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Sonos 給我留下的直觀印象,都是一家追求「無線」連接的智能音響制造商,擅長于打造一系列智能音響産品,并創新性地将這些産品納入到 Sonos 無線音響系統生态之中。
今年年中,伴随着 Sonos S2 App 的煥新上線,Sonos 迫不及待地發布了品牌旗下的首款耳機産品—— Sonos Ace 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從産品線的角度來看,Sonos 也正式跻身個人聆聽領域了。

隻不過 Sonos「迫不及待」的發布節奏,似乎恰好印證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國行 Sonos Ace 姗姗來遲的原因:一次失敗的 App 更新
今年年中,Sonos Ace 在北美地區發布的同時,爲了适配 Sonos Ace 和滿足老用戶們功能性的多元化需求,Sonos 面向全球市場推送了全新設計的新版 Sonos App。

▲ 新版 Sonos S2 App 界面
雖然新版 App 煥新了交互設計,并帶來了諸多強大的嶄新功能,但 App 的穩定性和功能性都出現了大面積的問題,軟件上的 bug 嚴重地影響了大量的 Sonos 用戶,甚至還影響了一些使用 Sonos 商播服務的店鋪。

▲ 從來未見過 Reddit 上面讨論 Sonos 讨(tu)論(cao)得如此激烈的
彼時,大量的抱怨聲音充斥着社交網絡上的每一個 Sonos 話題,可以說此次軟件更新,已經成爲近年來消費電子市場中最爲災難性的事件之一,甚至有用戶用微軟推出 Vista 來作爲類比。而且 Sonos 的 CEO 和 CPO(首席産品官)也因此而在 2024 年的年底宣告離職。

所幸的是,伴随着大半年的持續優化升級,現在的 Sonos App 已經基本恢複正常(恢複了 90% 以上的缺失功能),Sonos Ace 在海外市場的銷量成績也讓 Sonos 取得了優于預期的季度業績。

雖遲但到,Sonos Ace 也在 2024 年 10 月底的時候正式登陸中國大陸市場,上市定價 3999 元,和 Apple AirPods Max 的國行定價保持了一緻。
至于 Sonos 爲什麽要涉獵耳機市場,時任 Sonos CEO Patrick Spence 的回答是:
因爲這是 Sonos 的用戶們所要求的。
所以有着「Ace」型号後綴的 Sonos Ace,不但是一款對标 AirPods Max 的旗艦級降噪耳機,它同時也是 Sonos 音頻系統的耳邊延伸。

恰逢廣州也終于降溫,逐漸步入冬季,我們也終于可以長時間地體驗到這副頭戴式降噪耳機了。
很 Sonos Style 的外觀設計,一如既往的簡約又精緻
打開 Sonos Ace 的包裝盒,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毛毯質感的耳機收納盒,采用回收材料制成,耳機本體直接就收納在其中。

在這個相對輕盈的耳機收納盒當中,Sonos 設計了一個磁性可拆卸的線纜收納袋,可以将包裝盒内附贈的 USB-C to USB-C 線纜、USB-C 轉 3.5mm 音頻線纜收納于此。(其實帶一條 C2C 貼貼線會更加好用)

因爲耳機本體的收納方式是旋轉耳罩至平整狀态,就像索尼 WH-1000XM5 和 Bose 700 那樣的收納方式,所以耳機收納盒的平面體積并不算小,但好在它厚度比較薄,放在雙肩包裏也不會過于占地方。
當然,如果能夠像 Bose QC 或者老款索尼頭戴式降噪那樣,可以将耳罩向上折疊收納就更好了。
回看整個産品矩陣,可以發現 Sonos 的設計語言高度統一,屬于單憑外觀就可以一眼辨認出「這是 Sonos 的産品」的程度。

所以 Sonos Ace 的本體也繼承了這種既簡約又精緻的設計手法,耳機腔體外殼的主要材質是塑料,表面采用了細膩的啞光處理,不粘指紋的同時也讓它的視覺效果看起來更加高級。

同樣地,Sonos Ace 也僅提供了黑、白兩種顔色,僅在右側耳罩上有一個壓印的 SONOS logo,顯得非常低調優雅。
若是要問爲什麽 logo 印在了右邊,那麽官方下場玩梗式的回答可能會幫到你:
Sonos is always RIGHT.
内側的耳墊采用了可拆卸設計,和 AirPods Max 類似也是磁吸的構造,支持拆卸替換,但沒有采用網狀材料,而是直接選用更加柔軟的皮質來包裹内裏的記憶海綿,配合大量數據調研之後才定型的橢圓形耳墊,目的是爲了提供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和更強的被動隔音能力。

▲ 可拆卸的設計,耳墊和頭樑都非常柔軟
相同的皮料也運用到頭樑的内側位置,進一步舒緩佩戴時頭樑下壓的壓力。

頭樑和耳罩之間使用了金屬材質打造的伸縮柄,高亮的表面營造出順滑精緻的質感,可以比較輕松地進行耳罩長度的無級調節,讓耳機本身與用戶的頭型更好地貼合。
最重要的是, Sonos Ace 的整機重量爲 312g,比 AirPods Max 輕盈許多,比 Bose 和索尼要稍重一些,因此我并不會覺得 Sonos Ace 佩戴起來會有任何壓力,得益于柔軟的耳墊,我認爲 Sonos Ace 在長時間佩戴方面會更顯優勢。(除非環境氣溫太熱)

應該是考慮到實用性,崇尚極簡的 Sonos 選擇在耳罩後側保留了多個實體按鍵,包括了左側耳罩上的電源按鈕,右側耳罩上的模式切換按鈕,還有支持滑動 / 按壓的「内容按鍵」。基本上這些按鈕的形狀都比較獨特,加上耳後的位置很容易定位,在佩戴耳機的時候也能直接完成「盲操」,也符合使用直覺。

因爲兩側耳罩的形狀相近,所以初次上手需要刻意地區分 L/R 左右兩側。用習慣了之後,你會發現左右兩側耳墊網罩的顔色會存在區别,再用金屬質感的「内容按鍵」來直接定位 R 側,就可以直接辨别出左右兩側。

整體來說,Sonos Ace 作爲一款頭戴式耳機,很好地兼顧了外觀好看和佩戴舒适這兩個核心要點,顯然是做足了準備而來。外觀簡約卻不簡單,做工細緻精良,作爲穿搭配飾也很好搭配。

▲ 不經意間也會壓損這個柔軟耳墊
唯獨要注意的是,這套可更換的耳墊雖然很舒服,但是它表面覆蓋的人造皮革材料還是非常嬌貴,長時間被硬物擠壓(例如放在筆記本的邊緣上),會造成不可還原的痕迹,由此可以想象它若是遭遇堅硬表面應該會面臨破裂風險。
也許是考慮到耳墊會存在着磨損的因素,官方商城提供了這個配件的單獨售賣,售價爲 399 元。
傳承自音響系統,如同溫開水般的聲線
無論是設計樣式,功能形态,還有國行的上市定價,都可以明顯地感覺到 Sonos Ace 的頭号對标競品就是蘋果的 AirPods Max。所以在使用之前,我已經将 Sonos Ace 的預期值直接拉齊至我對 AirPods Max 的體驗印象。
在連接方面,Sonos 支持 apt-X Lossless 編解碼協議,與高通芯片的 Android 設備相連,最高可實現 1Mbps 的無線傳輸碼率,相較于 LDAC 來說,碼率會一定提升。但與 iOS 設備連接的時候,就隻能使用 AAC 編解碼,傳輸碼率反而會收到限制。

要想獲得無損傳輸,Sonos Ace 也支持 USB-C 接口的有線音頻直連(支持 3.5mm 音頻線 / C2C 數據線),尤其是用貼貼線、細靂線來直接與 iPhone、Android 手機、Mac/Windows 電腦相連,都可以直接通過 USB 識别連接,在暢享無損音源播放的同時,也能爲耳機補電,真切地做到「随時連接」,還挺方便的。
關乎音質的硬件部分,Sonos Ace 搭載了兩個自行設計并定制的 40mm 驅動器,還有定制的 DSP(數字信号處理)電路元件。

▲ Sonos Ace 拆解 . 圖片來自:iFixit
官方對調音環節也有說明,Sonos Ace 經由打造過無數 Sonos 音響的音頻工程師進行調音,還加上了由衆多世界級音樂人(不乏奧斯卡和格萊美獲獎者)組成的 Sonos 聲音委員會進行把關。
所以我對 Sonos Ace 試圖在耳機端還原 Sonos 音響那種「溫開水」般的聲音風格,感到毫不意外。

Sonos Ace 給我的直觀感受是比較溫暖明亮的聲音,符合大衆口味的調校。它在低音部分做了一些加強,低頻下潛雖然不是特别深,但回彈比較有力,讓低音表現比較突出的同時,也不會感覺到過分松散,整體渾厚的表現定下了溫暖的基調。
針對高音的優化也很明顯,高頻是直觀可感知的那種明亮,中頻人聲部分會比較靠前一些,聽感比較自然。但無論是聆聽音樂、還是播客節目、或者是電影内容,Sonos Ace 都自帶一種沉浸式的效果,聽着聽着就會讓你沉浸到聲音當中,并且長時間聆聽都不會覺得疲累。

無論是佩戴舒适度,還是耐聽度,我都已經在飛往伊斯坦布爾的 11 個小時長途航班裏親身驗證過了。
主觀地來說,對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我用 Sonos Ace 來聽《Popular》的時候,前奏部分背景樂器的鼓點包裹着麥當娜的口述語呈現出了非常驚豔的聲音效果,整體呈現出來的立體感比較明顯。

加上 Sonos Ace 是支持空間音頻和杜比全景聲的,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它都可以播放來自像 Apple Music、Amazon Music、Tidal 的支持杜比全景聲和索尼 360 臨場音效的無損音頻曲目和空間音頻曲目,更加龐大的音頻信息量和空間音頻的加持,會讓我覺得更有臨場環繞的感覺。
可以說,在聲音表現上,Sonos Ace 并非那種聲線出衆,萬裏挑一的絕對好聲音,事實上它反而就像是一杯溫開水,平淡穩定卻又傳遞着溫暖的力量,适當的溫度和自然的環繞聲會讓我覺得 Sonos Ace 會比 AirPods Max 更加打動我,最重要的是 Sonos Ace 也能滿足長時間聆聽的耐聽體驗。
但若是單論音質表現,我認爲 Sonos Ace 的聲音效果是略遜于索尼 WH-1000XM5 的。與 iPhone 進行藍牙連接的情況下,索尼的聲音顯然會更加有層次感,底噪對比來說也少很多,整體的聲線比 Ace 要更純淨一些。

除了用來聽音樂之外,其實 Sonos Ace 更很适合用來看電影和看電視劇,配合手機去打開 Netflix 和 Disney+ 來觀影,Sonos Ace 優秀的低音和清晰的人聲表現也帶來了非常不錯的視聽享受。
另一方面,從 iFitix 的拆解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Sonos Ace 其實底子非常好,具備一定的優化潛力,所以當你覺得 Sonos Ace 的默認調音不能完全滿足你的聽音喜好,你也可以在 Sonos App 中自己調節 EQ 均衡器來獲得貼近你口味的聲音。
降噪 透傳,皆是旗艦級水準
似乎是随着索尼 WH-1000XM5、Bose QC Ultra、Apple AirPods Max 的暢銷,頭戴式降噪耳機的主動降噪和環境音透傳兩大能力,已經被固化成旗艦級頭戴式耳機的重要标簽。
爲了實現官方宣稱的「世界一流的 ANC 體驗」,Sonos Ace 在耳機上配備了 8 個拾音麥克風,精心設計的陣列位置能夠精準定位和中和外部聲音,從而提供足夠強效的主動降噪能力。

經過長時間的體驗後,無論是在日常通勤,或者是辦公室内辦公,以及長時間的跨國航班當中,我都覺得 Sonos Ace 的降噪效果确實是令人滿意,可以隔絕掉絕大多數的環境噪音,唯有高頻尖銳的聲音偶爾會穿透進來,但大多數情況都能夠讓你獲得「隔絕塵世間」的靜谧沉浸體驗。
所以 Sonos Ace 的降噪表現,我認爲是和 AirPods Max 保持相近,但稍弱于 Bose QC Ultra 和索尼 WH-1000XM5。

但 Sonos Ace 最令我感到驚豔的還是它的「感知模式」(透傳環境音),啓用這個模式之後,周遭的環境音會以一種極其自然且極低時延的方式傳入耳罩之内,仿佛能夠在耳邊感知到耳罩之外的空氣流動,讓我覺得「仿佛沒有戴着這個頭戴式耳機」一樣。
就感知模式而言,Sonos Ace 是目前我體驗過的耳機之中,最接近 AirPods Max 的一款。
整體而言,Sonos Ace 在主動降噪和環境音透傳兩個方面都取得了優秀表現,的确能夠跻身頭戴式降噪耳機的「旗艦」行列。
Sonos 系統的延伸,Ace 不止于耳機
正如開頭所述,Sonos 多年來已經用豐富的音響産品,構建了能以不同的方式去組合的無線音響系統,可以說 Sonos 的核心業務依然在于無線音響。
而看似「不務正業」的 Sonos Ace 耳機,其實也是「正業」當中的一環,作爲無線音響系統的延伸,成爲整套 Sonos 無線音響系統的一個「獨享」聽音位。
這也是 Sonos Ace 和同類産品之間最大的差異化功能——TV Swap(家庭影院連接)。

▲ 圖片來自 電動派大星
記不起已經有多少個夜晚,當我夜晚回到家中,躺在沙發之中并點亮電視機,試圖在浏覽喜愛的流媒體視頻内容的過程中,卸下整天的疲憊。
此時,LG C4 OLED 電視配合 Sonos Beam & Sub mini 組成的音響系統總是能夠給我帶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讓我暫且忘記現實世界的煩憂和困倦。
但就是這個時候,對聲音響度比較敏感的家屬總是會讓我:「小聲一些!」

有了 Sonos Ace 之後,我就可以通過按下耳罩後的「内容按鍵」來連上我的 Sonos Beam,将整套音響系統的環繞立體聲家庭影院體驗,轉移到我的耳機之中。讓我在客廳享受家庭影院的時候,也不會再打擾到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切換音源的速度非常快捷,按下按鈕的下一刻就能實現音頻的切換,這一點也再度加強了 Sonos 「系統生态」的優越性。

可能你會說,現在有不少電視機也具備藍牙耳機的功能,甚至 Apple TV 也支持 Apple ID 流轉 AirPods 耳機的能力。但事實上,電視機自帶的藍牙連接功能偶爾會出現連接不太穩定的問題,直接就會造成音畫不同步的情況,而且音質下降得也比較明顯。
而 Apple TV 得益于 Apple 系統生态的無縫流轉,的确可以與 AirPods 系列耳機做到穩定的聲畫同步,并且盡可能地将環繞聲體驗帶到耳機端。隻不過這個體驗會局限于在使用 Apple TV 的情形,若是切換到有線電視機頂盒,或者電視機系統中的 App 時,AirPods 的播放就會失效了,此時我們又不得不手動打開電視機設置頁面去進行藍牙耳機的配對連接。

基于 Soundbar 音響系統實現互聯的 Sonos Ace 在此處又再度盡顯優勢,無論是在使用有線電視機頂盒、電視機系統内的 App、Apple TV 等信号源,電視機的聲音輸出仍然是通過 HDMI eARC 來輸出到 Sonos Soundbar 裏去。
所以,啓用 TV Swap 之後,Sonos Ace 會通過 Wi-Fi 的方式與 Sonos Soundbar 連接,電視機的輸出端并未發生任何變化,所以 Sonos Ace 便能同步播放電視機輸出的環繞立體聲,做到極緻的音畫同步,聲音也能保有 Soundbar 聲效的七八成功力。

可以說,作爲 Sonos 系統的一個獨特延伸,Sonos Ace 讓衆樂樂到獨樂樂的轉變,依然保持動聽迷人。
定價不菲的它,确是爲 Sonos 粉絲而造
值不值得入手 Sonos Ace,是海内外社交網絡比較多人會提問的一個問題。
在我看來,如果 Sonos Ace 隻是一副單純的藍牙無線頭戴式降噪耳機,那麽定價 3999 元的它将很難在高手如林的頭戴式降噪耳機市場裏凸顯自身優勢,但作爲 Sonos 苦心經營多年的家庭音頻系統當中的一員,Sonos Ace 固然有着獨特的過人之處。

受限于相對高昂的定價,它注定無法成爲大衆寵兒;溢價的部分僅僅體現在「Sonos 系統」的生态體驗當中。所以毋庸置疑,Sonos Ace 正是迎合了 Sonos 忠實用戶們的需求而生,也是系統中的一塊有趣的「積木」。
隻不過在家庭影音中滿足私享的耳機需求,并非當下才突然萌生,而是由來已久。
在過去的十年間,不少 Sonos 用戶們早已被迫尋求其他替代的解決方案(例如專門買一個耳機來接入電視機藍牙)。所以,姗姗來遲的 Sonos Ace 不一定能直接打動普遍的 Sonos 用戶,尤其是在更「卷」一些的中國市場,市面上的可選項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你并非 Sonos 的用戶,隻是想要一款頭戴式降噪耳機的話,我覺得 Sonos Ace 未必适合你,價格更加優惠、聲音表現更爲成熟的 WH-1000XM5 顯然是更優的選項。

但放眼全球的 Sonos 用戶群體當中,實則不乏忠實受衆,盡管此前被軟件更新傷透了心,但在 reddit 上仍然有不少用戶紛紛表示已經入手了 Ace 耳機,甚至有海外用戶給出了「看在 Ace 的份上,我決定原諒 Sonos」的超高評價。

就我而言,在音質和降噪透傳能力都達到了旗艦水準的情況下,如果要讓我講出一個非它不可的理由,那麽我的答案必然是這純白色的簡潔設計——真的是一見鍾情,過目難忘。
我也希望,Sonos Ace 可以保持升級,持續優化聲音表現和生态能力,讓這 3999 元的定價能獲得更充足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