強大、勇敢、進取的,相反,她的能量在這種環境下是在不斷被削弱的。
他對姐姐的 " 沒有要求 ",其實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
就像那句經典的話:" 女性不被要求奮發向上,隻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爲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這些行爲,無形中激發了姐弟倆的矛盾。
其實,在這些問題暴露出來之前,田亮一家的教育是很受人稱贊的。
畢竟夫妻兩個真的有錢,孩子能拿到的教育資源也是頂級的。
可以引導森碟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鼓勵她嘗試她喜歡的領域。
森碟的天賦在很小的時候參加《爸爸去哪兒》時,就已顯現。
那時她是人們心裏公認的 " 風一樣的女子 ",别的孩子已經跑得氣喘籲籲,她還能健步如飛。
長大後,森碟的運動天賦越加顯現。
如今她在網球的職業選手方向一路狂奔,還參加過世界級比賽。
看看這精瘦的身材和手臂上的肌肉,就知道她付出良多。
再看葉一茜寫給森碟的這封信,通篇卻在強調女兒的優秀,是她作爲 " 好媽媽 " 的證明。
其實是不是好媽媽,誰說了都不算。
" 好 " 永遠是個相對的概念,永無止境,它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讓孩子對父母 " 不平等的愛 " 失去希望。
可這話在女兒聽來,大約也是格外别扭的。
因爲葉一茜以一種 " 你是我的作品 " 的說法,抹殺了孩子自己的努力。
似乎你獲得的成績都與你無關,是我這個當媽的教導有方。
至于圍繞在葉一茜身上的 " 聲音 ",說白了也與森碟一點關系都沒有。
葉一茜大概還沒有意識到,現在的森碟的想法是受到她的控制之下的而産生的。
以後會變成什麽樣,真的未知。
我們隻是心疼、贊賞可愛又上進的森碟。
不滿的,一直都是你們這對拎不清的父母。
更何況,把森碟牽扯進這莫須有的輿論中的,難道不是在她生日時發表這封洗白信的葉一茜自己嗎?
作爲公衆人物被群起而攻之,你大可以拿起法律手段告那些人去,把自己十六歲的女兒當工具人是什麽意思?
難道是想讓孩子意識到,都是因爲自己,媽媽才受到這些非議的嗎?
她難道不知道,這種負罪感,累計起來是足以毀掉一個人的。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作爲外人的我們也隻能根據一些隻言片語來揣測真相。
可放眼望去,2023 年了,全中國這樣的家庭關系似乎依舊普遍存在。
真心希望森碟能掙脫束縛,勇敢地活出自己,别被家裏人帶偏了。
要相信,你也可以以平等的姿态與任何人競争,不卑不亢地去展現,去自我實現。
不被社會的規訓打倒,更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