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每日重要新聞,
以科技視角、極客精神,挖掘重點,探索更多。
編輯丨智駕編輯部
7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蔚小理同破萬,兩合資品牌首次月銷破萬
每月的第一天已經成爲新能源車企公關部最爲焦慮的一天,盯着自己的統計數據也要擔心被同行加了定語搶一個更高的排名。
在上半年的深度内卷之後,下半年的首個月度數據出台,比亞迪、廣汽埃安依然穩定地占據一、二之位(特斯拉沒有在今天公布數據),但其增幅越來越低,埃安相比上月甚至出現了 1.7%的下跌。不過做爲廣汽新能源的高端品牌昊鉑實現了 2011 台的銷量,如果進入埃安的統計序列,也将是正增長。
對于埃安外界的評價褒貶不一,這源于雖然其長期占據國内新能源銷量第二,但依然也是一家賠本銷售的品牌,在廣汽發布的财報數據中,埃安依然虧損,而昊鉑的出現,如果其銷量能夠穩定增長,對于提升廣汽新能源的利潤表表現是有助益的。
當然 7 月的銷量榜單,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的表現依然最爲搶眼,3.413 萬台的銷量實現連續兩個月過三萬,總交付量突破了 40 萬台。
不過如果從單從增幅來看,李斌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降價加上 ES6 上市,蔚來終于首次月銷過兩萬,其中 ES6 一款車的銷量實現了過萬,占據其 7 月總銷量的近一半。7 月銷量環比增長 99.1%,可以說降價和新車型的效果立杆見影。
蔚來 1-7 月共交付新車 7.5023 萬台,累計新車交付 36.4579 萬台與理想的 40 萬台相差不大。蔚來近一段時間股價大漲,如果說蔚來正在走出 ICU 并不爲過。
小鵬的表現終于再次回到一萬輛以上,其成功與蔚來相似,低價加新車型。
對于蔚小理的表現,李想評論說:" 上周互聯網出身的三家新勢力重返新勢力的前三名,這個趨勢是可以持續的。"
不過今天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打破了新勢力之前的自我排名,像上汽通用、長城汽車也都搶在月初發布銷量,并已在相應榜單中占據越來越靠前的位置,其中上汽通用和上汽大衆 iD.3 銷量都已過萬,上升勢頭明顯。
而容易被忽略的五菱缤果和寶駿悅也銷量持續上漲,說明上汽通用五菱已經找到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準備定位,可以持續推出爆品。
此外,深藍和極氪的表現進一步引人關注。
他們銷量的持續上漲,十分穩定,有望在全年給業内觀察者一個驚喜,這是傳統品牌開發新能源中最接近特斯拉的兩大品牌,我們高度看好他們全年的表現。
長期走低價策略的零跑和哪吒,零跑的增程先行一步,表現回春,哪吒則顯示跌勢,說明其向上努力受挫。
令人最爲可惜的是賽力斯,今年推出兩款新車型,但一直未來能扭轉頹勢。
華爲不能再如此消耗情懷,需要知恥後勇。
● 今日,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華爲和江淮汽車正在合作開發售價約 100 萬元左右的問界 MPV,預計在 2024 年第 2 季度量産,銷量目标爲上市一年後交付約 5 萬輛。據媒體報道,華爲和江雙雙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華爲方面表示不予置評,江淮汽車相關人員回應稱:" 沒有接到相關通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4 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透露," 目前(問界)由賽力斯生産,馬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也會加入 "。
● 8 月 1 日,寶駿汽車宣布,旗下的雲朵車型正式獲得上海官方新能源送牌備案許可,在上海購買雲朵即可獲得新能源綠牌贈送資格。據悉,寶駿雲朵将于 8 月 10 日全國上市,并且該車型已開啓盲訂。在 7 月 28 日至 8 月 10 日 24 點前,線上線下所有渠道開啓盲訂,下訂 9.9 元即享充電大禮,下訂 1000 元更享三重豐厚訂車權益。
● 8 月 1 日,禾賽科技宣布與英偉達 NVIDIA 合作升級,正式入駐其 Omniverse 生态系統。汽車廠商及自動駕駛企業的開發者可通過 NVIDIA Drive Sim 直接調用禾賽的高精度激光雷達模型,在數字孿生場景中獲取基于物理現實的高仿真傳感器模拟數據進行研發、測試、驗證等工作。
● 8 月 1 日消息,理想汽車宣布向北京慈善協會捐款 2000 萬元,支持北京防汛救災。@慈善北京表示,汛情發生後,北京市慈善協會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動員社會各界伸出援手,積極捐款捐物,幫助受災群衆度過難關,讓每個受災群衆都感受到社會支持的力量和家人般的溫暖。
● 8 月 1 日消息,豐田今日公布了 4~6 月的第一财季合并财報(國際會計準則),營業利潤同比增加 94%,達 1.12 萬億日元;營業收入增長 24%,增至 10.55 萬億日元;淨利潤增長 78%,增至 1.31 萬億日元。據悉,這也是豐田的季度淨利潤首次超過 1 萬億日元。豐田維持全年業績預期不變,預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增至 38 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 10%,增至 3 萬億日元;淨利潤增長 5%,增至 2.58 萬億日元。
● 8 月 1 日,現代汽車公布,2023 年 7 月全球銷量爲 334,968 輛,同比增長 1.2%。1-7 月,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爲 2,416,508 輛,同比增長 9.3%。
● 8 月 1 日,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爲:FF)宣布該公司第二階段共創交付正式啓動,并将向首批用戶交付 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此外,FF 還順利完成了 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的所有合規性測試。據悉,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的首個共創交付流程将于 8 月第二周開啓。在 FF 開始向首批用戶交付車輛的同時,該公司也啓動了第二批共創用戶的遴選和簽約程序,潛在的共創開發者必須獲得至少一位現有 FF 共創開發者或 FF 預訂用戶的推薦,共創開發者需通過 FF 評估,才能在随後的第二階段開發者共創中有資格成爲車主。
長安福特官宣接手福特電馬業務 爲所有車主送 8155 芯片福利
8 月 1 日,長安福特今日發布公告稱,根據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轉型和業務調整,長安福特宣布,自今日起,正式接手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業務,并公布業務轉換後的第一項重要舉措:爲現有所有福特電馬車主全面升級高通第三代骁龍座艙平台 ( "8155" 芯片 ) ,提升整車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智能化水平,爲車主提供更爲便捷、智能的駕駛體驗。
據長安福特介紹,業務轉換後,福特電馬車主能享受到四大服務升級:
1、更優質的産品體驗:免費升級高通第三代骁龍座艙平台 ( "8155" 芯片 ) ,車機運行速度翻倍,更智能、更流暢的用車體驗。
2、更便捷的服務布點:首批授權近 300 家經銷商,網點數量擴充近三倍,覆蓋全國 70 個新能源重點城市的核心市場。
3、成熟貼心的服務體系:服務包、道路救援、保修等相關權益将保持不變,并有本地車主免費上門取送車,異地車主上門服務。
4、更安心的售後維修:放心正品零件、專業認證技師、24 小時熱線 +365 天道路救援。
零跑 C 系列部分車型降價:最高 2 萬元
8 月 1 日,零跑汽車宣布旗下 C 系列部分車型降價如上圖,包含三款 C01 和兩款 C11,其中 C01 車型最高降幅達到 2 萬元。在造車新勢力中,零跑是少有的追求高性價比的車企,在 C01 和 C11 這兩款車上體現尤甚,比如 C11 增程版,起售價低至 14.98 萬,要知道它可是車長接近 4.8 米的入門級中型 SUV,而且配備了大電池,純電續航裏程達到 180km,相比于某些隻給 50km、70km 的産品而言,無疑很有誠意。
義烏一蔚來車輛發生撞柱車禍,駕駛員身亡
8 月 1 日,浙江義烏,網友爆料稱義烏機場路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小車行駛過程中撞向路柱,造成車輛起火。随後義烏市公安局發布公告稱車輛駕駛員沈某駕駛小型普通客車途經環城西路和機場路輔道叉口時撞上路柱,造成車輛起火。目前,駕駛員沈某經搶救無效死亡,車内無其他人員,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義烏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該小車品牌爲蔚來,蔚來客服人員表示,已掌握該起車禍,不過具體事故車型及傷亡情況暫不掌握,蔚來工作人員已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對事故的發生表示痛心。
采埃孚在廣州布局技術中心和電子工廠
8 月 1 日,蓋世汽車由采埃孚官方獲悉,其廣州技術中心于今日正式開業,同日位于廣州花都區的采埃孚廣州電子工廠開工。根據官方介紹,廣州技術中心預計擁有千人以上規模,具備核心工程技術研發能力,聚焦軟件開發、機電一體化設計、系統集成等核心能力,爲本地客戶提供采埃孚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主動安全系統、被動安全系統、自動駕駛、電驅動系統等技術等。采埃孚廣州技術中心将分期建設辦公樓、實驗樓、車間、試車跑道等設施。其中,此次揭幕的一期部分配備多種先進實驗室和軟、硬件測試環境,未來還将配備可進行高速、動态和自動駕駛場景測試的試車場。
世界首例自動駕駛緻命車禍司機認罪:判處三年緩刑
據報道,世界首起涉及自動駕駛汽車的緻命碰撞事故日前進行了最終宣判,Uber 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員認罪并被判處三年緩刑。據此前報道,2018 年 3 月份,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一輛 Uber 自動駕駛汽車撞上了一位推自行車橫穿馬路的女子。該女子在送往醫院後不久,不治身亡。事故發生時,這輛 Uber 自動駕駛汽車正處于自動駕駛模式,以 38 英裏的時速行駛,車上有一名司機監管,事故發生前車輛并沒有減速迹象。
根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初步報告,當時涉事 Uber 汽車——一輛沃爾沃 SUV 系統上的傳感器在撞擊發生六秒前就檢測到了受害者赫茲伯格,而且在事故發生前 1.3 秒,自動駕駛系統确定有必要采取緊急刹車。但此時自動駕駛無法啓動刹車。據 Uber 稱,車輛處于計算機控制下時,緊急刹車功能無法啓用。于是,刹車的責任由駕駛者瓦斯克斯承擔,但在事故發生前 0.5 秒鍾前,她未能擡頭看路。
這起事故标志着一輛完全自動駕駛狀态下的自動駕駛汽車發生的首例緻人死亡事故,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對這一技術安全性的擔憂。此後,Uber 立即停止了自動駕駛測試。因民衆廣泛聲讨,該公司選擇無限期中止旗下自動駕駛業務,将其自動駕駛成果移交給 Alphabet 旗下的 Waymo 無人駕駛合作。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