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31 日訊(記者 梁柯志)8 月 31 日,銀行中報收官。在保持合理利潤的呼聲下,銀行再次啓動淨息差保衛戰,新一輪存款利率下降潮已然箭在弦上。
據多家媒體報道,多家全國性商業銀行或将于 9 月 1 日起再度下調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下調 10 個基點,二年期下調 20 個基點,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
廣發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分析,一般每輪存款利率調降是大行開啓,其他行跟進。考慮到目前銀行息差壓力偏大和同時央行明确表示呵護銀行息差和利潤,預計監管會繼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
東方财富 Choice 向财聯社提供數據顯示,截至中報期末,42 家上市銀行的平均淨息差爲 1.85%,低于去年末的 1.99%。
8 月 29 日,西南某城商行營業部負責人對财聯社表示,目前不少銀行利差水平已經下降到 1% 以下,經濟下行期間沒有足夠的利潤來覆蓋風險,對于銀行而言 " 挺危險 " 的,此時,各家銀行風控水平和資産組合就會顯得很重要。
該人士認爲,大行存款市場份額最大,在大行調降之後中小行才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匹配下調。
中報:淨息差依然受壓,銀行出現分化
8 月 28 日,萬聯證券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4 月,住戶定期存款占住戶總存款的比重達到 71.1%,而企業定期存款占企業總存款的比重達到 67.3%,分别較 2022 年末上升個百分點和 3.1 和 2.2 個百分點。
多位銀行基層網點人士表示,存款趨于定期化的情況短期無法逆轉。這意味着銀行負債成本會持續處于高位運行。
東方财富 Choice 數據顯示,截至 6 月末,淨息差水平超過 2% 的隻有 12 家,最高的常熟銀行爲 3%,緊接是平安銀行、長沙銀行、江蘇銀行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西安銀行、廈門銀行、交通銀行等排名靠後。
如果對比去年末與 6 月末淨息差水平,42 家上市銀行中 39 家銀行的淨息差是負增長的,其中降幅在 10% 以上的有 12 家。
萬聯證券分析師郭懿認爲,目前銀行闆塊的 PB 估值僅爲 0.58 倍,難以通過增發等外部融資渠道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還要兼顧穩定分紅,因此維持利潤的增長就非常重要。
數據顯示,經曆上兩輪存款利率調整之後,銀行淨利潤水平的确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
監管部門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 1.25 萬億元,同比增長 2.56%,增速環比回升 1.27 個百分點。與往年相比增速有所放緩。
與此同時,對于息差的控制程度導緻不同類型銀行淨利潤分化加大。
8 月 29 日,東莞證券最新報告顯示,2023Q2 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爲 1.05%,較 Q1 增速回升 2.76 個百分點;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 Q2 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爲 3.66%、3.27%、-1.43% 和 18.00%,除城商行外各闆塊淨利潤增速均環比提升,農商行增速明顯的主要原因是淨息差逆勢走闊。
本輪調降淨息差見底?存貸款同步是關鍵
8 月 28 日,廣發證券報告顯示,截至 8 月 25 日,一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挂牌利率,大行普遍在 1.65%、2.5% 左右,股份行在 1.85%、2.55%,城農商行較高,普遍在 1.9%、2.7% 左右。
與 6 月初的存款利率下調幅度普遍在 10-15 個基點相比,本輪存款下降的幅度在 20-25 個基點,力度更大。
中金公司貨币金融分析部林英奇團隊發布觀點認爲,商業銀行合理淨息差下限約爲 1.6%,ROE 下限爲 10% 左右,截至 2023 年上半年息差已下降至 1.74%,按照當前趨勢明年息差可能已接近 1.6% 的下限。
考慮到今年以來 LPR 已兩次下調且存量按揭貸款利率也有望下調,預計後續存款利率可能下調 10-15bp,測算存款利率下調 10bp 對銀行息差 / 營收 / 利潤正向貢獻分别 7bp/3%/7%。綜合來看,林英奇預計存款同步降息能夠基本對沖 LPR 和存量按揭利率下調的影響,符合 " 銀行合理利潤和息差 " 的導向。
而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認爲,目前高度關注存量房按揭貸款利率落地細則,在保證銀行業合理利潤的前提下,存款利率爲代表的負債成本仍有下降空間,因此,市場對于銀行息差底部在哪個位置仍未形成共識,銀行估值提升的空間在形成、但時點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