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作者 | 顧韓,編輯 | 李春晖
要說今年各大視頻網站片單最大的變化,無疑是科幻劇的異軍突起。得益于《開端》《三體》等爆款的撬動,科幻劇正式升級爲一條國劇新賽道,開發驟然提速,平台争相下注:
年初,騰訊視頻借《三體》完結之際發布了打造 " 科幻矩陣 " 的構想;5 月,優酷與愛奇藝在各自的招商會上一口氣官宣了多個重磅科幻項目;三家之外,芒果 TV、B 站與知乎的片單中也出現了科幻劇的身影。
科幻劇于此時爆發,是政策引導、觀衆與創作者叠代、IP 儲備與拍攝技術進一步成熟的共同結果,是國劇加速工業化與國際化進程的必然。可以想見,這次大家對科幻項目的投入與重視将達到一個全新高度,不會再如以往那樣佛系随緣。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項目呈現出哪些特色、什麽才是目下科幻劇的頭等大事?騰訊視頻先發制人之下,各大視頻平台采取的科幻打法有何不同?什麽樣的科幻 IP 在本輪備受推崇、正身價陡增?
愛奇藝好古、優酷貪新,騰訊視頻磕硬核
據硬糖君不完全統計,目前有明确平台歸屬的科幻項目已經超過 20 部。
其中出手最早、也是唯一一個号稱要打造科幻矩陣的騰訊視頻 7 部起跳:《三體 II:黑暗森林》《群星》《時間深淵》,衍生劇《三體:大史》," 高概念原創劇集 "《元度》《二進制》《完美之軀》等。
優酷片單中,大小各類科幻 IP 加起來同樣達到 7 部之多:《夢之海》《夜的命名術》《泰坦無人聲》《我們生活在南京》《靈籠》《脫軌》《玩家》。
愛奇藝表面上僅有《仿生人間》《球狀閃電》《銀河英雄傳說》《間客》4 部,不過後兩者的原著小說均是體量宏大,項目所屬 " 凝計劃 " 的定位也是史詩大劇,周期可能長達 3 年到 5 年,不排除做成季播劇的可能。
芒果 TV 有 2 部,《火星孤兒》與《19 層》;B 站與知乎都僅有 1 部,分别爲《明日生存指南》與《寒梅工程 2021》。
了解了項目,各家的打法也就初現端倪。
愛奇藝主打一個上古經典,都是擲地有聲的大 IP,甚至堪稱 " 活久見 "。《球狀閃電》出版于 2005 年,在劉慈欣的作品年表裏要早于《三體》系列;《間客》2011 年完結,已經是十年前的網文;《銀英》更别提,是 80 年代的作品,也是這 20 多個科幻劇項目中唯一一個海外 IP。
在大 IP 之外,愛奇藝還給這些項目附加了名主創作爲雙保險。《仿生人間》《球狀閃電》各綁定電影導演陳正道與陳思誠,《銀英》則與《三體》制作方靈河文化聯手。
優酷則大膽下注了許多年輕化的網文與動漫 IP。《夜的命名術》與《我們生活在南京》都是 2022 年剛剛才完結的作品,《靈籠》則是 2019 年播出的動畫。剛出鍋的 IP 自然更能對接當下情感,與其說優酷要在科幻世界縱情馳騁,想與年輕人心連心的意圖似乎還更迫切些。
騰訊視頻繼續硬核路線,《三體》系列自不用說,《群星》與《時間深淵》也是走傳統出版模式的科幻小說。前者曾摘得第 11 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後者作者付強是 " 北京大學物理系博士,北京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專門從事納米技術研究 "(摘自百度百科)。
芒果 TV 的《火星孤兒》由韓三平監制,原著是首屆華語科幻電影原石獎的 10 部獲獎作品之一,作者劉洋也是物理學博士。《19 層》的原著卻來自憑驚悚懸疑成名的蔡駿,嚴格意義上來說,隻能算作有科幻元素的懸疑劇。根據百納千成 2022 年财報,《火星孤兒》的采購價高達 1.27 億元,如此更顯得《19 層》割裂而湊數。
B 站與知乎都是近年才開始發力真人影視,明顯受到了産能與資源的限制。《寒梅工程 2021》是知乎的獨苗,2021 年年初官宣過後就沒了下文。B 站沒能吞吐下在本平台播出的《靈籠》,根據片單文案,《明日生存指南》應該是一部原創的單元劇,共有 6 個小故事,邀請到 " 科幻名家加持,明星陣容打造 "。
" 末日危機 " 真的來了
那麽,被選中的第一批科幻劇,都講了什麽故事?
根據硬糖君觀察,末日危機是這 20 多部劇中壓倒性的熱門選題。其中,僅《靈籠》将背景架設在地球經曆了毀滅性浩劫之後,講述幸存的人類戰鬥求生的故事。餘下有 6 部是立足于現在或者近未來世界,講述人類如何應對地外文明帶來的末日危機。
比方說,劉慈欣的三部。在《三體 II:黑暗森林》中,時間走到了危機時代,主要講述 " 面壁計劃 " 的制訂與實施。故事最後,羅輯以向全宇宙公布三體世界的位置坐标相威脅,暫時制止了三體對太陽系的入侵。
《球狀閃電》原本探讨的是科技倫理議題,不過劇版的梗概中也提到地外文明使得全球異象頻發,促使男主回到女主身邊、共同守護祖國與地球的未來等情節。《夢之海》原本是劉慈欣的短篇小說集,劇版講述了天外來客的低溫藝術家給地球帶來毀滅性打擊,人類團結起來反抗的故事。
《火星孤兒》融入了青春元素,講述在外星文明降臨、世界面臨崩塌之際,一群熱血高中生全力抵抗、拯救人類最後希望的故事。《群星》講述了十九國峰會在成都召開之際,國安局兩名幹探臨危受命開始了一場反恐行動,在兩人接近真相之際,人類文明也來到了命運的岔路口。
除了 " 科幻版的《反恐 24 小時》"(作家那多對《群星》的評價),還有科幻版的《你的名字》(天瑞說符的自述)。《我們生活在南京》講述了生活在 2019 年的男主與存活在 2040 年的女主進行時空對話,聯手改變人類命運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作品分别融入了大量成都、南京的地标,地域元素大大提高了項目的差異性。
也有 7 部作品架設在不涉及末日危機的未來世界。《仿生人間》顧名思義,講述的是與人類形象無異的仿生人引發的倫理問題。《銀英》與《間客》都屬于發生在遙遠架空未來的太空歌劇,前者比較側重英雄争霸、政體之辨;後者講述了青年許樂的冒險,還有機甲元素。
《泰坦無人聲》與《時間深淵》類似于經典科幻片《異形》,是以太空探索爲背景的封閉場景災難片。前者講述了一支科考隊在名爲 " 泰坦 " 衛星上考察,因爲一個完全違背已知物理規律的黑球而遭遇了一連串神秘事件的故事。後者融入了本格推理元素,講述移民太空船 " 深淵号 " 遭遇事故,内部不同的空間區域突然擁有了迥異的時間流逝方式,男主要帶領乘客躲避死亡、逃出生天的故事。
《玩家》與《19 層》則是被《鱿魚遊戲》《開端》等科普過一番的無限流大逃殺題材,前者是人工智能失控,導緻一群玩家要在遊戲中破解陰謀、粉碎危機。後者則是一群年輕人被意外卷入一個名爲 "19 層 " 的遊戲,并在過程中解開心結、收獲成長的故事。
多元宇宙也是近年的一大熱門概念,《夜的命名術》與《脫軌》便立足于此。前者世界觀與時間線都比較宏大,設定了一個現實的 " 表世界 " 與賽博朋克的 " 裏世界 ",包括男主在内的一群人類突然擁有了兩個世界中來回穿梭的能力。後者用原著作者 Priest 的話說是 " 次元版本的變形計 ",側重于女主從富家女突然身份颠倒成爲打工妹後的個人成長。
最後,《寒梅工程 2021》從原著《傷心者》看,講述的是科研人員的故事。《明日生存指南》最早的一版片單描述是 "B 站本土科幻,關注現實話題 "。《三體:大史》的主角史強不是科學家是警察。硬糖君猜測,這 3 部如果能拍出來,可能會是這些項目裏最落地的一批。
傳統出版受寵,女頻不應被忽略
科幻題材對創作者的邏輯思維、知識儲備都有一定要求,因此相比其他題材,科幻劇的 IP 依賴症大概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本文雖然僅提到了 20 餘個項目,卻已經可以嘗試解答 " 科幻 IP 從哪來 " 這一問題。
首先,傳統出版。在這 20+ 劇集項目中,有 10 部來自傳統出版,其中包括 3 部劉慈欣,4 部 2015 年後出版的科幻小說(《群星》《時間深淵》《火星孤兒》《傷心者》),2 部懸疑作家的小說(《玩家》《19 層》),以及一部海外經典(《銀河英雄傳說》)。
其次,網絡文學。《間客》《夜的命名術》《泰坦無人聲》《我們生活在南京》這 4 部來自起點男頻,《脫軌》來自晉江女頻。
最後,動漫及影視。《靈籠》改編自原創網絡動畫。《三體:大史》并無原著小說,應該算是《三體》真人劇第一部的番外,至于内容上劉慈欣參與了多少,目前還未可知。
從 IP 本身來說,傳統出版的科幻曆史悠久、積澱豐富,評獎更早,離劉慈欣更 " 近 ",更符合大衆心中對于科幻文學的定義。網文中的科幻題材則是近幾年才奮起直追,從毫無章法、全憑熱情地開腦洞到開始擁有嚴謹的理論基礎,從泛濫的長篇到精煉的短篇,逐漸變得實至名歸。在國漫中,科幻的存在感也不及仙俠、玄幻等國風題材。
不過從劇集改編的角度看,三者未必還要遵循這樣的鄙視鏈。一來,設定越是硬核,項目周期越是可想而知地加長;二是早期經典作品的趣味不一定與當下觀衆、當下熱點同頻。而且說實話,受制于紙媒的傳播力,很多本土科幻經典的知名度不僅與劉慈欣存在斷層,可能也不及一些網文或動漫。
從已有實踐看,除了劉慈欣的大部分作品都得到了比較隆重的開發與比較迅速的推進,傳統出版科幻的開發不算順遂。
同樣位列 " 科幻四天王 " 的王晉康,雖然 IP 運作得也很早(2016 年就與南派泛娛建立了 10 部 IP 合作),目前問世的改編作品還隻有一些短片。錢莉芳的曆史科幻小說《天意》在 2018 年就曾推出網劇,但完成度不高,豆瓣評分僅 4.1。
事實上,除了《三體》這樣萬衆矚目的大作,過往比較成功的科幻劇反而更多來自女頻網文與動漫。比如軟科幻的《顫抖吧阿部》《同學兩億歲》,炒熱無限流概念的《開端》,都改編自晉江小說。真正的首部無限流國産劇、豆瓣 7.4 的《端腦》則改編自有妖氣漫畫。
傳統出版 IP 在本輪科幻劇熱潮中備受推崇,或許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待。積極的一面是,大家終于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力度來啃這塊硬骨頭。但另一方面,其實未必要爲了硬核科幻而硬核科幻,女頻、無 CP 乃至動漫中可能有更多物美價廉且對口的作品有待挖掘。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