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和人民需要你
有個詞叫做 " 拖累 ",近幾年頻繁見諸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演講和文章。
你猜對了,就是專家們常說的,房地産拖累了整個經濟。這就好比是說,一個敗家子,拖累了一戶小康之家。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 11 月 30 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年度論壇上說,當前經濟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這種需求不足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正在進一步強化,主要表現爲:
房地産市場的深度調整,帶來了需求的收縮效應;資産負債表受損對需求造成影響,其中主要是房地産價格下降帶來了資産的減損,對居民部門資産負債表形成收縮效應;地方政府債務抑制了需求,特别是投資需求的擴張。
看到沒,房地産調整抑制了消費,抑制了投資,導緻資産負債表的收縮受損。王一鳴老師說得溫文爾雅,不像某些券商分析師,直接就講:房地産是最大的拖累因素。
" 罪孽深重 "。
部分地産從業人員聽了,不免有些牢騷。一位房企高管私下說,早年房地産爲經濟做了那麽大的貢獻,怎麽沒見你們誇呢,反而是天天罵房地産暴利。他甚至引用自己集團研究部門的數據說,房地産每年拉動 GDP 幾個百分點雲雲。
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到,網友反駁的話已準備好:那都是國家政策好,是購房者的擡舉,地産商賺錢了應該感恩。
一句話,功勞是國家和人民的。
這就好比說,在一個子女衆多的大家庭裏,房地産本來是毫不起眼的那一個混小子,某天突然發達了,成了家裏的頂梁柱,好不風光,但你要是敢嘚瑟,大家都會說這是父母養育的結果,你小子要懂得感恩。
某天房地産生了一場大病,把富裕或小康之家又拖到了溫飽邊緣,于是就飽受指責。憑良心說,家長們倒是沒有放棄治療它,今年 10 月房地産終于從 ICU 擡到了普通病房。
房地産怎麽就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呢?放心,我不羅列枯燥的曆史,隻說些觀感。
房地産這個不安分的混小子,20 多年來,讓多位監護人簡直操碎了心。地産人都總是津津樂道于樓市的黃金 20 年,說什麽早在 2003 年就出台了 18 号文件,确立了它作爲國民經濟支柱産業的地位,但你知道嗎,同一年早幾個月,央行就出台了 121 文件,從信貸端對房地産嚴加看管。
大概 10 年前,房地産如日中天的時候,幾位監護人就在讨論,要不要刺破這個巨大的泡沫。商量的結果是,不能主動刺破泡沫。日本就是因爲主動刺破了房地産泡沫,引發了資産價格的大崩盤,日本經濟從而失去了十年,又失去二十年、三十年。
于是,決定采取保守療法。治療的結果是,房地産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随着房價不斷上漲,湖水的水位不斷升高,堰塞湖管理委員會就隻好不斷地築高四周的大壩,并安排值班人員嚴防死守。
限購限貸限價限售,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但值班人員在睡夢裏都聽得見大壩不堪重負的吱嘎聲。
那幾年,我去參加了很多場次的論壇,也聽了不少内部座談會的研讨,反複提及的一個話題是,在潰壩與洩洪之間,如何選擇。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猶豫幾年之後,監護人在 2020 年 8 月和 12 月分别祭出了終極大殺器:房企融資三道紅線、銀行放貸兩條紅線。——終究還是主動刺破了泡沫。
但即使如此,各大房企居然無動于衷,幾個月之後的 2021 年一季度土地集中出讓,他們還在拼命高價搶地!并購也沒停止。
這裏插句話,12 月 3 日,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有篇演講刷了屏。他認爲,2021 年是房地産泡沫破滅的一年。這個觀點與我的觀察是一緻的。
兩年後,我問一位房企高管:你要是監護人,看到這種情況會怎麽想,怎麽做?他嗫嚅半晌,憋出一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但實際上,政策松動的信号在當年年底就發出了。2021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然後是 2022 年各地樓市政策的全面大轉彎,基調是,松綁、支持和鼓勵。集中體現爲當年 11 月監護人發布的 " 金融 16 條 "。
這一輪的房地産調整,持續了近 4 年,到今年四季度才初現止跌的迹象。我問過幾位房企高管,如果監護人當時不主動刺破泡沫,樓市會怎麽走?其中一位央企高管認爲,那時沒幾個人意識到了危機就在眼前,他說:(如果不主動刺破泡沫)大概率會繼續瘋狂下去,直到自己崩潰。
所以,問題就在于,是主動刺破泡沫,還是任其自我崩潰,哪個才是最優解?從而,哪個選擇的傷害最小(最大)?
如果真要反思,可能有兩點:一是 2015-2016 年以棚改的名義,居民部門加杠杆。導緻的結果,不僅一二線城市加速上漲,更重要的是全國三四線城市房價翻番,産生了嚴重的後果。二是 2021 年以來房地産的深度調整,對經濟的影響,對投資和消費的影響,有這麽大的殺傷力,監護人沒有想到也沒有預案。
2022 年 12 月中央财辦副主任韓文秀在詳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說了一句:防止(政策)合成謬誤。
就房地産而言,曾經是存在一個 " 房地産調控部際聯席會議 ",但很難說,這麽一個非正式的磋商機構,就一定起到了防止房地産政策合成謬誤的作用。
有些文件,是幾個監護人聯合發布的,他們做了沙盤推演嗎?不管是單獨發布,還是聯合會簽,沙盤推演能預料到後來的結果嗎?
也許你會說,他們的初心是好的。但無數慘烈的案例告訴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組織體,隻問動機,不管結果,是很危險的。這就像現在很多網民用道德的放大鏡來審查一切,令人不寒而栗。
當然,監護人是沒有錯的,他們呵護房地産的拳拳之心,日月可鑒。
有錯的,隻有房地産本身,這是它與生俱來的 " 原罪 "。所以,怎麽痛罵,它都得受着。如今,房地産最大的錯,是對經濟增長形成了拖累。
20 年前,中國社科院有位學者叫做易憲容, 他有一個判斷,叫做 " 房地産綁架了中國經濟 "。 遭到一批專家和地産從業人員的圍攻。由于争論太大,他所在的單位就不讓他出來演講了。
事實上,他說得太早了。2004 年的房地産,還是個小學生呢。瞧瞧後來的規模。
20 年後,我們又把投資和消費乃至于經濟複蘇的希望,再次投向了房地産。這麽大的個頭,你不能躺着,成爲拖累,你得負轭向前。高質量發展,短時期也離不開鋼筋水泥。
房地産,國家和人民需要你,争點氣,雄起。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攸克地産 ",作者:張一一,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