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機一戴,爹媽不愛 ",這是家庭教育界非常有畫面感的一句調侃語。
尤其是對于孩子正處于青春期的家庭而言,親子之間的關系似乎走出了最初的 " 親密期 ",甚至父母和孩子想要說點話都變得有點難。
放學時間往校門口一站,你總能看到很多半大不小的孩子戴着耳機學校走出來(而家長永遠猜不到耳機裏在放些啥)。
若是遇到父母在門口迎接,他們原本微笑的表情立馬凍住,借着耳機的遮掩尴尬地回應着父母的目光。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在路上多半也不會說太多話,隻能一路尴尬着回到家。
《少年派》劇照
至于在寄宿學校或者各類獨立營活動中,這種現象更是屢見不鮮。不少家長出于 " 讓孩子更獨立 " 的目的,強行按下各種擔憂,送孩子去見世面。沒想到孩子一出去就好像忘了本,很少主動打電話、甚至連微信都懶得回。
這些孩子是真的 " 不愛 " 父母嗎?當然不是。他們隻是出于某些心思,悄悄關上了與家長溝通的大門。
反思:孩子不願意溝通," 阻力 " 在哪裏?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階段是很願意跟父母親近和交流的。但從小學高年級以後直至整個青春期,他們好像突然和父母 " 疏遠 " 了,即使勉強在一起也沒什麽可聊的。這讓很多家長着實難以接受。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孩子在跟大人 " 閑聊 " 時,他們到底想要什麽?
很簡單:一是分享,二是支持。
而很多家長在和孩子對話之後,給到的又是什麽?
也很簡單:一是批評,二是控制。
這樣一來,孩子想要的和家長給到的錯了位,溝通自然變得尴尬,甚至連原本親密的親子關系也進入了 " 冷凍期 "。
總體看來,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幾種不恰當的回應,而它們正是導緻 " 把天聊壞 " 的罪魁禍首:
一是家長屈尊俯就地參與對話,其實隻是随口一問或是敷衍了事,并沒有真正想聽。所有的心不在蔫、詞不達意、或者對孩子分享的随意嘲笑等,都能被孩子敏感察覺,從而變成下一次溝通的 " 阻力 "。
二是有些家長在并不了解事情全貌的情況下,随意給予強勢的評判和指導。比如孩子抱怨課程無聊,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認定是孩子不專心、不愛學習,繼而對其進行批評教育。這隻會讓孩子感到失望,不願意再說 " 真心話 "。
三是事無巨細的叮囑,表面是關心、本質卻是 " 控制 "。有孩子去參加夏令營以後,家長每天一個電話,交代穿什麽衣服、吃什麽東西、要做什麽不要做什麽,甚至還有專門列張清單讓孩子 " 打卡 " 彙報的……這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就像孫悟空,怎樣也翻不出家長的手掌心,自制力和獨立感都會大大減弱。
示例:良性的溝通應當是怎樣的?
我女兒在剛上小學二年級時參加了一次雲南的獨立營,她是整個團隊中年紀最小的孩子。作爲媽媽我當然難免擔心,但也隻是拜托帶隊老師稍微照顧下孩子。
在每天的固定交流環節,我都會認真聽孩子分享一天的所見所聞,不時詢問一些細節,肯定她敢于探索的勇氣。最後我也會提醒她注意增添衣物,但除此之外就 " 适可而止 " 了。
《小别離》劇照
某天女兒在電話中告訴我,隊伍裏有幾個高年級的男生有點瞧不起她,在一起布置活動場地的時候總是不讓她參與,這讓她感到生氣和沮喪。
我的第一反應是安慰了她,指出男生的做法的确不合适。然後我表示可以幫她去跟老師溝通,前提是她願意讓我和老師介入。我女兒想了想,同意了我的建議。
在老師的溝通和協調下,男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改變了态度,這讓他們後續的交流合作變得格外順暢,我女兒也盡情享受了整個夏令營過程。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但體現出良性的親子溝通應當具備的關鍵要素:尊重與理解、移情聆聽以及适當的支持。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權,隻強調最需要注意的生活事項,其他則不妨大膽 " 放權 ";當提出建議時也不要總是 " 單向 " 施壓,而是先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像成年人一樣被 " 尊重 ",從而開始懂得像成年人一樣做出決定并承擔結果。
《小歡喜》劇照
根據積極心理學的觀點,鼓勵和贊美要建立在了解對方的基礎上,否則就是空洞無力的。所以當我聽到孩子聊到她在路上的新發現、做出的新嘗試時,我興緻勃勃地詢問了更多細節,然後再肯定了她的勇氣。這會讓孩子感到你的表揚是誠懇而不敷衍的,從而備受鼓勵。
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這也就是 " 移情聆聽 " 的方式。
比如,當參加夏令營的孩子不回複你信息時,或許是因爲他們正沉浸在各種娛樂活動中,興奮得忘記了回消息。這又有何不可呢?
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心情,而不是強求形式上的對話、把溝通當成 KPI 來 " 考核 "。
方法:怎麽做才能不 " 尬聊 "?
第一,把孩子當大人去對話,了解他們的想法、需求,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
第二,給孩子支持和建議,但别給 " 繩子 "。青少年的自我功能還沒有發展健全,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希望從父母那裏獲得心理支持,而這種支持也能爲他們提供示範,讓他們知道該怎麽去做。而強勢的命令和要求卻像是 " 繩子 ",束縛了孩子的自我意識,隻會讓他們關上主動對話的窗口。
第三,放下過多評判,客觀表達意見。《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曾提出一個富有啓發性的做法:我們在表達時應該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清楚說出觀察的結果,誠實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批評指責。
比如,當家長看到孩子作業沒做完,可以指出這個事實:" 你的作業還沒有做完。" 而不是:" 這麽久了你作業還沒做完?又幹什麽去了?整天心不在蔫盡想着玩!"
但其實你并不知道孩子沒完成作業的原因,過早、過于武斷地下結論,隻會讓孩子備受打擊,要麽反唇相譏要麽緘默不語,而這些都會導向溝通的封閉。
說到底,親子之間的對話、溝通、交流應當是雙向的、自發的,強迫不來,也沒有必要。
今天的家長,恐怕更應該說服自己 " 放松一點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智慧和成長節奏。如果隻是暫時的沒有溝通,那就讓他們跟自己待一會兒,而你隻是靜靜地陪着他們,就很好。
文末福利
即日起至 2024 年 3 月 14 号
評論區留言分享
# 你認爲良性的溝通應當是怎樣的 #
我們将選取 5 位精彩評論用戶
分别送出《不原諒也沒關系》書籍一本
2024 年 3 月 14 号評論區開獎
全球第一本針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綜合征
如何自我療愈的書
— END —
撰文 | 星一
一個 10 歲孩子的媽媽,人文教育研究者
編輯|超楠
圖片|網路
封面圖來自《少年派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