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圈離開了兩位藝人。
一位是音樂人李坤城。
說到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提到 " 爺孫戀 ",就會記起,他正是著名 " 爺孫戀 " 故事的男主角。
李坤城逝世時是 66 歲,他的現任妻子林靖恩 27 歲。
年齡差 39 歲,在一起已經十年。
李坤城是中國台灣音樂人,代表作品有《心肝寶貝》《火車》《青春舞曲 2000》,是 2003 年第 40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跳舞時代》的音樂總監。因收藏 2 萬多張古董黑膠唱片,還有 " 黑膠教父 " 之稱。
但讓人記憶深刻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感情轶事。
李坤城年輕時有過一段婚姻,和前妻有兩子。
2013 年 4 月,他與好友的女兒林靖恩相戀,一度鬧到沸沸揚揚。
當時,李坤城受友人委托,規勸不聽話的林靖恩好好讀書。
一開始女方很反抗,後來李坤城因出了一次車禍,就漸漸改變了說話的方式,傾聽女方的心聲,關心女方的未來,用女方的方式給她發信息,溫柔又暧昧,然後兩人擦出了愛火。
這段相差 39 歲的感情,從始至終都不被看好。
相戀時,林靖恩才 17 歲,還未成年。
一個 17 歲的孩子和一個大 39 歲的人談戀愛,很難說是真的心智成熟,還是爲了叛逆而叛逆,亦或者隻是爲了彌補内心對長輩關愛的渴望。
而且,李坤城看起來也沒那麽靠譜。
當時,李坤城有一個小 20 歲的女友。
應該是這位 ↓
女友和他談了 7 年,說是奔着談婚論嫁去的。
後發現李坤城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林靖恩身上,于是分手。
移情别戀是一方面,動機也是一方面。
李坤城稱,自己喜好幼齒女孩是沖着要小孩去的。
可若等到林靖恩到法定結婚年齡生小孩,李坤城已經 60 多歲,要小孩很難說是負責任還是自私。
但即便各方面都不被看好,這兩人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在一起。
林靖恩向世界大聲宣告她愛李坤城。
并在社交平台上寫下:" 半夜,就在剛剛我将家裏計算機主機砸掉,十八歲前的自由民主,戰争開始。" 宣告與父親鬧翻。
2015 年 9 月,林靖恩父親把李坤城告上法庭,控訴 " 妨害家庭和誘罪 ",法院判 " 證據不足不起訴處分 ",李坤城勝訴。
林靖恩爲此和父親斷絕關系。
發文稱 " 有話不能好好講,走上法院這條路,也是我們關系到了絕路 "。
李坤城則希望外界停止對女友的傷害。
李坤城稱林靖恩沒有得到過家庭的溫情,父母離婚,母親再嫁,父親也很少和她溝通,她很渴望被人關懷與尊重。
父母的不贊同,外界的不看好,雙方的幾輪不愉快交涉,讓這一段驚世駭俗的感情被啧啧稱奇很久。
而越是如此,兩人越是高調。
一年又一年過去,就在大衆快要将兩人遺忘時,傳來的是李坤城的去世。
也是因爲他的去世,讓這段感情露出了一點旁人未曾看過的一角。
在李坤城病重的幾個月裏,林靖恩一直在照顧他。
此前,兩人一直沒有領證,後來因爲醫院繁瑣的手續便領了證,且在病房裏完成了結婚儀式。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是爲了處理遺産。
李坤城這些年雖然沒賺太多錢,但因爲收藏大量的黑膠唱片,财産大概有 5000 萬台币(折合人民币 1100 多萬)。
李坤城的兒子說,自己沒有繼承到父親的遺産。
也就是說遺産最後應該是給了林靖恩。
相陪十年的林靖恩說希望李坤城等等她,不要投胎那麽快,下輩子要在相當的年紀,最好的年華重逢。
她在社交平台寫下 " 十年一刻,一刻三個時辰,折磨他了 "。
到此,對于這段 " 爺孫戀 ",我雖然仍不理解,但表示尊重。
17 歲時,可以說她不成熟,但 27 歲,她經曆了比别人更複雜的人生,經曆謾罵,經曆死亡,依然能在愛人最後的時光裏綻放幸福笑容和保持平靜心态,這已經遠超一般人。
小衆的選擇,從來就會面臨更多的聲音。就好比單身主義丁克主義,在十幾年前(哪怕是現在)同樣會受到父母的阻撓和世俗的不解。但人生是自己的,開心與否,隻有自己知道。
當然,我依然不建議其他人在 16 歲時做出一些驚世駭俗的選擇,林靖恩隻是個例中的個例。
與李坤城逝世後面對的紛雜争論相比,比較符合世俗标準的是最近去世的另一個藝人,吳耀漢。
據香港媒體報道,4 月 9 日,吳耀漢逝世,終年 83 歲。
媒體稱,吳耀漢在兩年前接受采訪時就表示自己已經停工兩年。
他的身體狀況不太好。
聽力下降,有嚴重腎衰竭,每天洗四次,還有心髒血管栓塞。
在醫院的最後時刻,連接很多喉管。
家人們來見面後,他的心髒停止,需要靠儀器運作,最後是醫生簽字确認死亡。
一個兢兢業業的藝人離去,接受到最多的評論是對他的懷念。
吳耀漢作爲香港金牌藝人,也是重要的喜劇藝人,輸出了不少經典作品和角色。
《半斤八兩》裏的警察。
《神勇雙響炮》裏的阿秋。
《炮制女朋友》中的長錫。
《倚天屠龍記》電影中的韋蝠王。
和林正英合作的《僵屍先生》。
包括近幾年他還拍了《僵屍》。
以及《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
可能很多人對吳耀漢的印象是金牌配角,就和吳孟達一樣,擔當一個必不可少的捧哏的喜劇人角色。
實際上,吳耀漢也有不少主角作品。
比如電視劇《司機大佬》。
以及他主演的《飛越黃昏》《奇謀妙計五福星》電影,這兩部作品讓他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而且《五福星》系列備受好評。
他與曾志偉、成龍、洪金寶、馮淬帆等人組建的喜劇小分隊,參演了衆多頗受好評的喜劇電影。
此外,還有一個熱知識,他是光頭強的原型。
因爲喜劇形象太深入人心,《熊出沒》的制作公司看中了吳耀漢的喜劇形象,于是買下了吳耀漢的肖像權,制作出了光頭強。
可見,這一代的小孩雖不一定看過吳耀漢的作品,但看過光頭強也是另一種意義上認識了他。
這也是作爲演員最欣慰的一點。
吳耀漢作爲香港的老牌藝人,這一生參演了近百部香港電影,可以說見證過港圈最輝煌的時刻。
名,他得到了,錢,他也比較會投資。
曾拍一部戲就去買房,然後租出去,他還買了兩輛勞斯萊斯,老爺子年紀大了以後直感歎自己奢侈,後來換成了便宜的座駕。
接地氣是很多香港藝人的特點。
就好比劉青雲會作爲市民買菜,周潤發也會在台風天挪樹,坐地鐵到處逛,不像現在内地很多藝人坐個地鐵就到處嚷嚷好像自己多親民。
他也有着香港老牌藝人的其他傳統特點。
民族認同感強。
也敬業。
前幾年吳耀漢身體狀況已經不是很好,但隻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就會複工。
因爲這是他熱愛的事,隻要去做了,就感覺沒有遺憾。
可惜,老去的藝人們每每離開前都做好了準備,但時不時回看他們作品的觀衆卻沒有做好準備。
接受老藝人們的離開,永遠是觀衆要修習的一門功課。
吳孟達離開時是如此,關二爺陸樹銘離開時是如此,現在吳耀漢離開時還是如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時光最殘忍的地方就在于它會在你不知不覺中帶走某些人,等你發現時,才驚覺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
歎他們的離去,又歎自己的青春時光也遠去。
但我們該想到,每一個人都終将會離開,而忙忙碌碌了一輩子的好演員,在離開時能被這麽多人惦念,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勳章。
一個人能被記住就不算真正的離開,他用力活過這一世就不算白來。
今後的某一天,觀衆們依然會在某一個老電影中與他們相遇,并在彈幕上一起談論他們,誰說這不是另一種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