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半導體産業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荷蘭光刻機巨頭 ASML 的 CEO 克裏斯托夫 · 富凱近日向德國媒體表示,盡管中國在芯片技術上落後美國約 10 年,但全世界,特别是汽車行業,仍然迫切需要中國生産的 " 傳統芯片 "。這一觀點不僅反映了全球市場對中國傳統芯片的依賴性,也揭示了西方企業在投資這類芯片生産上的猶豫和不足。
行業組織 SEMI 預計, 2025 年中國芯片制造産能将增長 14%,達到每月 1010 萬片晶圓,這一數據是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倍以上。這一數據表明,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的傳統芯片産業正在迅速崛起,并且在全球範圍内具有顯著的競争力。
富凱指出,全球對傳統芯片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但傳統芯片利潤較低,其他國家沒很難與中國進行成本競争。這種現象在歐洲尤爲明顯,歐盟官員甚至坦言實現芯片自給自足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傾向于通過 " 互幫互助 " 的方式來應對全球芯片短缺問題。
歐洲方面,由于自身連一半的需求都無法滿足,對中國的傳統芯片産能有着極大的依賴性。歐盟委員會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推出了《歐洲芯片法》,旨在整合歐盟的半導體研究、設計和測試能力,并呼籲歐盟與各國在該領域的投資 " 協調 ",以幫助提高歐盟的自給自足能力。
雖然中國在高端芯片制造領域仍需努力,但在傳統芯片生産方面已經具備了明顯的競争優勢。事實證明,西方雖然極力希望将中國排除在高端制造業之外,但全球化仍然離不開中國。未來,随着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市場的持續擴大,中國的半導體産業有望在全球範圍内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