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智行駕道
最近幾天,"AEB"成爲車圈熱詞,原本是何小鵬和餘承東之間的 " 技術争論 ",逐漸演變成一個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何小鵬一句," 不知道他急什麽 ",更是讓這場争論瞬間增添了不少火藥味。
事實上,雖然兩人嘴上說的都是 "AEB",但本質其實是在搶奪對 " 智駕 " 的定義權,AEB 隻是恰巧成爲了兩者争鋒相對的由頭。從這個層面來說,何小鵬和餘承東,或者說小鵬和華爲,都急了。
01 車圈 " 二人轉 "
回顧一下整場争論的過程:何小鵬在接受 42 号車庫采訪時表示," 友商講了 AEB,我認爲 99% 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傳都不是公司官方發布的,全是來自小視頻。我們的人也去問了,它的 AEB 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刹車的情況太多了。"
雖然何小鵬沒有指名道姓,但 " 宣稱不是官方發布 "" 小視頻 " 等關鍵詞都指向了問界。
于是,餘承東坐不住了。餘承東在朋友圈接連表示," 連 AEB 是什麽,居然有車企的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甚至直言 " 有的車企,整天忙着做智能駕駛,AEB 主動安全測試結果非常差,一問才知道他們連 AEB 基本功能居然都沒有做,這讓我十分吃驚!要麽讓手下忽悠了,要麽是對汽車行業的發展缺乏最基本的認知!"
也正是餘承東的這番話,徹底讓這起争論破圈," 餘承東炮轟車企一把手不懂 AEB" 的話題甚至登上微博熱搜。
餘承東和何小鵬一樣,同樣沒有提及是哪家車企,哪個人,但何小鵬顯然知道餘承東說的是誰。于是,就有了 " 急了 " 的一幕——何小鵬在朋友圈表示," 我最近評價了一個行業亂象,結果行業沒急,非行業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麽 "。
到 11 月 6 日,小鵬汽車也親自下場,爲大家科普起了 "AEB 系列 ",并标注了 "01 期 "。看樣子,小鵬不打算放過這波流量熱度了。
針對一個技術問題,引得兩家公司高管公開互嗆,在車圈确實不多見,以至于不少人都隻顧着 " 吃瓜 ",忽略了什麽是 AEB,以及雙方究竟在争什麽。
02 本質是争奪智駕定義權
AEB,全稱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指的是一種在可能碰撞的場景下自動刹車的安全系統。它是車輛主動安全功能之一,也是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的重要功能之一。
簡而言之,就是車輛檢測到前方可能發生碰撞時,主動刹車,避免碰撞,例如突然橫穿馬路的行人。它主要用來彌補駕駛人觀察或反應不及時時,對車輛作出更快的操作反應。
國标規定:配備 AEB 的車輛需做到速度在 30 ± 2km/h 時不碰撞靜止物體;速度在 50 ± 2km/h 不碰撞速度爲 20 ± 2km/h 的移動物體;以及不碰撞同速的、正在減速(減速度爲 -4+0.25m/s ²)的制動物體,即視爲合格。
目前,不少搭載 AEB 的車型大多隻能在時速 50KM 左右也能觸發自動刹車,如果在時速 80KM 以上的高速公路,就很難發揮作用。但在近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 " 狂飙 " 中,各種功能、配置被車企反複升級、改造,以求獲得競争優勢。于是,AEB 成爲了競争對象之一。
在今年 9 月發布的問界新 M7 上,華爲發布了 " 全向防碰撞系統 ",稱問界新 M7 能夠實現前向、側向和後向主動安全,以及可以做到最高時速 90KM 的 AEB 自動緊急制動。可以看到,問界新 M7 宣稱的 AEB 能力 " 遙遙領先 " 國标。
更重要的是,問界新 M7 的核心賣點和小鵬 G6 打了個正着:智駕。餘承東說問界新 M7 将在今年底開通全國無圖智駕," 全國都能開 "。而小鵬 G6 則表示 "XNGP 系統已在全國範圍内具備支持城市智駕的技術能力 "。
根據車 fans 數據,問界新 M7 智駕版占總訂單數的 60%;小鵬汽車則表示,小鵬 G6 Max 版(智駕版)占 G6 總訂單的 70%。
毫無疑問,兩家公司在智駕上取得了遠超同行的訂單水平。雖然問界新 M7 智駕版售價超過 30 萬元,且是增程式車型,與小鵬 G6 最高售價不超過 28 萬元,且爲純電車的定位并不産生直接沖突。但在産品之外,搶奪智駕定義權才是 "AEB 争論 " 的根源。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智行駕道(ID:carviews)表示,小鵬和華爲是國内智駕方案的頭部品牌,何小鵬和餘承東的争論是智駕方案在輿論戰上的一次體現。就像 iPhone 是智能手機的代名詞,英偉達是顯卡(GPU)的代名詞一樣,智駕也需要一個标的,需要一個 " 提起智駕就想到 XX" 的品牌标簽。海外或許是特斯拉,但在國内,顯然它還沒有定論,因此這也給了華爲、小鵬們機會。誰的智駕方案更優秀、誰賣的智駕車型最多,誰就能占領用戶心智,并牢牢将智駕與品牌結合在一起。
而問界新 M7 和小鵬 G6 都是今年下半年才上市的新車型,誰都沒有确定自己的優勢地位,于是,輿論戰成爲了兩者競争的戰場。事實上,在這次 AEB 争論前,何小鵬和餘承東就已經不止一次隔空 " 互怼 " 了,隻是過去都沒有如此激烈。
今年 4 月 16 日,華爲發布 ADS 2.0 時,餘承東極力宣傳華爲高階智駕的優勢:"(智能駕駛)和新勢力、特斯拉相比,我們遙遙領先 "。
同一天,小鵬汽車發布 SEPA2.0 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何小鵬同樣表示," 小鵬智能駕駛遙遙領先,即使是特斯拉 FSD 在美國的表現,也不如 XNGP 在國内的表現 "。
在智駕分出勝負前," 遙遙領先 " 甚至也不免經曆一番争論。
在張翔看來,何小鵬和餘承東都是管理人員,并非一線汽車工程師,兩人都難以達成共識或得出确切結論。
03 一場皆大歡喜的隔空 " 互毆 "
商業史上兩家頭部企業 " 互毆 " 的案例不在少數,十年前智能手機市場無論是在言語上還是競争策略上,手機廠商們都大膽得多。
何小鵬和餘承東的争論最受影響最大的可能不是小鵬和華爲,而是其他車企。正如那句 " 加多寶和王老吉打架,沒的卻是和其正 ",小鵬和華爲的競争會更加放大兩家車企的聲量,無論誰赢誰輸,它們的關注度和傳播度都遠超其他品牌,進而搶占用戶心智。這也是其他車企不能作壁上觀的核心所在。
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也趁勢在微博發文稱,騰勢汽車可以做到時速 80KM 的狀态下啓動 AEB,明年做到時速 100KM。
哪吒汽車 CEO 張勇也在微博表示,AEB 場景的複雜性太高," 要做得好難度确實很高,需要極大裏程和樣本量的測試 "。雖然李想說 " 不和華爲吵架,實在是吵不過 ",但有些東西,你不吵可能真的就從手邊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