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一個外表光鮮、身材靓麗、性格開朗的女孩,私下裏卻飽受折磨、深陷痛苦。
起初,小雨隻是想像很多女生那樣減減肥,變得 " 更漂亮 "。但當體重瘦下來後不久,小雨就感到自己的食欲變得失控了,一開始她偶爾會因爲壓力大或心情不好而暴飲暴食一頓,但漸漸地,這種行爲變得頻繁且難以控制了。
她會在短時間内大量進食,直到胃被撐得難受,然後又會因擔心體重增加而采取用催吐、服用瀉藥等極端手段來消除罪惡感。這種循環往複的行爲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和心身健康。
神經性貪食症
是怎麽得的?
小雨的症狀屬于典型的神經性貪食症的表現。神經性貪食症,又稱貪食症,是進食障礙的一種類型,多發于年輕女性,其病因涉及多個方面。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1. 心理因素:患者的個性特征往往存在低自尊、高神經質水平、情緒不穩定和沖動等特點。他們可能因追求完美身材而過度節食,而過度節食又容易引發食欲失控,一旦失控便會陷入暴食 - 催吐的惡性循環中。此外,生活中的應激事件,如人際關系緊張、學習工作壓力大等,也可能成爲神經性貪食症的誘因。
2. 遺傳因素:研究表明,神經性貪食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傾向,直系親屬患病者發病率明顯升高。這提示遺傳因素在發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3. 生化因素:中樞神經遞質如 5- 羟色胺和多巴胺被認爲與神經性貪食症發病有關。特别是 5- 羟色胺不足與神經性貪食症的關系最爲密切。
4. 社會因素: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 " 以瘦爲美 " 的審美觀念,尤其是近年來一些媒體和社交軟件的影響,使得許多女性對自己的身材産生過度關注和不客觀的評價,從而誘發神經性貪食症。
5. 家庭因素:家庭常常被認爲是進食障礙産生和維持的因素,這類患者的家庭關系常常存在纏結、過度保護、僵化等特點。
得了神經性貪食症,會怎麽樣?
神經性貪食症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暴食行爲:患者會反複發作性暴食,進食量遠超正常需求,且進食速度非常快。食物種類多爲高熱量食品,如點心、糖果等。
2. 清除行爲:暴食後,患者會采取各種手段來消除食物的影響,如催吐、過度運動、濫用瀉藥或利尿劑等。
3. 對體重的歪曲觀念:患者往往對體重和體型有歪曲的認識,即使已經非常消瘦,仍認爲自己過胖,對瘦有非常堅定的追求。
4. 情緒症狀: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暴躁等情緒障礙,對體重和體型的過度關注也加劇了這些負面情緒。
5. 生理症狀:長期暴食和清除行爲會導緻一系列生理問題,如胃腸道不适、水電解質紊亂、牙釉質磨損、唾液腺腫脹等,嚴重者可能出現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破裂等。
神經性貪食症的診斷需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心理評估及必要的體格檢查。醫生會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觀察進食行爲、評估心理狀态等方式進行診斷。
如何治療?
神經性貪食症的治療主要包括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
1. 營養治療:通過幫助患者建立一套規範的飲食活動計劃,以減少由節食引發的暴食、催吐等行爲,包括進行合理營養配餐、進食相關行爲管理、運動管理等,以修複各種軀體損害。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藥物治療:抗抑郁藥氟西汀是唯一獲得神經性貪食症治療适應證的藥物,可用于減輕暴食、催吐等症狀,對于伴有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的患者,也可進行對症處理。
3. 心理治療:認知行爲療法(CBT)是神經性貪食症的一線治療方法。CBT 旨在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飲食規則,糾正對體型、體重、自我控制能力的認知偏差,重新建立認知體系。此外,人際關系療法、辯證行爲療法、精神動力學治療等也可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4. 自我調節:也有一定效果,患者可以通過日常調理來改善症狀,如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适當的社交活動等。同時,學會有效的情緒表達方式,減少自我壓抑和否定,也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方面。
小雨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神經性貪食症對患者身心的巨大摧殘。面對這一疾病,社會需要更多的理解、關愛和支持。通過科學的治療和積極的自我調節,患者完全有可能走出困境,重拾健康與快樂。同時,我們也應反思社會審美觀念的偏差,倡導健康、多元化的美,讓每個人都能自信地擁抱自己的身體。
參考文獻
[ 1 ] 王向群,王高華 . 中國進食障礙防治指南 [ M ] .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12.
[ 2 ] 陳珏 . 進食障礙 [ M ] .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策劃制作
出品丨中華醫學會
作者丨陳涵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主任醫師
審核丨陳珏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主任醫師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