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陳麗娜
來源 | 時代商學院
作者 | 陳麗娜
編輯 | 李乾韬
被譽爲 " 鋼材行業阿裏巴巴 " 的找鋼産業互聯集團(下稱 " 找鋼網 ")于 3 月 10 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若成功上市,将成爲首家以 De-SPAC 模式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2019 年,找鋼網主動中止港股 IPO,此次二進宮,備受市場矚目。
其一是其特殊的上市模式,其二是從招股書來看,找鋼網業務模式仍在持續虧損。沒有亮眼的業績,對于找鋼網能否順利拿到港交所的通關卡,市場衆說紛纭。
卷土重來拟并購上市
2008 年,一家做鋼鐵貿易的大代理商找上王東,望與其合作開發網站搜索業務。四年後,王東、王常輝、饒慧鋼共同成立了上海鋼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 " 上海鋼富 "),即找鋼網前身。
其中,王東爲創始人,其餘二者爲聯合創始人。在創立的當年,上海鋼富便完成了 A 輪融資。
找鋼網的前期發展很順利,2016 年 1 月,由于央視前知名主持人郎永淳的加盟,找鋼網還一時名聲大噪。據悉,郎永淳彼時擔任找鋼網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到了 2017 年,以營收計算,找鋼網已成爲中國最大的鋼鐵電商平台,市場份額高達 30.6%。
一路發展順風順水,成立短短 6 年的找鋼網,便在 2018 年 6 月向港股發起了沖擊,并于當年 12 月通過聆訊。
然而 2019 年 5 月,找鋼網主動中止了港股上市。
找鋼網表示,因爲公司綜合考量中外資本市場的變化,以及自身發展戰略等因素,經研究決定,主動中止港股上市工作。
2024 年,找鋼網卷土重來,拟以 De-SPAC 模式在香港上市。而在 2023 年 8 月 31 日,找鋼網就宣布與 AquilaAcquisitionCorporation(下稱 "Aquila")簽署合并協議。
據悉,若找鋼網與 Aquila 公司合并交易成功上市,這将是首家以 De-SPAC 路徑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De-SPAC 全稱是 "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本質是一家沒有實際業務運作的空殼公司,在首次公開募集資金上市後,須在規定時間内并購一家未上市企業,使後者間接獲得上市地位,這一過程被稱爲 De-SPAC。
按約 10 億港元的 SPAC 托管賬戶和約 6 億港元的 PIPE 融資金額之和計算,此 IPO 也将成爲 2023 年以來按融資規模排名第三的香港上市交易,僅次于珍酒李渡(6979.HK)的 53.09 億港元和宏信建發(9930.HK)的 16.48 億港元。
通過 De-SPAC 模式上市,雖然可擁有 De-SPAC 發起人的全程加持、從多方面提高上市确定性,但作爲開港股之先河,找鋼網是否能成爲首個吃螃蟹的人,仍充滿了不确定性。
轉變業務模式後仍未扭虧
另一方面,由于找鋼網曾數次改變主要業務模式,其經營狀況穩定性也存在争議。
找鋼網創立的當年,業務模式較爲單一 ( 聯營模式 ) ,靠搭建平台來獲得買賣雙方的供求信息,進而撮合交易,從交易量中賺取傭金收入。2013 年,找鋼網新增了自營模式,即從鋼鐵生産商采購鋼鐵産品、管理庫存并通過平台直接将鋼鐵産品售予買家,從而賺取采購價與銷售價之間的差額。
但自營模式很快受到了挑戰,根據招股書,找鋼網稱該種模式較爲依賴上遊供應商資源,同時存在管理存貨和資金周轉壓力。
于是自 2019 年起,找鋼網逐漸減少中國自營業務規模,計劃從重資産運營模式向輕資産運營模式轉型。在 2023 年 5 月 19 日的找鋼網區域合作夥伴大會上,找鋼網公開宣布,公司已經完成 " 平台化 " 轉型,徹底放棄自營業務,成爲一個純粹的鋼鐵電商平台。
截至 2023 年底,找鋼網已終止所有自營業務。根據 2024 年 3 月 10 日發布的招股書,目前,找鋼網主要經營四條主要業務線:交易服務、交易支持服務、科技訂閱服務和國際交易業務。
雖然頻頻轉變業務模式,但找鋼網仍未找到一條通往盈利的路徑。2021 年至 2023 年,找鋼網的淨利潤分别爲 -2.64 億元、-3.59 億元、-4.68 億元,三年累虧超 11 億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2018 申報的招股書,找鋼網 2015 年至 2018 間年也未曾盈利。
與持續的虧損狀态不同,找鋼網的估值卻一路飙升。
創立至今的 12 年中,找鋼網經曆過 6 輪融資,總額超 25 億元,IDG、紅杉資本、經緯中國等國内一線投資機構競相投資。從 2012 年的 A 輪融資到 2018 年的 F 輪融資,找鋼網投後估值從 3000 萬飙升至約 79.3 億元,翻了近 263 倍。
此次沖刺港股,找鋼網更是拟以 100.04 億港元的估值上市。但從業務模式的穩定性和業績的表現來看,其是否能擔得起百億估值,仍備受争議。
(全文 1611 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學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爲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爲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态。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内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别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财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内容,不應視本報告爲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内,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爲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資銀行、财務顧問或者金融産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爲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内使用,并注明出處爲 " 時代商學院 ",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務标記及标記均爲本公司的商标、服務标記及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