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坦蕩蕩,他至少不是個小人。"
14 天,26 億票房!
最近讨論度位居榜首的,絕對是陳思誠的新電影《消失的她》——講述一個鳳凰男爲還賭債設局害死有錢妻子的故事。
圖源《消失的她》
雖然票房一路高歌,但電影卻毀譽參半,極具争議。
有人覺得作爲懸疑片,電影全程抓人眼球無尿點,但也有人诟病邏輯漏洞太多,想分一杯性别紅利的羹,卻還是掩蓋不住濃濃的爹味。
而與影片相比,讨論度更高的當屬這部影片的監制陳思誠。
一個是在他商業電影上嶄露出的才華與野心,另一個則是他在情感生活中表現出的自戀與油膩。
但無論哪一種,似乎都在佐證陳思誠身上天然的精明,以及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審時度勢。
張狂與意外
上學的時候,陳思誠就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狂,用他的話講:
" 帥,是我給人撲面而來的印象。"
" 歌唱得好,人長得也帥,在校園裏叱咤風雲。"
陳思誠童年
陳思誠的這種狂最早源自家庭,他出生于東北的一個幹部家庭,優渥的條件讓他自小就有一種優越感。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也讓陳思誠很早接觸到文學和電影,爲他日後從藝埋下種子。
初中時,陳思誠迷上了武俠小說,看不過瘾他還要自己寫,照着金庸和古龍,寫下《流芳百世》和《陳留香傳奇》。
父親發現陳思誠因爲小說荒廢學業,狠狠地打了他,還把小說全部沒收,陳思誠就央求母親用自己的壓歲錢再去買,但另一邊他再也不敢落下學習。
因爲父親的威嚴,陳思誠不敢過分逾矩,但又因爲母親的袒護,他多了一些不管不顧。
有一次,父親到國外出差,給陳思誠帶回一台錄像機,此後,他家裏開始出現各種最新的電影錄像帶,90 年代的香港武打片成了陳思誠的電影啓蒙。
那時,父母并不同意陳思誠走上演藝道路,但他卻沒有因此作罷,反而抓住每一次機會展現自己。
他一個人去參加沈陽市中學生卡拉 OK 比賽,還拿了獎;又去遼甯電視台的節目《學生時代》做了小主持人。
陳思誠高中時期
陳思誠喜歡這種出風頭,成爲全校焦點的感覺。
于是,16 歲那年不顧父母反對陳思誠從沈陽跑去上海,考入謝晉影視藝術學校,和範冰冰成爲同學。
陳思誠在上海謝晉影視藝術學校
兩年後,陳思誠又考進上海戲劇學院。
因爲對專業的熱愛,他一直都保持第一名的成績,從不遲到早退,課餘會自己看大量的劇本和小說。
但另一面,陳思誠依舊張狂,每個月一千的零花錢比周圍的同學條件好出太多,他常常出去瘋玩喝酒,帶着同學擺闊請客。
圖源網絡
在上戲期間,陳思誠非常受歡迎,人聰明又活躍,課外活動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意外在大二那年來臨,陳思誠和同學在外面吃飯和旁桌發生口角,打了一架,這一下不僅讓他記了大過,還被開除學籍。
圖源網絡
得知這個消息,陳思誠的父親從沈陽趕到上海,敲遍了校領導的門都沒能讓結果有任何轉機。
父親想讓陳思誠出國,陳思誠偏不。一個專業第一名被學校開除了,陳思誠的狂勁又上來了。
在老師的介紹下,他又去考了中央戲劇學院,還真成了。
陳思誠覺得自己像一個傳奇一樣,被上戲退學,又考上中戲,這次他還是第一名。
陳思誠的職業生涯在這裏真正開始了,往後幾乎一片坦途,三年一個大跨步。
2002 年,他出演了《法官媽媽》,憑借自己的這部電影處女座拿下華表獎,并獲得百花獎的最佳男主提名。
圖源《法官媽媽》
2006 年,他又因爲出演《士兵突擊》裏的成才被觀衆所熟知。
圖源《士兵突擊》
2009 年,他轉戰電影文藝片,與秦昊搭檔,出演婁烨執導的《春風沉醉的夜晚》,憑此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圖源《春風沉醉的夜晚》
他走出的每一步在當時看起來都有些出其不意,可是每一步都讓他向前邁了一個台階。
身份的轉折開始于 2012 年,陳思誠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播出,取得口碑收視雙赢的局面。
圖源網絡
一個演員向導演編劇的成功轉型,讓陳思誠瞬間成爲炙手可熱的新星。
他登上全國最火的娛樂節目,何炅當衆問他:" 你當初會想到《北愛》這麽火嗎?"
陳思誠說:" 我要是說我想到了呢?"
整個人身上的自信顯露無遺。
自戀與争議
陳思誠的這種自戀,正是讓他充滿争議的關鍵因素之一。
尤其當他與佟麗娅公開戀情後,人們發現他身上那種毫不掩飾的自我欣賞也滲透在情感生活中。
陳思誠和佟麗娅的故事開始于《北愛》,陳思誠因爲這部電視劇成功轉型導演,佟麗娅也因爲這部戲爲人所熟知。
圖源《北京愛情故事》
兩人的戀情,借着這部爆火的電視劇也成了衆人關注的焦點。
在某檔節目上,兩人談到在一起的經過,陳思誠先對佟麗娅動了心,嘗試追求,可佟麗娅内心十分猶豫,她知道兩人的名氣和家庭相差甚遠,加上陳思誠心性不穩,難以托付。
後來,還是楊幂在中間爲兩個人調和,他們才真正修成正果。
圖源《非常靜距離》
于是便有了兩人上《快樂大本營》宣傳節目時的名場面,佟麗娅一臉幸福的向所有人公開了她和陳思誠的關系。
站在身邊的陳思誠表情中一閃而過的驚愕,略帶遲緩地接住了佟麗娅的擁抱。
圖源《快樂大本營》
這個片段,成了兩人日後關系的縮影。
漸漸地,網友扒出了大量陳思誠在采訪中的争議性言論。
當陳思誠得知戀愛時佟麗娅覺得自己不靠譜,他說:" 人不風流枉少年。"
圖源《非常靜距離》
當有人問兩人相處的細節時,陳思誠想起情人節劇組一起出去吃飯,佟麗娅和自己搶單,結果他失手用煙頭給佟麗娅燙了一個疤。
陳思誠說:" 挺有意思的。"
圖源網絡
陳思誠甚至無所顧忌到,直接對記者說:" 每個人都會背叛或者遊離。"
在老婆面前裝都不裝,擺出一副我說的就是事實的嘴臉。
圖源網絡
而坐在一旁的佟麗娅隻能卑微地表明自己對出軌的态度:" 回家就好。"
圖源網絡
在這段關系裏,佟麗娅不僅卑微,也盡其所能地表露她對陳思誠的崇拜。
兩人一起上節目,佟麗娅手足無措地總想讓陳思誠坐在中間,還說着:" 我一和他在一塊就很緊張。"
圖源《魯豫有約》
佟麗娅還表示,陳思誠那麽優秀,讓自己沒有安全感。
圖源《非常靜距離》
可另一邊,主持人提起佟麗娅對陳思誠的崇拜時,陳思誠隻是得意地說:" 我知道。"
圖源《非常靜距離》
在這種有恃無恐的狀态下,陳思誠甚至直言:" 我也産生過懷疑,到底是我們現在的婚姻一夫一妻制是正确的,還是古時候一夫多妻制是正确的。"
" 所有雄性動物想當王,無外乎兩點,一是占有更多資源,二是和更多雌性交配。"
這段話在當時,令網友啧啧稱奇。
圖源網絡
婚後的陳思誠似乎也秉持了這種婚姻觀,幾次三番被爆出深夜密會美女,但每一次都在佟麗娅的澄清中拿回體面。
盡管最終兩人分道揚镳,但官宣離婚依舊給足彼此面子。
圖源微博
2021 年 5 月發布離婚微博,但陳思誠特意标注了兩人離婚的時間是 2020 年。
面對佟麗娅,陳思誠始終擺出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态。
他拎得非常清,從現實層面來看,自己能帶給佟麗娅的東西太多了。
正如曾有人在節目中問他,是怎麽說服佟麗娅和他在一起的,陳思誠說:" 我沒有說服她,是現實說服了她。"
圖源《非常靜距離》
精明與成功
結束與佟麗娅的婚姻後,陳思誠被人們貼上了 " 渣男 " 标簽,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商業電影市場上平步青雲。
從多栖發展的演員,成爲國内首位百億票房導演,他隻用了 3 部電影。
2014 年,陳思誠執導個人電影處女座《北京愛情故事》,上映後票房突破 4 億,刷新了國産愛情片的記錄。
圖源網絡
隔年,用盡《北愛》餘熱的陳思誠開啓了《唐探》宇宙。
那年,選擇在競争激烈的春節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大獲全勝。
圖源《唐人街探案》
從熱度到票房,從話題到口碑,還是新人導演的陳思誠展露出個人的商業敏感度,在行業内來勢洶洶。
除了對創作和導演十分精準的把控,陳思誠也特别善于選人。
和陳思誠一同進入《唐探》宇宙的,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人——劉昊然和王寶強。
圖源網絡
當時,劉昊然是陳思誠從《北愛》時期挖掘出的新人演員。
爲了找到這個角色,他去了北京各大高校,陳思誠沒有選擇用傳統的選角方式和演員單獨對談,而是找來一幫男孩女孩玩了一場真心話大冒險。
遊戲結束後,陳思誠讓女孩們選出自己喜歡的男生,劉昊然是裏面最受歡迎的。
陳思誠斷定,這個小男孩有女生緣。由此,劉昊然有了在《北愛》中嶄露頭角的機會,也成爲陳思誠電影的禦用男主角。
圖源《北京愛情故事》
而陳思誠在出演《士兵突擊》時,就記住了在一衆演員中十分特别的王寶強。
直到《唐探》時期,陳思誠爲王寶強量身打造了唐仁一角,那時王寶強因爲骨折住院休息,他讓陳思誠找别人演吧,可陳思誠堅持等到王寶強康複才開機。
《唐探》的成功同時成就他們,往後系列影片《唐探 2》更是一舉讓陳思誠成爲國内首位百億票房導演。
圖源網絡
而王寶強也徹底和《唐探》宇宙捆綁在一起,與陳思誠的關系從幕前的合作深入到幕後。
2016 年,王寶強卷入婚變漩渦經濟困難,陳思誠立馬給他打款 300 萬,備注—— " 兄弟加油 "。
不僅如此,王寶強在拍攝新電影《八角籠中》時,後期經費不足,陳思誠直接投資,對王寶強說:" 你在最需要我的時候,盡管說就行。"
圖源網絡
這些在互聯網被瘋狂轉發點贊的故事,某種程度上扭轉了人們對陳思誠的評價。
盡管,後來的《唐探 3》未能延續前兩部的輝煌戰績,但該系列影片依舊屬于國内系列影片非常成功的案例。
2022 年,陳思誠一反常态,抛棄了過去生産商業爆款影片的套路,轉戰冷門的兒童科幻《外太空的莫紮特》,結果電影反響平平。
圖源《外太空的莫紮特》
陳思誠卻說:" 先賺錢,才能拍賠錢的作品。正是因爲前面的幾年積累了足夠的‘商譽’,現在才可以冒險,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創造,未來會越來越冒險。"
如今回看這話并不假,最近大熱的影片《消失的她》似乎佐證了陳思誠的這句話。
這部影片雖極具争議,但卻同樣取得了商業成功,這個結局就像陳思誠曾高調宣稱的那樣:
" 對于商業的認知和嗅覺,我骨子裏就有,我摘不掉。"
他始終是個精明人,20 年前成爲演員後他就意識到," 演員這個職業具有天生的被動型,他們總是在被挑選,等待命運的降臨。"
他不甘于此,他要掌控命運,他做到了。
回顧陳思誠的職業生涯,他是有才華的,也是成功的。
隻是在大衆視角裏,當這種才華搭上濃度過高的自戀并不讨喜。
曾有一位記者采訪陳思誠後,坦誠地說:" 我個人對你真的沒什麽好感。"
陳思誠聽了并不惱,說了句:"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歡我。"
旁人的不喜歡,他似乎并不在乎,這十分契合他身上那種" 恃才傲物,自顧風流 "的氣質。
這種氣質雜糅了他的兩面,一面是理想主義者的靈性,另一面是現實主義者的俗氣。
人們很難對陳思誠下一個最終好與壞的定論,就像曾有人給出這樣的評價:
" 率性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魅力,一個不夠帥、不夠特别、不夠才華橫溢的人,卻能把看過《北愛》的人都變成粉絲,我想,這是源自他個性裏善的部分。"
" 君子坦蕩蕩,他至少不是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