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6 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3 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汽車後端市場的困難與壓力再次被擺在明面上。報告稱,汽車市場外部環境紛繁複雜,汽車消費需求恢複緩慢,終端交易價格持續下探,上半年僅 25% 的經銷商完成半年銷量目标,大規模的新車降價雖然帶來明顯的市場增量,但增量更多的來自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車生存壓力顯著,汽車經銷商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劇,導緻經銷商虧損面擴大。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國内狹義乘用車銷量爲 952.4 萬輛,同比增長 2.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爲 308.6 萬輛,同比增長 37.3%。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增速遠高于整體市場,意味着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車市在主要增長動力,如果沒有新能源汽車的維穩,整體市場或将呈現下滑的狀态。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僅有 24.9% 的經銷商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标,56.9% 的經銷商完成指标的 80% 以上。其中,豪華 / 進口品牌經銷商目标完成情況較好,32.4% 經銷商完成年度銷售目标,而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經銷商目标完成率分别爲 21.3% 和 14.0%。
大部分汽車經銷商的銷售成績不及預期。一方面,廠家過高的年度銷量目标,導緻汽車市場供需失衡,多重因素引發多起大規模大幅度的新車降價,使得消費者持币觀望,抑制了消費需求的釋放。另一方面,2022 年 6 月開始實施購置稅減半政策在年底的退出,緻使部分消費需求提前透支,一定程度影響上半年的汽車市場。
除了大部分經銷商年度銷售目标未能完成,大規模虧損也成爲上半年經銷商的發展現狀,整體經銷商虧損面處于近年來的高位。據協會調查顯示,上半年僅有 35.2% 的經銷商實現盈利,而虧損經銷商比例達 50.3%,盈虧平衡的經銷商爲 14.5%。分類型來看,豪華 / 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近半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虧損經銷商占比分别爲 51.3% 及 48.0%。
經銷商對主機廠的滿意度也創 10 年來新低。據協會數據顯示,2022 年汽車經銷商對主機廠總體滿意度得分爲 74.4 分,創自 2013 年以來汽車經銷商對廠家總體滿意度最低水平,而上半年跌至 73.1,經銷商對廠家搭售滞銷車型、市場秩序、庫存管理,及廠家區域營銷和區域管理方面的滿意度較低。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的發展開始出現壓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發現,經銷商認爲轉型向新能源品牌發展,獨立建網将增加投入,一旦初期産品少銷量低,難以支撐網絡盈利,這需要廠家大量的品牌宣傳投入,否則新品牌很難占據消費者心智。對于未來投資拓網,經銷商仍更傾向于部分傳統豪華品牌及豐田品牌,而對于自主品牌,投資意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獨立品牌,如深藍汽車、岚圖汽車以及小鵬汽車等。
不過,汽車經銷商對于今年的經營狀況保持樂觀判斷。目前,汽車行業面臨艱難挑戰,政府、協會及企業都在努力推動市場回暖,國家減稅、地方政府補貼、廠家支持等衆多促銷費措施,對需求消費端實現較強的拉動作用,加速汽車市場恢複。随着各方面促銷費政策的落地實施,經銷商的經營信心逐漸恢複,約三成的經銷商在年中提升了全年度銷售目标。
進入第三季度,汽車價格戰又有卷土重來之勢。據不完全統計,8 月以來已有超 10 家汽車公司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降價,包括上汽大衆、零跑汽車、奇瑞新能源、上汽名爵、長城歐拉、極氪、特斯拉等衆多汽車品牌,市場競争進一步加劇。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這一輪價格戰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正面競争目前進入相對和緩的狀态,主要競争的矛盾焦點在于新能源車,尤其純電動車中,新品快速推出和增量的放緩,帶來了市場競争壓力。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