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社雀!
在這裏,人人的薪資都是保密的。但消費,務必要擺在明處和拿得出手。
喝一杯 espresso,吃着一頓人均 60r 的減脂餐,午休集中在煉 · 工場健身房裏,背着 LV 和香奶奶出入樓宇。這是北京國貿 CBD 随處可見的日常景色,有腔有調。
從本科讀到海外金融碩士,完成一層學曆鍍金後,26 歲的劉曉彤終于拿到了這個圈子的入場券——一份國企金融公司的業務崗,月薪保密。
第一天來到公司,她發現周圍的同事都是 30 歲 + 的姐姐,她認不出她們衣服的牌子,隻知道是色調黑白的職業裝。同事姐姐們調侃她是部門的獨苗,她們已經不招應屆畢業生了,能進到這裏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劉曉彤在一點點學着适應這裏的生活。中午,同事們會紮堆在 "Trainyard 煉 · 工場 " 健身房,單是月卡就要 16000 元。便宜一點的,就去 Space 動感單車房,一節團課 300 元。劉曉彤很詫異,不過是騎個車,怎麽還要這麽貴呢?
她被同事帶去體驗了兩次就懂了。這裏都是年輕的俊男美女,穿着瑜伽服,身材姣好,第一次踏入時她就感到一陣身材焦慮。自己有點太瘦了,沒有健康勻稱的肌肉線條。不過,那位同事似乎去了兩次也不去了,她告訴曉彤,踩單車這種有氧運動太累了,下次帶她去見見自己的普拉提老師。
每天和同事吃午餐都是讓她大開眼界的時刻。有段時間,她們熱衷于聊醫美,打哪家水光針效果更顯著,做哪家熱瑪吉保養更長久。看着曉彤一臉懵的表情,一位剛生完孩子的姐姐笑着說:" 你才 26 歲,等到 30 歲以後才要開始擔心保養呢。"
聽得多了,她心裏也聽出了一絲焦慮。最後她選了各類項目中看上去最經濟實惠的一個,2000 塊一支的瘦腿針,據說可以弱化小腿的肌肉,達到塑形的目的。每天睡前,她都要摸一摸自己的小腿有什麽變化,一天過去,三天過去,看起來效果似乎是有一點、但不多。
資曆老的同事們教導她,這都是對自我的長線投資。不論是每日份減脂餐、高價健身房,還是醫美項目、個人的穿着打扮,長遠看來,這些都會内化爲你自己的格調。
國貿人的标配 brunch
一次吃飯,她和朋友抱怨起來,自己成了月光族。每個月工資卡進賬,還完信用卡就沒剩多少了。朋友們反嗆她一句:" 你這一月兩萬的工資拿着,怎麽還好意思哭窮呢?"
可她身邊抱怨窮的人不在少數。
隔壁部門一位同事新買了輛 10 萬元的電車,聽說國貿樓下的停車場要 1500 元 / 月,心疼的不行,也不敢開車來上班了。你說,他算窮嗎?
人人都在哭窮。好在她是個北京女孩,不用爲房車的事操心。她的出行标配是地鐵,通勤時間一小時。在地鐵上,她經常能看見挂着公司工卡的人,那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也許在他們心裏,工卡能證明自己和其他地鐵上匆匆忙忙的社畜們不一樣。" 劉曉彤說。
" 社畜 " 一詞源于日語的新造詞,指代那些在公司裏服從性強、被無休止壓榨的員工。他們拿着白菜價的薪資,重複着 996 日夜無休的加班生活,像公司流水線上的螺絲釘一樣。而這些國貿寫字樓裏的白領們,他們拿着更高的薪資,工作的狀态和 " 社畜 " 卻也沒什麽區别。
他們是 " 社雀 ",哪怕拿着超越 95% 同齡人的收入,他們也陷入到 " 月光 " 的逼仄;似乎擁有體面的工作和優越的物質條件,實際卻像一隻渺小卑微的麻雀。
和穿着樸素的 " 社畜青年 " 不同," 社雀精英 " 對外仍維持着精英階層的形象," 裝腔作勢 " 是他們維持自己體面的方式。
同樣是在國貿工作的李思思也是一隻典型的 " 社雀 ",公司加班加點的同時,也要謹記着維持精緻人設。
原因很簡單,作爲一名券商機構銷售,朋友圈就是李思思工作的主戰場。在她看來,微信列表裏的幾百個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潛在客戶。她每天不隻是發自己需要銷售的内容,更會在朋友圈裏記錄自己每天的日常,營造一個國貿金融白領的形象。
高腳杯、日料魚生和國貿大廈的坐标,是她的每條分享中一定要出現的要素。
朋友圈分享的照片
一定會有人看不慣,私下裏說她在朋友圈裏販賣人設 " 裝腔作勢 ",但她不在乎。外界的評價遠不如客戶的關注來的實在。這些高端照片,總會吸引一些潛在客戶來點贊或評論。在有來有往的 " 朋友圈之交 " 中,李思思成功維系了一部分客戶關系。
她知道自己一直在爲了某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疲于奔命。但隻有靠這些 " 身外之物 " 的加持,自己才有一點邁入國貿精英階層的可能。當她和朋友們自稱爲 " 社畜 " 時,總會被周圍人 diss,光鮮亮麗的高薪白領和普通打工人怎麽能一樣?
确實不一樣。" 社雀精英 " 的裝腔作态,隻是他們在優越的職場環境裏不得已粉刷自己的保護色。而撕開了 " 裝腔 " 這層窗戶紙,高階層人群的生活狀态也沒那麽理想化。
" 社雀 " 們沒日沒夜地在寫字樓裏忙碌,披星戴月,他們是一線城市 CBD 車水馬龍中的一份子,也是這座浮華城堡裏最底層的磚瓦。
國貿腳下拍的風景
CBD,一座圍城
品位是他們的武器,他們用消費昂貴來外顯品味;時刻擔心自己露怯,但錢包還剩幾位數才是最大的膽怯。
劉曉彤聽到過辦公室隔間發生的争執。一位同事被老闆指責加班交上的報告質量不行,那份報告她無償熬了個通宵,寫了一周。她情緒有點崩潰,當着老闆的面,抛出一句狠話:
" 我這工作一天還買不上半件衣服,你有啥好說我的?"
這句頂嘴的話,聽起來倒有點黑色幽默了。她身上的 LV 外套是 A 貨,老闆應該也注意到了,劉曉彤心想。
信用卡一次性支出 5000 時劉曉彤也是心疼的,她也隻能像同事們說的那樣安慰自己,這些都是必要的消費。
下班後喝杯小酒,聽聽黑膠
24 歲的彭鑫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初入職場前她就聽過國貿打工人的傳言——" 那些電視劇裏拿着咖啡,踩着高跟鞋的白領,就在這裏 "。
爲了讓自己更好地融入在這繁華中,彭鑫專門拿攢下來的實習工資,買了個 Coach 的老花托特包。
初入國貿,她承認自己還有點虛榮心作祟。這地界,身上沒個大牌包,上班路上能擡得起頭嗎?
在金台夕照的路口等紅綠燈時,她駐足一陣子就看見身邊有 4 個背着 LV 的人路過——其實她分不清真假,隻是看了就覺得羨慕。眼見着這個 LV 泛濫的世界裏,自己的 Coach 也黯然失色了。
在這種刺激中,工作的第三個月,彭鑫一狠心,買了個 Gucci 的包,9800 塊,分期兩年付款,加上利息,每個月折合近 450 塊。
起初,她以爲 450 塊相對于自己的 9000 稅後是杯水車薪。可現實中,每個月固定的 5000 塊房租與 2000 塊午餐開銷,加上晚上偶爾的同事社交,與周末的展覽演出,一個月下來,彭鑫手裏最多就能剩下 500 塊。
爲了省錢,她決定在租房上下功夫。要保證半小時的通勤時長,今年年初,彭鑫在歡樂谷附近和陌生人合租了一間人均不到 10 平的房子,月租 2700 元。
一天,室友見了她房裏的包,多嘴問她一句是不是東莞廠商淘來的,她氣得眼淚打轉。
冷靜下來後,她又有種莫名的心酸。這樣的名牌包确實不該出現在狹小的出租房裏,但真要說,她對名牌包壓根也沒什麽願望,自己心裏還有點委屈。" 我買它隻是爲了讓更多人相信,我是在國貿上班的金融人。" 彭鑫回答。而入職不久,她發現周圍同事已經愛上了 Long Champ 這個法國品牌,沒那麽多人背奢侈品大牌了。
在 CBD 上班就像一座圍城,很多時候會被迫做出一些 " 超支 "。
僅僅是來律所實習了兩個月的李欣然也覺察到了這樣的氛圍。她是北京一所 985 名校的法律本科在讀,實習時月薪是 2000 元,和互聯網大廠相比并不算多,可在豪華的國貿地段,開支大不一樣。
最讓她頭疼的是吃飯問題。兩個月的實習期,每天她都要花掉 100r+ 的飯費。寫字樓裏不允許明火,因此公司并沒有食堂,律所包的食堂又離公司比較遠,也是自費,價格不低,一餐在 30 元左右。同事們也不願意跑遠到食堂,從先啓半步颠到花鹽街,中午換着樣吃遍國貿的各種餐廳。
帶教律師請欣然吃的工作餐
撐了段時間,她實在負擔不起了,有一次她和帶教律師提起麥當勞的 9.9 元窮鬼套餐(現在漲價到了 13.9 元),大家都說" 從來沒聽說過這東西 "。
在總結自己的實習經曆時她寫道," 說國貿沒有窮人,就像說奧斯維辛沒有新聞一樣。"她聽說一位律師助理剛入行時,開出的薪資是 5000 元,要負擔國貿地段的日常消費,比她的處境好不到哪去。
" 律師好像還真挺符合精緻窮的形象,北京的繁華終究還是與貸款實習的我無關。" 李欣然說。
假裝,直到自己真的擁有
入了行以後才發現,社雀精英的世界,不止是精緻,更是疲憊的,在這裏你必須有足夠強大的承壓心髒。
《裝腔啓示錄》台詞截圖
律所的工作時間很彈性,有人早上 10 點到,22 點才回家,12 小時工作。也有人 7 點到,17:30 就彈射下班。
每天,李欣然要花上一個小時坐地鐵通勤,工作一整天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無休止地幹活。有一次,老闆在晚上快十一點時發消息叫她查一個東西,第二天早上給她。原來對律師來說,夜間也默認是工作時間,他們就像 24 小時待命的乙方。
而第二天早上 9-10 點間到崗打卡,依然是必需的條件。她從沒有遲到過,雖然聽說晚到不會被直接批評,但在領導心裏會暗暗記一筆賬,所裏沒有人敢怠慢。
在律所裏有嚴格的鄙視鏈,實習生 < 律師助理 < 律師,底層律所人就是廉價勞動力,要奮鬥到律師,要麽有天大的機遇,要麽熬資曆年限,要麽有過硬的關系,這條路遙遙無期。這也讓李欣然開始糾結未來還要不要踏入律所這個大坑。
同樣,李思思的精英夢也還是一段泡影。她發現,公司内部那些風評好、合作頻率高的客戶,早就被公司的前輩們瓜分妥當了。
作爲剛入行沒多久的新人,李思思隻能硬着頭皮去維系與開展那些新客戶的關系,動不動就找客戶約飯,還要即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可新客戶并不會因爲李思思的 " 金融白領 " 形象就買賬,他們還是首要衡量收益," 他們也不是做慈善的,肯定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
每當李思思爲了維系和新用戶的關系而愁眉苦臉時,領導就會說她 " 初入社會,就要用這些棘手的新客戶來鍛煉 ";當李思思因爲沒有完成業績而向領導請教或吐苦水,領導還會用前輩的故事來打壓她," 以前的 XXX,剛畢業時就能簽下 XXX 客戶,你得學啊。"
可怎麽學?領導從未教過李思思該怎麽和新客戶打交道,一切都得靠她自己琢磨。入職不到 1 年,李思思的壓力越來越大, 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行,是不是不适合這一行?
情緒最崩潰的時候,李思思開始報複性消費。一到深夜,就點開奢侈品官網,看看最近上了哪些大牌包包、手表和項鏈珠寶,瘋狂采購一波。反正也可以在見客戶時拿去提提氣場,買了也不虧。
由儉入奢易,消費降級難。現在的李思思,每個月的開銷最少也要 1 萬塊。所以就算今年年初她就動過離職的念頭,也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現在的大環境不好,沒找到下家的她根本不敢裸辭。萬一 " 斷糧 " 了,存款根本無法支撐起她的高消費與背後背負的信用卡賬單。
" 沒有資源的窮女孩做不了金融 ",李思思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态,完整印證了這句話。她隻能一邊苦苦支撐,一邊尋找新的機會。
下班時的國貿夜景
至于彭鑫,買了名牌包之後,她的生活也沒有發生什麽變化。
她依舊是國貿大樓裏普普通通的金融打工人。加班是常态,一遇到項目期,更是要連軸轉。她甚至沒有精力再去關注身邊經過的人背的都是什麽包,穿了哪個牌子的小皮鞋。隻希望自己早點通過 CPA,拿下 Qpay(即 Qualified Pay,給予擁有 CPA 證書的員工津貼)。還是多賺點錢來的實在。
攢錢,隻有攢錢才是突破的口子。努力工作,争取下一筆獎金,銀行卡上的數字再提高一位,想進還是想退都更自由。
渴望擺脫底層打工狀态的 " 社雀精英 " 漸漸發現,實現跨越不是那麽容易的,這條路看不到頭。他們有了退出的想法,考公又成了最好的退路,穩定、安全,不用僞裝自我,陷在野蠻的名利場裏勾心鬥角。
彭鑫最近看了熱播劇《裝腔啓示錄》,隻覺得無比真實,女主角唐影的生活狀态像極了她。
面對領頭上司的壓榨,心裏有一噸吐槽的話,隻能腦内小劇場發作;加班到半夜十一點出門,情緒失控,也隻能用肩膀撞門邁出公司,暗搓搓地發洩不滿。
但不了解她的人,看到的也隻是她在朋友圈裏曬着飛機上的美式咖啡,北京上海往返出差,或是爲了趕跑酒吧裏的搭讪男,輸出一堆他聽不懂的威士忌名詞,生活過得潇灑又恣意。
《裝腔啓示錄》台詞截圖
他們現在都學會了在撕裂中尋找平衡的支點。唐影的信條是 " 假裝,直到自己真的擁有 "。在北京國貿能站得住腳,從 " 社雀 " 跻身真正的精英階層,終究不是件容易的事。
像奪目的花,他們開得絢爛又放肆。枯萎或衰敗,也終有一天。但眼下,當然是拼命尋找湧動的泉水和豐盈的土壤,确保自己能豔得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