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楊坪
編 輯丨朱益民
圖 源丨圖蟲
産業資本正在掀起新一輪的回購增持熱潮。
2023 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計劃,以深市爲例,年初以來,截至 2 月末(下同)已有 23 家深市公司披露回購方案,拟回購金額近 48 億元,7 家深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和董監高披露了增持計劃。
其中不乏近年來密集回購的公司,比如在 3 月 1 日抛出回購方案的 TCL 中環(002129.SZ),已是兩年内三度發起回購計劃。
行業龍頭紛紛出手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顯示,2023 年 1 月以來,10 家創業闆公司披露回購方案,拟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約 10.63 億元。3 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披露了增持計劃,拟增持 2.17 億元。
13 家深市主闆公司披露回購方案,拟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約 37.21 億元。2 家公司拟回購資金超 5 億元。4 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披露了增持計劃。
其中包含了衆多行業龍頭,公司真金白銀的投入背後,或是對自身發展的信心充足。
以前述光伏行業龍頭 TCL 中環爲例,2023 年 3 月 1 日,TCL 中環抛出回購方案,拟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作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本次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 6.50 億元、不超過 7 億元。公告顯示,本次回購股份的價格爲不超過 62.96 元 / 股,即不超過公司董事會通過回購股份決議前三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 150%。截至 3 月 1 日收盤,TCL 中環報 44.12 元 / 股。
值得注意的是,TCL 中環此前在 2021 年 6 月 20 日及 2022 年 1 月 11 日已經兩度公布回購方案,而顯然公司的堅定入場也給了投資者信心,此後公司股價出現了回升,比如在首次回購公布後一個月内,公司股價的累計漲幅達 48.22%。
同樣堅定入場的還有豪擲 10 億回購方案的徐工機械(000425.SZ),在抛出方案後一個月内就已經出手。2 月 20 日,公司宣布将以不超過 8 元 / 股的價格進行回購,回購總額不低于 6 億元、不超過 10 億元,截至 2 月底,公司已累計回購 1490.87 萬股股份,占目前總股本的 0.13%,成交總金額爲 1.04 億元。
回購、增持頻現
如果将時間拉得更長一點,面對去年以來市場内外部挑戰較大,A 股上市公司早已頻繁入場。同樣以深市上市公司爲例,2022 年以來,已有 273 家深市公司加入回購大軍,披露了拟進行股份回購公告,拟回購金額上限超 832 億元,133 家深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和董監高披露了增持計劃,拟增持金額近 200 億元。
細分來看,2022 年以來,深市創業闆 142 家上市公司新發布了拟進行股份回購的公告,拟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約 233.4 億元,其中 7 家拟回購金額超 5 億元。51 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重要股東披露了增持計劃,拟增持金額 38.75 億元。
深市主闆 131 家上市公司新發布了拟進行股份回購的公告,拟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約 598.88 億元。超 82 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重要股東披露了增持計劃,拟增持金額 80 億元。
其中包含了贛鋒锂業(002460.SZ)等深市龍頭,公司在 2022 年 10 月 23 日晚間新披露增持計劃,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良彬拟增持不低于 2000 萬元,副董事長、副總裁王曉申拟增持不低于 1500 萬元。寶明科技(002992.SZ)新披露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拟在公告後六個月内使用自有資金增持不低于 500 萬元,不超過 1,000 萬元。
贛鋒锂業相關負責人曾就這次增持表示,基于對中國經濟及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良彬先生和公司副董事長、副總裁王曉申先生決定增持公司股票合計不低于 3500 萬元人民币。公司相信,本次增持有利于穩定公司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有利于幫助公司未來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完善锂的生态圈布局,爲國家的碳中和戰略出一份力,給投資者帶來更好的長期投資回報。
上市公司回購增持再掀熱潮背後,是近年來監管層持續完善回購、增持相關規則,支持上市公司群體合理維護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增強市場信心。其中,在 2022 年 10 月 14 日,滬深交易所修訂增持、回購相關規則,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政策的激勵效應明顯,據記者統計顯示,在新規發布後十天内,深市共計披露約 80 份回購增持相關公告。其中,44 家公司披露回購相關公告,其中 13 家新披露回購方案,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爲 23.3 億元;31 家披露回購進展。28 家公司披露增持相關公告,其中 6 家披露大股東、董監高增持計劃,增持金額共計 1.18 億元;另有 22 家披露增持進展。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餘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