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甯浩執導,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此前因票房不佳臨時撤檔春節檔。
如今,該影片重新上映,可遺憾的是觀衆依然不買賬,據悉,該影片的周末檔票房僅爲 500 萬,要知道,這個成績還不如春節檔期間的情況。
那麽,爲何《紅毯先生》的票房如此不堪呢?是主演有問題還是電影本身就有問題呢?
作爲新晉導演,甯浩這幾年的表現有目共睹,想當年《瘋狂的石頭》投資不過 300 萬,最終換來了 2500 萬的票房。
也正是這部作品,延續了甯浩和劉德華的關系,爲他們日後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還有 2018 年的《我不是藥神》,取得 31 億票房,可謂是人生赢家。
而今,《紅毯先生》的票房連一個億都沒有上,據不完全統計,甯浩導演血虧 2 個億,看到這樣的結果,不少網友替他可惜,甚至有些理解他。
從電影角度去分析,該電影的豆瓣評分還是蠻不錯的,作爲主演的劉德華絕對是票房的主力軍。
這個故事融入了家庭沖突和工作、階級沖突,滿滿都是對娛樂圈的諷刺,充滿了正面導向。
可爲啥大衆對這麽好的作品就是提不起感興趣呢?
筆者認爲,片中 " 劉偉馳 " 的價值視角是普通人難以帶入的,這導緻很多人不理解。
劇中設定的人物是娛樂圈巨星,此人設太過遙遠,再加上該劇所表現的内容很繁瑣,觀衆實在不明白它究竟要突出什麽内容,很難認同。
說到這裏,不由想起張藝謀導演的《第二十條》,此電影不僅令人眼前一亮,更讓大衆服氣,這是一部有深度、值得思考的作品。
該電影爲網友帶來一次心靈上的洗滌,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更能思考人生價值。
而甯浩的《紅毯先生》所展現出的精英階層,對大衆僅僅是吸引而已,很難建立認同感,觀衆自然不會買單。
一部電影的撲街,不僅僅 " 連累 " 了導演,更 " 連累 " 了作品中的演員。
作爲中國影壇的常青樹,劉德華的名字擁有絕對的号召力,但如今,越來越多的老牌演員失去市場,口碑也大打折扣。
當然了,這不是他們的責任,而是爛片太多造成的。
曾經的影帝視帝一年出産十幾部作品,且部部經典,如今他們幾年都拍不了一部,即便有也掀不起太大水花,這是何其諷刺。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劉德華算不上一線人氣王了。他如今所面臨的境況很尴尬,明明演技和人氣都有,但已經不适合當大男主了。畢竟年齡越來越大,适合的角色也越來越少。
回歸正題,除了電影的選材無法引起共鳴之外,甯浩導演的操作也是有些問題的。
明明選擇在春節上映,最後卻撤檔了,然後再次上映,這究竟是 " 寄予厚望 " 還是漫不經心呢?
對比止步不前的《紅毯先生》,本就備受關注的《熱辣滾燙》步步向前,甯浩如何比得過賈玲?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失敗不僅僅是票房損失,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緻命的。
歡喜傳媒作爲投資者,在該電影票房失利後股票大幅度下跌,這不僅僅是商業上的挫敗,更是沉重的打擊。
總體來說,《紅毯先生》的失敗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次次失誤導緻的。
希望各路的導演、演員、投資者能吸取教訓,未來的日子裏能創作出符合大衆、引發共情的作品,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