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的阻力很大。爺爺繼續工作,孫子在家失業。但,有些地區已經開始進行試點了。江蘇省采取 " 員工申請、單位批準 " 的彈性政策;山東省讓副高級以上專業人才自願選擇延遲退休到 65 歲。
實事求是地講,目前,國家沒有出台具體的延遲退休方案。最近呢,專家提出了 " 新方案 ":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
假設在 2025 年實施,那麼,對 1965 年出生的男性、1970 年出生的女性幹部、1975 年出生的女性工人、1980 年出生的女性特殊工種,就産生了影響。其中,對這 9 種種人影響最大。
有 3 種人恨不能立即跳上首班車。比如,各級領導人員,他們把權力當作春藥,一旦退休就成了霜打的茄子;各級公務事業編,鐵飯碗,高福利,一輩子不退休才好呢;國企的高管人員,年薪幾十萬上百萬,晚退休一年就多掙普通工人一輩子的收入,最歡迎延遲了。
但是,有 6 類人打死也不上曆史上第一班延遲退休的 " 首發車 "!
【第一類】馬上退休的人。
在很多單位裡,人接近了退休,早兩三年就開始不認真工作了。這些人晃晃悠悠地混日子,就等着退休了。尤其是企事業單位裡的一些關系人員,退休前兩三年就不上班了。如果延遲退休,他們就 " 坐蠟 " 了。
【第二類】老一代産業工人。
1965 年 -1975 年出生的男性或女性的,他們在年輕時正剛上火熱的國企建設年代,實行的是低工資、大強度的工作機制,累出了一身病,早就力不從心了,都盼着提前退休了。如果延遲退休,無異于 " 晴天霹靂 "。
【第三類】靈活就業的人群。
靈活就業人員的名字很好聽,但是,這個群體是弱勢群體,沒有單位繳社保,沒有正經工作,收入也不穩定,想買社保就要自己全額自付。現在的社保繳費水平很高,對他們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如果延遲退休,就要多繳五年社保,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第四類】内部退養的人群。
在國企體系裡,上級允許存在一種 " 特政策 ":國企經營不善,可以讓員工提前五年至十年 " 内部退養 "。不是真的退休,而是企業内部的退養。企業繼續發基本工資,正常繳社保,等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單位再辦正式退休手續。如果延遲退休,他們怎麼辦?還讓他們回來上班嗎?尴尬了。
【第五類】剛退休的高管人群。
如果延遲退休在 2025 年落地,那麼,在 2023 年 -2024 年退休的企業高管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簡直要氣瘋了。他們要是熬到 2025 年趕上延遲退休多好啊,繼續領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如果退休了,高管也隻能拿幾千元的養老金。他們早退休一年就趕不上車了。對 2025 年退休的同事來說,兩個人是天壤之别。
【第六類】退居二線的領導人員。
在公務、事業、央企、國企等體制内單位裡,依然有一項老百姓享受不到的 " 政策 ":領導人員如果不能繼續提拔,可以提前五年改任調研員、協理員等虛職,就是民間說的 " 退二線 "。這個 " 二線 " 不是第二戰線,而是 " 回家 " 抱孫子。他們是最享受這個狀态了,拿着 80%-100% 的薪酬福利待遇,變相 " 退休 " 回家,何樂而不為?如果延遲退休,他們就 " 夾生 " 了。
PS:多多轉發,呼籲政策更加有溫度、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