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體檢的時候,有小夥伴查出了甲狀腺結節,回來一交流,發現 10 個人裏 3 個都有不同大小的結節…
近些年,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幾乎每 5 個人就有 1 個,絕大多數爲良性,5% 左右爲惡性,即甲狀腺癌。
那麽甲狀腺結節是什麽?又是如何誘發的?我們該如何做好預防和檢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
首先來說甲狀腺,它是一個在我們頸部正前方,類似蝴蝶形狀的人體最大内分泌腺體。它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在人體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甲狀腺結節,是由于甲狀腺細胞異常增生後出現的團塊。曾被美國甲狀腺學會定義爲甲狀腺上一種離散型的病變。發病可以是單個或多個,質地、大小等都是影響後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哪些人更容易患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病因,常見的有缺碘(碘元素對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起着關鍵作用,攝入量過低可導緻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或在幼兒時期接受過頸部 X 線照射等放射暴露史。除此之外,甲狀腺組織過度增生、遺傳因素、甲狀腺囊腫、甲狀腺慢性炎症,以及一些潛在緻病因素,比如微量元素硒的缺乏、肥胖等,都有可能造成甲狀腺結節。
根據觀察,甲狀腺結節幾乎在各年齡段人群均有發生,在同一成人群體中,依據體檢統計的發病率大概有 5%-7%,超聲檢查統計的有 20%-76%。
在大多數情況下,甲狀腺結節沒有任何症狀,所以當發現結節之後,我們就要做到定期檢查,對它的發展有一個準确監測,但也有一些結節屬于症狀型,也就是可以觸摸或感知到異物感、呼吸吞咽不暢等情況,這時候就要引起注意,需要及時就診确定結節類型,一旦确診惡性需及時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可通過這幾種方式發現:
觸診:部分結節會有凸起組織,或通過吞咽動作用手感知團塊是否随動作移動來觸診檢查。
B 超檢查:超聲檢查可以更清晰、細緻的了解結節的數目、大小、質地、邊緣清晰與否、有無鈣化等。
血液檢查:抽血檢查一般可以輔助對甲狀腺功能進行了解,方便結合 B 超進行綜合診斷。
結節大小
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是評估症狀的因素之一,良性結節如果無氣管、食管壓迫,或不影響外形和正常生活,可定期複查觀測生長速度。同時,也可以視情況篩查是否伴有其他甲狀腺疾病,遵醫囑治療即可。
良性與惡性
除普通超聲觀察之外,甲狀腺穿刺活檢是可以進一步确認甲狀腺結節良性與否的關鍵,一般是用細針穿刺,抽出一些細胞,由病理專家分析确診。
實性與囊性
囊性爲主的結節:基本爲良性無需過多關注;
囊實性混合結節:不影響美觀、吞咽及呼吸等功能,無需擔心,3-6 個月随訪即可;
實性低回聲結節:有癌變風險,結節大小超過 0.5cm 時最好能進行活檢。
鈣化與否
大約 80% 左右的惡性腫瘤内有鈣化,而隻有大約 50% 的良性結節内才有鈣化,因此鈣化是一個甲狀腺癌的重要标志。甲狀腺結節鈣化分爲 " 邊緣鈣化 "、" 粗鈣化 "、" 微鈣化 " 這三類。" 邊緣鈣化 " 和 " 粗鈣化 " 一般都是良性結節,但如果 B 超查出是 " 微鈣化 " 就要特别警惕。
形态回聲
實性低回聲結節的縱橫比大于 1 的結節惡性化程度相對高。結節回聲類型可以分爲:強回聲、高回聲、中(中等)回聲、低回聲、無回聲,或囊實性回聲。實性的低回聲結節,裏面含有點狀強回聲的鈣化,要特别引起注意。
甲狀腺結節能自愈嗎?
目前,暫無數據表明甲狀腺結節可自愈。體積較小的良性結節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體積較大的良性結節需要醫生幹預治療,惡性的則建議立即手術治療。所以不要存在僥幸心理,發現及時觀察幹預,才是對身體負責,以免拖延耽誤病情。
血液檢查指标意義
血液檢查主要針對甲狀腺功能檢查,一般體現了:甲狀腺素、遊離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遊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促甲狀腺激素等具體情況。
任何病症都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甲狀腺結節也不例外,所以想要遠離結節,就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習慣才能收獲好的身體。
日常作息
早睡早起是最基礎的養生方式,生物鍾長期紊亂有可能造成結節進一步增生。
情緒平穩
過度激動或悲傷會影響甲狀腺分泌激素的水平,所以保持情緒平穩,适當的調節和排解都是有必要的。
飲食注意
甲狀腺結節和飲食中碘的攝入息息相關。合理進食如海帶、紫菜等産品含碘豐富的産品,适量的攝入可以保持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過量攝入則會影響抗甲狀腺素治療,造成傷害。這一點也要根據病情具體咨詢醫生,配合調整。
此外,也需要戒煙酒,避免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品攝入,日常少吃辣椒、花椒、蔥等辛辣食物,也不要吃太多油炸、肥膩食物。
減少輻射
家庭中電磁爐、微波爐都是輻射源,可盡量減少使用次數,居住地選擇遠離信号發射塔的位置。
總而言之,甲狀腺結節并沒有我們想象中可怕,但前提是要全面檢查、定期監測、健康生活,讓身體的激素分泌和代謝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
參考資料:
*《時尚健康》雜志
* 關于甲狀腺結節的那些錯誤認知
* 甲狀腺結節 「騰訊醫典」
監制 / Vivian
編輯 / Kiki
圖片來源 / 《時尚健康》、pexels.com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