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薛高的冬天比預想中來得更早。欠薪風波捅破了最後一層窗戶紙,這家昔日的網紅雪糕被自稱前員工的網友爆料稱被拖欠工資,鍾薛高官方賬号下面還出現 " 還錢 "" 發工資 "" 賣 66 元雪糕還欠薪 " 的留言。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鍾薛高北京線下門店已經歇業關閉,并且大多查無此處。
資本熱捧、話題出圈,鍾薛高在高速增長的那幾年,被譽爲 " 雪糕界 " 愛馬仕 ",這個稱呼後又變爲 " 雪糕刺客 "。雖然鍾薛高也後又推出了 3.5 元平價雪糕等新品,試圖挽回消費者,但是反響平平。業内分析人士指出,雪糕市場充分競争且厮殺愈發激烈,被伊利、蒙牛等老牌企業牢牢把控 3 元價格段,在口味沒有新意的情況下,鍾薛高翻盤翻篇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欠薪風波
時隔數月後,鍾薛高再次登上微博熱搜,不出意外,又是因爲負面消息。
近日,一位自稱鍾薛高前員工的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 到底啥時候發放我的薪資和賠償金!白紙黑字的也耍賴嗎?"" 給了你們兩個月緩和期,現在通知也不通知,直接擺爛不給錢 "。
無獨有偶,另一位網友爆料稱,"8 月份的工資說延遲發,到了約定的時間也不發,沒有任何說法,找人也找不到。"" 同一批甚至前一批被裁的大量員工都拿不到血汗錢,賠錢更是遙遙無期 "。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批網友在各種鍾薛高官方賬号下面打出 " 還錢 "" 發工資 " 等留言。
對于欠薪傳聞,鍾薛高回應稱," 公司正在積極解決相關糾紛,目前運營一切正常,該糾紛由 5 月起的公司裁員引起 "。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鍾薛高微博已經停更了近兩個月,最後一條停留在了雪糕銷售旺季的 8 月 22 日,彼時其還在宣傳天貓抽獎活動。微信公衆号也于 8 月 11 日停更。不隻止是微博、微信公衆号平台,北京商報記者試圖打開鍾薛高官網無果,似乎也印證了裁員的說法。
據天眼查顯示,截至 10 月 22 日,鍾薛高對外投資的 13 家公司中,包括鍾薛高信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合肥鍾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鍾薛高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在内的 6 家公司已經被注銷。此外,該公司旗下 21 家分支機構均已顯示爲注銷。
10 月 22 日,北京商報記者按照美團标注的地址,随機走訪位于海澱、西城的兩家鍾薛高線下門店,發現均查無此處。鍾薛高位于海澱區四道口店的地址,現爲國家衛生健康委藥具管理中心,據工作人員介紹,整棟樓都是單位所有,并未有其他公司入駐。倒是大樓對面的便利店中有鍾薛高冰櫃,但櫃中也沒有鍾薛高的産品,該便利店?店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已經工作好幾年了,沒聽說附近有鍾薛高門店。鍾薛高賣得很不好,老闆到現在都沒去進貨 "。顯示位于西城區店的地址現爲 2008 年建的住宅樓,多位住戶表示并未看到附近有鍾薛高門店。
據美團收錄的門店信息顯示,包括呼家樓、酒仙橋等在内的多家鍾薛高門店已經處于歇業關閉狀态。
" 高 " 又 " 不高 "
欠薪風波并非一日造成,早在年初鍾薛高就被曝出裁員,業績不佳或是主因。
鍾薛高的蹿火來得十分突然。2018 年天貓 " 雙 11",鍾薛高推出了一款 66 元的當日限定款 " 厄瓜多爾粉鑽 " 雪糕,在 15 小時内售罄 2 萬支,由此一炮而紅;2019 年,銷售額突破 1 億元;從 2021 年 5 月到 2022 年 5 月,共賣出 1.5 億隻,增長高達 176%,營收達到 8 億元;之後穩坐 2020 年和 2022 年 " 雙 11" 同品類銷量第一,被稱爲是 " 雪糕中的愛馬仕 "。
廣告出身的林盛,曾服務過大白兔、味全等快消品品牌,他曾對自己的營銷打法深信不疑," 做品牌必須讓自己成爲網紅、出圈,然後從網紅努力走向長紅,最後變成品牌 "。
成,也網紅;敗,也網紅。在 2021 年 6 月的一檔訪談視頻中,林盛被問到 " 爲何雪糕賣 66 元那麽貴 ",他以一句不合身份的回答 " 它就是那價格,你愛要不要 ",點燃了網友的火藥桶。
" 賣得的那麽貴,哪來的底氣和自信?" 林盛坦言," 因爲它成本結構就是這樣,我就算拿成本價賣,甚至我倒貼一半價格賣,還是會有人說太貴。"。
林盛所期望的長紅局面,在 2022 年遇到拐點。在那個夏天,鍾薛高先是因雪糕 " 燒不化 " 風波,引發配料合規質疑,又因高價格又被網友吐槽爲 " 雪糕刺客 " 的典型,自此口碑一落千丈。
雖然鍾薛高也曾不斷補救,進行了諸多創新嘗試,如與泸州老窖、奈雪的茶、五芳齋、娃哈哈 AD 鈣奶等推出聯名款産品。還 " 自降身段 " 推出了 3.5 元一支的雪糕新産品 "Sa ’ saa",内部代号 " 鍾薛不高 ",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并未在市面上激起較大的水花。
乳業分析師宋亮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鍾薛高自身定位高端,就應該走小衆路線,鋪高端渠道,而不是推出‘鍾薛不高’這類低端産品,這會擾亂他的高端定位和定價,并且導緻線下鋪貨渠道混亂,控貨穩價會不清晰 "。
北京市博聖律師事務所律師白小勇也認爲," 價位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一元的饅頭可能永遠都需要,但是十元的饅頭可有可無。雪糕市場競争激烈,鍾薛高在一段時間内憑借網紅屬性和獨特營銷手法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但随着時間推移,其他競争對手也紛紛加入,并采取了更加有競争力的營銷策略,導緻鍾薛高的市場占有率下降 "。
10 月 22 日,北京商報記者就欠薪、門店歇業等問題試圖聯系鍾薛高公司,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複。
融資遇冷
鍾薛高自成立後有過四次公開融資記錄,分别是 2018 年 7 月獲得真格基金、登布蘇投資、峰瑞資本的天使輪投資;當年 8 月又獲得由頭頭是道投資基金、天圖投資參與的 Pre-A 輪融資;2020 年 12 月,獲得天圖投資追加的一次股權融資;2021 年 5 月完成了 2 億元的 A 輪融資,由元生資本領投,H Capital、萬物資本跟投。此後,鍾薛高再未有新的融資進入。
宋亮表示," 鍾薛高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整個高端産品價盤十分混亂,再加上動銷效果不好,導緻整個資金和信心不足。如果投資者的信心下降,那麽也會導緻融資能力不好 "。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爲 1600 億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8.84%,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将達到 1672 億元。市場雖然不小,但早已是充分競争的飽和市場,沒有一枝獨秀的雪糕品種。公開資料顯示,2022 年,伊利冷飲業務營收 95.67 億元,蒙牛爲 56.52 億元,兩大頭部企業的收入超過 150 億元,卻隻占整個市場的不到 10%。
在高端雪糕領域,德芙、雀巢、八喜、夢龍等品牌厮殺激烈,一定程度上對鍾薛高的生存空間造成擠壓。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 鍾薛高的平價産品比不過伊利、蒙牛、雀巢、夢龍等大品牌,高端産品已經賣不動了。歸根結底,其經營理念是沒有可持續性的,比較看重眼前,利用一點流量就去收割消費者的韭菜 "。
除了雪糕外,鍾薛高也曾嘗試開拓更多品類,推出旗下水餃品牌 " 理象國 ",銷售包括水餃、小馄饨、包子等産品。但貝恩公司全球商品戰略顧問總監潘俊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在失去部分消費者心智影響力後,鍾薛高嘗試進軍其他食品品類時,并沒有取得太大成功,主要原因還是消費者的不認同也因爲是在其他品類上缺乏競争優勢或核心競争力 "。
潘俊進一步表示," 鍾薛高在一段時間内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當與伊利、蒙牛和光明等大型品牌競争時,它的競争地位和市場份額相對較小。哈根達斯等享有很高聲譽的進口雪糕品牌也是其強大的競争對手。鑒于當前市場和品牌發展的不利因素,鍾薛高想要翻盤并恢複高光時刻,需要通過重新精準定義品牌定位、改進産品品質和形象,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并在市場中找到新的競争優勢 "。
" 一片雪糕,娓娓道來 ",這句 Slogan 曾讓鍾薛高成爲很多人心中雪糕的 " 神 ",如今跌下神壇的鍾薛高需要講出新故事了。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