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即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無論采用何種形式方法,最終要培養的是青少年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讓學生成爲 " 完整的人 "。這意味着學校美育不能止步于音樂、美術課堂,更要滲透進德、智、體、勞其他四育的方方面面,達到協調與促進各育發展的作用。
然而現實是,美育在我國學校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和學校對美育育人功能認識不到位,重應試輕素養、重少數輕全體、重比賽輕普及,應付、擠占、停上美育課的現象仍然存在;資源配置不達标,師資隊伍仍然缺額較大,缺乏統籌整合的協同推進機制。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得到顯著提升," 大美育 " 也一躍成爲教育界新晉熱詞。大美育強調,在一切的教育教學生活中,都有美育的因素,美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由此可見,美育的範疇可以擴張至校園文化、環境、課程、教學、管理等方方面面,但對于學校管理者來說,一旦脫離藝術課程,很容易陷入不知從何下手的窘境。
01
美的校園、美的學生什麽樣?
包容 " 不完美 " 的細節
不可否認的是,美是一種内心情感體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度量美的尺子,不同個體的審美觀存在差異。身爲校園文化環境的規劃者、建設者,要想創造一所美的學校,一個大前提是明确教育内在的審美尺度,用美的視角、美的标準進行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和管理。即是說,學校管理者首先要扪心自問——美的校園是什麽樣的?我想在校園裏看見什麽樣的風景?
中世紀意大利哲學家托馬斯 · 阿奎納認爲,一眼見到就使人愉快的東西,才叫做美的。若套用此法,隻需在校園裏漫步一圈,美醜好壞一眼盡知。例如,教學樓裏處處張貼供學生背誦的知識點、給學生打雞血的豪言壯志;以保障學生安全爲由,在樓道裏安裝密封的鐵栅欄;教室裏擠擠挨挨的課桌椅上,胡亂堆滿了書本試卷;正值青春期的美麗少男少女,套着不合身的 " 大麻布袋 " 式校服;要求女學生一律剪齊耳短發;跑操時學生必須肩并肩、胸貼背……這些細節看似微不足道,卻處處體現了一所學校是否具備人文關懷,是否重視對學生生命成長的關愛,而不隻是着眼于升學成績和組織紀律上的 " 完美 "。學校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盡在校園環境的細節中。
2015 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确指出,要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美的校園可能是古典的、藝術的,也可能是現代的、高科技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一定是洋溢着蓬勃的、年輕的生命力的。好的教育,不應是塑造一個個 " 完美 " 的機器人,而應是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得以恣意綻放。
02
孩子的心 " 生病 " 了嗎?
彌補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
美是一種 " 感覺 ",一個人對美的體會,要通過情感這一媒介來實現,因此有人認爲,美育是一種訴諸情感的教育。中國美學家蔣孔陽先生就曾說:" 美和感情是聯系在一起的,美不美,就在于能不能調動人的情感。" 由此可見,美育還需注重 " 心靈美 ",引導青少年形成積極向上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态度,進而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産生正面影響。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頻頻進入公衆視野,自殘、自殺等極端事件時有出現。中科院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 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爲 24.6%,每 5 個孩子中就有 1 個檢出抑郁傾向;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爲 1.9%-3.3%,到高中則升至 10.9%-12.5%。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級學校落地,向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優化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和教材,聘請專業人士負責心理咨詢室,通過家校共育關懷學生,種種措施刻不容緩。
此外,學校還需深究可能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因素,包括課業壓力、升學壓力、人際交往矛盾等等,調整不合理的紀律要求和規章制度,爲學生營造包容、自由的成長環境。此外,也要預防及整治校園欺淩、過度競争等不良風氣,從源頭上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03
音樂、美術課意義何在?
扭轉藝術教育功利化的傾向
長期以來,藝術教育是學校美育的主要途徑。新出台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 年版),也将藝術課程改革作爲一大重點,規定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爲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内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
新課改豐富與細化了藝術類課程的内涵,但學校藝術教育的功利化、技能化傾向能否糾正,很大程度上仍取決于學校自身對美育的理解程度。例如,北京第五中學校長王蕾便表示:"美育不能成爲少數藝術特長生的特權,也不能以他們的水平作爲衡量學校美育成就的全部,而應該以全員美育的普及爲标準。"
然而,在某些學校,應付、擠占、停上美育課的現象依然存在;美育淪爲招生的噱頭,有名無實;藝術課程隻是少部分音樂、美術等特長生的必修課;即使一些學校強調藝術特色,往往也是重視藝術技能的訓練,而忽視藝術對學生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審美能力的培養。
長春人文學院副教授李英翯、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姜殿坤認爲,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在于觀念更新、創新美育實施機制,以及遵循美育規律,處理好美育與藝術教育的關系。
遵循美育規律,處理好美育與藝術教育的關系。美育并不等于藝術教育,美育除了進行藝術教育(如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的教育),還要通過自然美(如寫生、攝影)以及生活美(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學校美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性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具有普遍的藝術素養爲主的通識教育。
藝術教育在克服以競賽、考級等功利爲目的," 重技能 " 輕審美,抛棄育人本位的弊端之後,應用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強烈的責任感,探索、拓展藝術在美育領域的空間及作用。同時,美育也應依托藝術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借鑒藝術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深植以美育人的根基。美育的終極目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态度和境界。
在明晰美育與藝術教育關系的基礎上,遵循美育規律,提升學校全體教師對美育重要性的深刻認知,優化美育課程結構,建立科學的美育評價體系,把學校美育的受衆真正擴展到全體受教育者,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可以在學校、社會生活中時時感受到美的存在,并且有機會表達共性美、創造個性美。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