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丨科技新知,作者丨小葵,編輯丨伊頁
元旦假期後的第一天,A 股迎來開門紅,4100+ 支個股上漲,給新一年的行情讨了個好彩頭。
數據确權概念闆塊是這裡面最靓的仔。人民網、安妮股份、浙數文化、中廣天擇等公司的股價連續多日強勢拉升。市場中充斥着一片聲音:數字經濟時代開啟了。
事實上,2021 年爆發的元宇宙概念就是數字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時誕生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話。但之後不久,由于 AR/VR 硬件産品仍不成熟,元宇宙找不到好的變現入口,最終相關闆塊無法兌現業績落得一地雞毛。
此時此刻,被認為是數據經濟第一步的數據确權,恰如元宇宙的彼時彼刻。
數據确權到底是什麼?炒作數據确權概念,會重蹈元宇宙的覆轍嗎?
數據經濟的底層
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同數據的價值。
好的數據可以創造更多收益,目前的 Web2.0 時代,這些數據還被掌握在平台和組織實體手上。短視頻平台通過數據源源不斷地推薦視頻,以此提高用戶留存率;電商平台通過數據預判用戶購買商品的需求,從而提高商品交易總額(GMV)。
假如數據可以直接兌換成金錢,就需要先明确數據的所有權。所謂數據确權 , 就是确定數據的權利屬性。其一是确定權利主體 , 即誰對數據享有權利;其二是确定權利的内容 , 即享有什麼樣的權利。
數據确權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可以類比 19 世紀美國西部土地政策的鐵絲網圍欄。
1862 年,美國頒布了《宅地法》。内容規定自 1863 年 1 月 1 日起,美國公民達到一系列要求,即可領取不超過 160 畝的西部土地。在這樣的政策下,美國人卻沒有出現西部大開發的熱潮。
這是因為當時美國西部的土地産權很難得到保護,找不到合适的辦法劃界。圈起來這些土地,要麼用木樁花大價錢圍起來;要麼就得花時間種灌木。劃不了邊界,自然也就沒法管理轄區内的牛羊,更别說阻擋 " 荒野大镖客 " 了。
産權保護的麻煩,導緻土地流通難以交割,隻能從不交易和全部交易兩個選項中 " 二選一 "。同時期,美國東部(以紐約為代表)的農場交易中,以 50 為倍數的比例很高。而在西部,農場的交易幾乎以 160 為倍數進行。
這種狀況持續到 1875 年,鐵絲網圍欄被廣泛使用。相比于木樁,鐵絲網成本非常低,同樣起到保證牛羊不會越界的作用。鐵絲網批量生産後的短短 6 年内,全美國銷售了總長 26.3 萬英裡的鐵絲網,相當于繞地球 10 圈。
鐵絲網的普及,讓保護土地産權變得容易。西部土地交易和重新配置也變得容易了,土地的配置效率得到了提升。19 世紀 80 年代,去西部的人數迅速增長,平均每年有 5 萬人去西部,一直到 1910 年的 9.8 萬人。美國的西部大開發運動終于進入了新的階段。
數據确權之于數據,恰如鐵絲網之于土地。隻有确定了權利才能有後續,保證産權保護、定價、流通等一系列數據經濟的價值創造。
在此邏輯上,恰逢官媒《求是》刊登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數據基礎制度體系,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一文。官方對數據經濟态度鮮明地支持,而數據确權又是數據經濟的第一步,這讓不少 A 股投資者湧入這個賽道搶占先機。
可下一步的問題是,數據确權能兌現這樣高期待的業績嗎?
一場熟悉的狂歡?
哄炒數據确權概念,可能是又一次資本的狂歡。
當前資本市場對數據确權公司的價值共識,主要在兩方面。其一是數據确權公司可以作為數據資産交易所,實現穩定的平台收益;其二是數據經濟市場廣闊,數據确權能夠分得不小的蛋糕。
實現第一個預期,需要切實的業績支撐。但數據交易所的業績要想兌現,現在還看不到明确的曙光。
數據交易所本身并不生産數據,也不具備數據處理的能力。數據交易産品主要采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方式進行交易。來自提供方的數據多以統計結果為主,隻具備查詢服務,而數據使用方則希望得到已經建模的數據。
因此,數據交易所除了起到數據确權的作用之外,無法提升附加值。這導緻國内數據交易所的地位比較尴尬,隻能起到撮合買賣雙方交易意向的作用。數據交易的整個環節,包括數據挂牌、數據審核以及合同簽約等,全部跟數據交易所關系不大。
作為參考,數據确權闆塊裡的 " 國家隊 " 人民網,在 2019 年 9 月上線了人民數據資産服務平台。新業務的加入并未對人民網的營收帶來改善。2019-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别為 21.50、21.00、21.83 億元,營收較為穩定。其中,數據資産服務平台的信息服務業務營收,在 2021 年和 2020 年分别對應為 2.82 和 3.31 億元,下滑 17%。
另一邊,數據确權公司要實現第二個預期,需要足夠的市場空間作為支撐。
據國家工信安全中心測算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 545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規模将突破 1749 億元。但數據确權及其衍生的數據交易所,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由于整個數據要素市場尚未完全開發,每家公司能占據多少市場份額,對應業績多少,根本沒法預測。
考慮到當前多家公司宣布将進軍開展數據确權和數據交易業務,原本就不大的蛋糕将會被進一步分割。
有預測稱,某公司具備先發優勢。預計市占率 50%,對應營收 80-90 億;30%-40% 淨利率,對應淨利潤 24-36 億;30 倍 PE,對應千億市值。可以說是靠 " 血統 "、業務背景等因素的 " 憑空猜測 "。這樣的估算,一旦當業績開始兌現,迎來的隻會是估值被 " 暴殺 "。
此外,還有邏輯認為,數據确權将順着交易所——服務——數字資産持有者的鍊條傳導,最終數字資産持有者将獲得最大利益。
但問題是,這樣的标的(如視覺中國等公司),由于本身業務就是版權,其數字資産的價值早已反映在市值中。數據是否存在可交易性,并不影響其原本的版權生意。數據的流通性提高導緻數字資産升值,這隻能算是市場的 " 一廂情願 "。
最終,在經過幾天的多空博弈之後,數據确權概念闆塊出現了較大分歧。1 月 6 日,數據确權 " 妖股 " 安妮股份直接進入跌停闆,人民網、英飛拓也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回調。
在市場機制的強制冷靜下,數據确權也即将面臨 " 退燒 "。
寫在最後
《烏合之衆》書中認為,掌握了影響群衆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遙想去年的中青寶,靠着号稱元宇宙遊戲的《釀酒大師》一周收獲 3 個 20cm 漲停,在兩個月裡,股價被哄擡 5 倍。可随後憋了一年,做出來個 2D 版本的 H5 小遊戲。曾經熱血贲張的投資者們,小部分賺的盆滿缽滿;而大部分則後悔沒能仔細分析,聽信了坊間傳聞。
數據确權的價值究竟幾何?還得讓子彈多飛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