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近日,爲加快推進《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政策落地,北京市民政局發布了《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工作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集意見時間爲:2023 年 4 月 10 日至 4 月 16 日。
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是在養老志願服務領域開展的一種互助養老服務模式。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秉承 " 今天存時間,明天換服務 " 的精神,依托全市統一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信息平台記錄和存儲服務時間,用于兌換養老志願服務。
根據《指南》,符合養老服務志願者基本條件的人員,可通過 " 志願北京 " 和信息平台提交注冊申請,簽署服務約定,明确服務專長、服務内容等。
時間币是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記錄養老志願服務時長的單位,以 1 個小時爲一個服務時間單位,即 1 個小時等于 1 個時間币。時間币具有存儲、兌換、贈予等功能屬性,但不可兌換實物或貨币。
信息平台爲本市養老志願服務組織方、養老服務志願者和服務對象提供注冊、認證、需求發布、供需對接、服務記錄、訴求反映,以及時間币存儲、結算及流轉等服務。
養老服務志願者可通過提供養老志願服務獲取時間币,服務對象可通過父母、子女、配偶等親屬贈予獲取時間養老服務志願者喪失民事行爲能力或死亡的,特殊情況下區民政部門(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可聯系養老服務志願者的父母、子女或配偶代爲捐贈或轉贈。
《指南》指出,養老服務志願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其注冊所在區民政部門注銷其賬戶:惡意不履行養老服務志願者義務、幹擾養老志願服務活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被追究刑事責任;僞造、虛報身份、資質、服務信息;被服務對象投訴且經核實影響惡劣;其他違反志願服務規定的行爲。
從全球角度看,時間銀行并不是新鮮事物。根據《中國時間銀行發展研究報告》,時間銀行已經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共有 1000 多個名爲 " 時間銀行 " 的不同組織或機構,它們廣泛應用于互助養老、醫療服務、社會救助、社區融合等場景。
在我國,民政部于 2019 年 3 月将時間銀行納入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範圍。同年 4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積極探索時間銀行等做法。目前,南京、上海、青島、北京等地均在積極推進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