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 14 萬 / 包月
" 伺候太太需要跪式服務 "
" 自尊心很強的不要 "
" 相當于古代的貼身丫鬟 "
……
近日,一則用離譜的要求、天價薪資招聘保姆的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網傳内容顯示,14 萬月薪所招聘的爲不住家保姆,工作時間從早 9 點到晚 9 點,服務内容包括給 " 上海太太 " 穿鞋、脫衣服等内容,且要求提供 " 跪地服務 "。還要求保姆身高需達到 1 米 65 以上,體重在 110 斤以下,高中以上學曆,會唱歌跳舞長相幹淨……
最近,這起事件出現了反轉。
5 月 19 日,據澎湃新聞報道,從上海闵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有媒體報道家政公司 "14 萬月薪招聘跪式保姆 ",目前闵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當事人上海今巢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涉嫌虛假宣傳的行爲進行立案調查。
家政公司負責人:
雇主提出侮辱性極強的要求
據紅星新聞 5 月 13 日報道,記者聯系網傳圖中的家政公司,對方表示該招聘信息屬實。網傳圖片中的 " 中間人 "Lisa 則表示:" 這名客戶已經以 14 萬月薪招聘到 2 位保姆。"
對于網傳内容中是否存在 " 跪地服務 " 的說法,上述家政公司并未給予正面回應,但這一要求卻惹來不少網友的争議。有網友也質疑該招聘信息的真實性,認爲這些可能是家政公司的營銷噱頭。
5 月 17 日,據上海電視台《新聞坊》報道,該欄目記者以客戶找保姆的名義緻電了上海今巢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接電話的業務員李女士卻表示:"(14 萬月薪招保姆)那隻是客戶娛樂性的東西,她可能就拿我們公司開涮。"
随後,記者查到涉事家政公司的辦公室,位于闵行區吳泾鎮的公司本部,并公開了身份。
一位公司負責人證實,實際上 "14 萬月薪招聘的保姆 " 并沒有找到,此前隻是業務員誤把暗訪的記者當成雇主,爲了 " 面子 " 而作出的回應。
這位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對外宣稱 " 找到了保姆 ",實際上也是因爲這則 "14 萬月薪招聘跪式保姆 " 的廣告,讓他們公司深受其擾。
據《新聞坊》報道,公司負責人私下表示,這位雇主真實動機的确讓人存疑,因爲 " 她 " 甚至要求應聘者先行提供一段讓人 " 倍感屈辱 " 的視頻,裏面甚至還要應聘者口稱 " 奴婢 " 等。
客戶這些侮辱性極強的要求提出後,這家涉事家政公司就立刻中止了服務。
企查查顯示,上海今巢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法定代表人爲李斌。
家政公司虛假宣傳被嚴查
專家:要維護從業者基本權利
此前,2021 年,上海一家家政公司公布在社交平台上的求職信息引發了多方關注。在求職者信息中,學曆那一欄上赫然寫着 " 清華畢業 ",還貼了一張清純美女的照片。
彼時,此事引發網上熱烈讨論。之後,該公司因 " 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 被上海松江區市監局處以罰款 20 萬元,而上述宣傳信息均爲虛構。
對于這則 "14 萬元招聘跪式保姆 " 的新聞,有網友指出,要求保姆跪地服務,有辱家政從業者的人格尊嚴;也有網友直言,作爲中介的家政公司,也應在審核從業者資質的同時,對雇主部分不合理要求進行審核,争取雙方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如今,這起招聘也涉嫌虛假宣傳,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啓動調查。但即便招聘屬實,其所要求的這種踐踏尊嚴的做法,市場監管部門也應查明真相,以正視聽。
上海自 2020 年 5 月 1 日開始施行的《上海市家政服務條例》中,總則第 3 條明确:家政服務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誠實守信、安全便民的原則;家政服務業的管理應當遵循促進行業發展、監管和服務相結合、平等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原則。
據紅星新聞報道,成都市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王小兵介紹,行業内提供主流家政服務的價格相差并不大,如月嫂的月薪大概在 15000 元左右、育兒嫂月薪在萬元上下,而普通家政員工月薪約 6000 元。
王小兵認爲:" 無論是要求幫忙換鞋脫鞋,還是要求提前在家門等待,行業内認爲,隻要未涉及違法要求和明顯的侵權行爲,那麽雇主和從業者更多是雙向選擇,如果從業者不介意也無可厚非。"
王小兵也同時指出,站在保護從業者權益的角度來說,雇主的任何要求都應寫入合同之中,從業者事先也有知情權:" 如果服務過程中額外增加需求,或者出現違法或違背道德底線的需求,那麽無論中介還是從業者,都有權終止服務。"
王小兵也呼籲,家政中介機構應當在做好從業者審查篩選的同時,也爲其權益保護提供保障,如遇非合理合法訴求,也應站在從業者角度出發,與雇主進行協商,維護從業者基本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5 月 18 日,杭州女童電梯墜亡案一審宣判:保姆被判一年緩刑兩年,但家屬表示 " 堅決不能接受 ",一定會上訴。女童父親表示,保姆吳某某月薪 8000 元,家政公司當時稱她有高級母嬰護理師證書," 因爲她有證,我才放心把孩子交給她帶,後來才知道這個‘證書’花錢可以買到,後續會追究家政公司的民事責任。" 相比家政公司在宣傳上的不遺餘力,它們更應該将重點放在服務的質量上,而不是在制造噱頭、搶市場份額上。
編輯|孫志成 杜恒峰
校對 |王月龍
封面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聞坊、澎湃新聞、紅星新聞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