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 14 日,北方這一天是小年,國家衛健委公布了從 2022 年 12 月 8 号到 1 月 12 号(26 天),全國新冠死亡病例總數。
從 2022 年 12 月 7 号宣布第二天起解封,也就是 8 号到 1 月 12 号,總共才 35 天,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冠死亡人數驚人。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披露,通過分析顯示,2022 月 12 月 8 日~2023 年 1 月 12 日,全國醫療機構累計發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 59938 例。
關于全國最近的新冠死亡人數 59938 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導緻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 5503 例,基礎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 54435 例。
這一次新冠死亡的平均年齡是 80.3 歲,都是老年人,這些老年人大多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病。
65 歲以上的占了 90.1%,其中 80 歲及以上約占 56.5%,死亡病例 90% 以上合并有基礎疾病。
第一波感染高峰對于老年人的傷害很大,這一個月來,很多名人在社交媒體發消息稱,他們家的老人感染了新冠,沒幾天就走了。
除了衛健委公布的數據外,農村有一些老年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去住院,在家裡安靜地走了,全國人口基數大,這樣的老人也不在少數,但卻是很難統計。
冬天天氣寒冷,上了歲數的老年人可能因為感冒就沒有辦法扛過去,更别提感染上新冠了。
在農村,因為新冠感染後去世的老人确實有,但是比例好像沒有城市多,可能是因為農村的老年人從事體力勞動,身體素質較強一些。
衛健委公布了 90% 的老年人是因為合并了基礎疾病的,本身就有嚴重的疾病,比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晚期腫瘤、 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及腎功能不全等。
同時,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強調,由于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和心血管基礎疾病加重的季節,近期又與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疊加,因此,老年人的病危人數比較多。
冬天對于老年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坎,這一次,家裡有老人因為新冠去世的,估計心理也不好受。
二
國家衛健委:新冠住院患者 1 月 5 日達峰值,約 162.5 萬人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此前經曆疫情高峰的城市短期醫療需求增長較快,不同程度出現了供需矛盾。請問,現在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新冠感染者收治住院的總體情況如何?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回答:據我們的監測數據顯示,現在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數量呈現出連續下降的趨勢。在 1 月 5 日達到了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 162.5 萬人,之後連續下降,1 月 12 日回落到 127 萬人。其中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收治了 117 萬人,定點醫院和亞定點醫院收治 10 萬人,在院新冠感染者占比呈現出連續下降趨勢。1 月 3 日達到峰值 27.5%,之後持續下降,1 月 12 日回落到 21.7%,較峰值時期下降了 5.8 個百分點。
三
國家衛健委:目前在院新冠重症患者的數量仍處于高位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是 " 保健康、防重症 ",截至目前全國現有新冠重症病例多少?醫療機構現有床位數能否滿足重症救治需要?對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進展如何?
焦雅輝回答:重症患者的救治始終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指導各地建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綜合救治體系,我們建立國家級、省級專家日會診巡診制度。另外,重症患者的救治還要強調關口前移。在治療新冠感染導緻的重症肺炎的同時,堅持新冠感染和基礎疾病并重的治療方式,多學科診療。
通過監測數據顯示,發熱門診達峰 2 周後,在院的新冠陽性重症患者數量也達到峰值,之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數量仍然處于高位。2023 年 1 月 5 日,在院新冠陽性重症患者數量達峰 12.8 萬人,之後連續波動下降,到 1 月 12 日在院的陽性重症患者人數回落到 10.5 萬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 75.3%,重症床位能夠滿足救治的需要。1 月 12 日在院的新冠陽性重症患者當中,基礎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為 9.7 萬人次,占比 92.8%。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是 7357 人,占比是 7%。
從數據分析來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以老年人為主。年齡最大的 105 歲,平均年齡 75.5 歲。60 歲及以上的占比是 89.6%。二是普遍合并有多種基礎疾病。具有一種基礎疾病的患者占比 40.7%,2 種基礎疾病的占比 24.6%,3 種及以上基礎疾病占比 34.8%。多數基礎性疾病是心腦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
四
奧密克戎帶來的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已逐漸過去,網上關于長新冠和後遺症的話題也多了起來。
從國内網上到網下,海量的感染者發帖分享和自述看,後遺症是大量真實存在的。總結了一下,後遺症可分為兩個類型:
第一個類型是短期的,通過康複門診調理後,三五個月或一年就會好轉甚至是康複。
主要有:1. 抑郁和焦慮;2. 咳嗽;3. 脫發;4. 味覺障礙;5. 嗅覺障礙;5. 食欲和體重下降;6. 胸痛或胸部不适;7. 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8. 活動後氣喘;9. 全身疲憊乏力氣短;10. 關節痛;11. 耳鳴和聽力下降;12. 女性月經周期變化;13. 男性生殖功能障礙。
第二個類型最可怕,因為這種後遺症可能是長期的、不可逆的,甚至是潛在的、不可預知的。主要有:
14. 肺纖維化。大白肺的死亡率是 40% 以上,還剩下的近 60% 治愈後其中有部分人會肺纖維化,生存質量大大降低,這種對肺部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15. 研究發現,感染者在确診新冠 30 天後,肺栓塞風險增加了 33 倍,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也增加了 5 倍,一般性出血事件風險增加 2 倍左右。與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出血風險升高持續 2 個月,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升高持續 3 個月,肺栓塞風險升高持續半年。2022 年 8 月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相關研究顯示:新冠住院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比流感住院患者高 60%~89%。提醒大家:如出現突發的單側肢體的腫脹、皮膚發紅、小腿 " 抽筋 " 等,休息後症狀不緩解;以及不明原因的突發胸悶氣急、胸痛、經常間歇性的心跳加快等表現時,千萬别耽擱,趕緊去醫院,需要即刻到專科就診。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