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社保專家預測:2023 年養老金的漲幅在 3.5% 左右。近年來的養老金上調機制采取的是定額、挂鈎、傾斜三結合的模式,其中,讓人不是滋味的是:在挂鈎部分隻有社保繳費年限的因素,沒有體現工齡因素。對廣大一線退休工人是不公平的,他們對工齡非常在意,代表着一種曆史的貢獻。
1.3 億的企業退休人員感恩養老金上漲,但他們更關心上調模式的問題,希望能尊重工齡的因素,在所有人普調 3.5% 的基礎上,再給那些工齡長的退休工人按照每 10 年工齡多漲 300 元的比例,比如,30 年工齡的可以多漲 900 元,40 年工齡的多漲 1200 元,加快提高低收入群體待遇。
當然了,社保專家是強烈反對的。主要理由是:養老金水平低是你們的責任,按照工齡多漲養老金違反多繳多得的市場法則,也讓多繳費的有錢人不高興。按照如此漲幅,社保基金的家底兜不住。
廣大企業退休人員心裡都明白,時代虧欠過他們,現在國家的 GDP 已經漲到 121 萬億元,既然有錢了,就應該回報他們這一批做出曆史貢獻的退休老人。尤其是 4 種退休工人值得心疼:
第一種:當年背井離鄉、支援邊遠地區重工業建設的退休老工人。那個年代,重工業都修建在山溝溝裡,一批一批熱血青年投身火熱年代,低工資、少福利,拼死拼活打下了基礎。中國經濟現在的騰飛,等于他們做出的個人犧牲,造就了全球低人工成本的優勢。現在應該回饋他們。
第二種:當年支持國企發展的退休老工人。他們當年也是青春少年,把國企建設得紅紅火火。可是,等他們人到中年的時候,國企開始走下坡路。國企經營不好,難道是工人的責任嗎?結果呢,國企改革的後果卻讓工人承擔,讓他們犧牲個人利益進行了下崗分流,讓那些類似柳氏家族的管理層把國企變成了私企,成為現在的億萬富豪,可是工人卻拿着一兩千元的養老金。
第三種:當年國企深化改革選擇買斷工齡的退休老工人。市場經濟發達之後,國企都要進行轉型升級,讓工人做出個人犧牲,不搞下崗分流了,直接搞買斷工齡、自謀職業,為國企瘦身強體。他們自謀職業之後,晚年都比較凄涼。國企管理者實現了年薪與國際接軌,損害了退休工人的利益。
第四種:近年來國企提前内退的退休人員。國企經營不好,難道不是管理層的責任嗎?不拿管理層開刀,反而拿普通工人開刀。一旦經營困難,就讓普通職員提前内退,一大批 45 歲的女性、50 歲的男性提前内部退養了。等他們退休之後,隻能領取微薄的養老金。
PS:退休工人的呼籲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符合曆史觀的。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曾說,有錢人都要感謝老一代産業工人的犧牲和付出,沒有他們當年的人口紅利,就沒有現在的繁華時代。現在國家富了,富人多了,也提倡共同富裕了,應該給他們回報了。
PS:多多轉發,讓更多人呼籲政策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