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鏡象娛樂,作者丨梁嘉烈
于文亮,粉絲超三百萬的新晉抖音網紅。
他的抖音視頻非常簡單,記錄的無不是吃飯、看電影、打籃球、跑步等日常生活,沒有濾鏡也看不出多少運鏡與剪輯技巧,78 條這樣的視頻中,點贊過百萬的近 10 條。有人感謝于文亮治愈了自己的 " 平凡羞恥症 ",也不斷有人質疑他憑什麽火。
" 于文亮是誰?是我們所有人。" 這是于文亮一則點贊過百萬的視頻下的熱評,于文亮的回複僅有兩個字:點了。
在不少人看來,于文亮的火大概率是 MCN 機構精心策劃和抖音流量傾斜共同推動的,其實,于文亮是不是被包裝出來的并不重要,當 " 普通叙事 " 流行,當大衆尋找一個能徹底同位共情的存在,沒有于文亮也會有張文亮。社會情緒價值客觀存在,被誰收割本身并不重要。
比起争論于文亮爲什麽火,倒不如關注他身上所代表的網紅叠代趨勢,這或許更具參考意義。
" 普通叙事 " 與 " 反高級 "
外界不少人認定于文亮并非 " 天選之子 " 而是 " 包裝産物 ",其實不難理解,從個人顔值、視頻稀缺性、内容創意等多個維度來看,他的競争力都不突出,憑借自身力量在抖音出圈的可能性并不高。如今,短視頻平台在流量上的 " 階級固化 " 趨勢明顯,能憑一己之力火出圈的多少都有些不走尋常路,比如一笑傾城。
不論于文亮的走紅是否有幕後力量推動,他視頻傳遞的價值觀導向不乏積極意義是客觀事實。在他多個視頻的評論區,不少人曬自拍照和生活照,感謝于文亮讓自己有了分享真實的勇氣,也有不少人感慨于文亮 " 開心生活 " 的人生态度讓自己十分羨慕。
如今,與于文亮相關的輿論呈兩極分化态勢,其實還有一點重要原因,即對網紅不信任情緒的廣泛蔓延,一部分人認爲,于文亮之後勢必也會走上直播帶貨之路,重演 " 屠龍者終成惡龍 " 這一爛俗戲碼。猜忌、質疑、不信任,都源于這樣的案例早已屢見不鮮,如今挖呀挖黃老師的流量變現故事正在上演,五場直播銷售額超百萬話題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前車之鑒太多,大衆也隻能提前應激,建立心理預防機制,比如外貌酷似張翰的 " 佛山電翰 " 走紅後,一反常态的選擇停播沉澱自己,在不少人看來這不過是在爲帶貨做準備。可以說,人們并不排斥 " 普通叙事 ",隻是反感 " 普通叙事 " 成爲一樁明碼标價的生意,反感自己的情緒價值被當成韭菜收割。
走紅後,于文亮在自己的抖音簡介裏寫明了 " 不接廣 ",并直言當下家裏并不需要他站出來做賺錢頂梁柱。誰都無法保證于文亮是否會帶貨,但從他收到的私信來看,那些 " 讓他趁現在賺錢 " 的人大多可以接受他進行流量變現,而那些質疑他割韭菜的人,大概率也不會捧場。若真到了那一步,是去是留,他的觀衆應該都會自行選擇。
于文亮出圈後,不少人直言他治愈了自己的 " 平凡羞恥症 ",這一詞語頗具争議,平凡并不适合與羞恥挂鈎,因爲其中多少包含了無意中對平凡的貶低與矮化。客觀來說,認可于文亮背後,是當下互聯網的主力軍也就是年輕一代,成長過程中被時代、家庭、社會、自身等多方賦予的 " 不平凡野望 " 松動的象征。
他們逐漸走向成熟,也逐漸明白 " 沒有比渴望不平凡更平凡的 ",在 " 拒絕自我内耗 " 成爲主旋律的當下,他們的選擇是自我和解,而于文亮在視頻中呈現出的,便是這種自我和解的融洽狀态。
站在比個體心路曆程更宏觀的層面而言,如今的年輕人不僅開始接受 " 普通叙事 ",也正在質疑一切 " 高級叙事 ",并對此做出群體反擊。李佳琦與花西子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 " 助力 " 國貨複興,幾年甚至更久以後回看,或許就是這股浪潮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可以說,人們聲讨消費主義,将商品價值從自我價值及身份地位中剝離,與于文亮的火爆是在處于同一語境之下的。
而這一語境容納的社會現象不僅是于文亮的爆火與李佳琦的翻車。今年,"City walk" 成爲熱詞,高強度出現在明星相關熱搜中,前幾日 "City walk home sleep" 話題登上熱搜,熱門裏點贊過萬的博文是 " 打工人誰 City walk 啊,我們要 home sleep"。當然,年輕人對 "City walk" 一詞展現出的反感情緒并不強烈,畢竟其不像消費主義一般,背後潛藏着赤裸的商業邏輯。
除了于文亮,近期抖音還有一位新晉紅人,那就是演員金美娜。一個低成本雷劇出身,臉龐科技感強烈的十八線演員自封内娛 " 天降紫微星 ",卻并未引起網友的反感,不少人對她反而越看越喜歡,對于她 "30 天拍 50 部戲 ",很少有人質疑她在演粗制濫造的短劇恰錢,而是大談她敬業又努力,這已經不是 " 糊是保護色 " 可以解釋的了。
說到底,還是在于她的故事也與 " 普通叙事 " 高度兼容。談及自己的走紅,金美娜直言 " 評論裏很多噴我的把我噴火了 ";自我感覺演愛情片最得心應手,是因爲以前談過很多戀愛;真有人黑轉粉了,她自己跑去打印好照片簽了名送給粉絲。相比于演員身份,大衆看到的是一個農村出身的女孩在娛樂圈的生存現狀,看中的是她身上與普通人無二的真實感和人情味。
如今對于網紅,比起 " 向上兼容 ",人們似乎更願意 " 向下欣賞 ",在此背景下,于文亮和金美娜的火不一定是必然,但此類人受到關注,一定是必然的。
無法批量複制的于文亮
不過,如果要問于文亮的火爆是否代表着新的短視頻内容創作風口,答案或許是否定的。無論是哪類平台," 普通叙事 " 都有走紅的機會,B 站一則名爲《下班後男人簡單小快樂》的視頻便是如此,内容同樣沒有太多技巧,簡單記錄了下班路上打酒買肉,到家後看着視頻一人小酌的普通生活,這則視頻的播放量高達 400 萬。
視頻下,很多人分享自己的真實生活:" 偶然刷到,想起了五年前的自己,一個人在外地住,周末休息就買瓶白酒,買點雞排、泡椒鳳爪、烤鴨什麽的,躲在房間看 LOL 的比賽,看大司馬的直播,開心一下午。" 這和于文亮的視頻出圈邏輯如出一轍,甚至再往前追溯,當時備受争議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走紅原因也是相近的。
前幾年劇集市場不成熟時,外界評價不少低質量劇集時多會用到 " 懸浮 " 一詞,特指劇集内容脫離大衆生活,難以被理解和共情。長視頻有過這一陣痛期,但短視頻卻與 " 懸浮 " 二字關聯不大,抖音問世早期的品牌 slogan 是 " 讓崇拜從這裏開始 ",不久便改爲了 " 記錄美好生活 ",如今無數普通人在抖音、快手分享自己的生活,他們和于文亮的區别,隻在 " 有沒有流量 "。
在 " 反高級 " 的大環境下,如果抖音是于文亮走紅的助推力,那短視頻平台的确敏銳把握住了時代趨勢并成功打造出了範本,借助這一範本進一步提升了平台在用戶群體中的認同感,隻是這依然很難将 " 普通叙事 " 轉化爲一個專業内容創作賽道,若有人瞄準這一風口,前景也未必有想象中樂觀。
因爲 " 普通叙事 " 太過缺乏壁壘,簡單與普通是于文亮視頻最關鍵的标簽,這意味着他的内容是極容易複制的,但正是如此,跟風入局才很容易被淹沒在茫茫大潮中。當第一個以 " 普通 " 爲賣點的網紅出現,他一定會收獲 " 第一個吃螃蟹 " 的紅利,之後更多同類型創作者出現,若沒有 " 絕活 ",獲得的收益一定是遞減的。
也就是說," 普通叙事 " 無法成爲一個有相對穩定市場價值的創作領域,如《下班後男人簡單小快樂》《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等視頻的火爆,本身也很難複制。
更何況這還是一個網紅保鮮期極短的時代,沈巍、藥水哥、侯翠翠、拉面哥等都曾是網絡紅人,如今已經鮮少有人談起,今日的于文亮、金美娜、佛山電翰恐怕也難以逃脫同樣的命運。大衆的視野會停留也會遠去,人們慣常被更新鮮的存在吸引,在不同階段,他們也會找到更契合自身處境的人來實現自我映射。
就如金美娜,她的走紅就有特殊的大背景,金美娜身上接地氣、沒包袱、真誠、努力對待工作等特質,是人們很難在一些頭部明星身上尋找到的,不少人對她越看越喜歡,與人們對當下内娛明星生态的抵觸脫不開關系。未來,如果大衆對明星群體的認知發生轉變,那金美娜是否還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可想而知。
于文亮所代表的 " 普通叙事 " 确實很難成爲一個風口,但對市場和網絡紅人來說卻并非沒有參考價值。互聯網加速上行的那幾年,網絡紅人中很多意見領袖身上都貼着 " 精英 " 标簽,男性紅人中較爲典型的是高曉松," 高知 "、" 有才 "、" 有趣靈魂 " 等人設此前長久圍繞着他,而他也以 " 碎片化知識 " 傳授者的身份實現了流量變現。
近一兩年,男性網絡紅人中的張雪峰與董宇輝與高曉松有着明顯不同。一方面,他們不再自上而下兜售自己的學識與才華,更多時候扮演的是交流者、建議者、分享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他們的現實成長經曆更能讓普通人共情,實現情感投射。可以說,相比于高曉松,張雪峰與董宇輝身上都有着 " 去高級 " 痕迹。
女性紅人中較爲典型的是晚晚,她曾和南笙、張辛苑一起齊名 " 豆瓣三女神 ",甚至憑借獨特的個人風格與妝造衍生出了 " 晚學 " 這一流派。晚晚身上曾貼着 " 高學曆 "、" 貴婦 "、" 時尚 " 等諸多标簽,在紅與黑的交響中收獲了一衆文藝青年的認可與模仿,但如今,與晚晚同爲網紅出身,且風格不乏相似之處的易夢玲身後少了很多擁趸者。
如果說張雪峰、董宇輝與高曉松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李雪琴便與晚晚、易夢玲等截然不同。或許,李雪琴是諸多網紅中最早把握住 " 普通叙事 " 機遇的存在,北大畢業的她鮮少将 " 學曆 "、" 高知 " 等作爲賣點,相反,出圈後李雪琴向外界展露的更多是接近普通人的一面,如自我内耗、喪、曾患抑郁症等,這些使她潛移默化中實現了一次精英祛魅。
于文亮的走紅,其實更多是讓外界看到了近幾年大衆審美和心境變化下推動的網紅更叠浪潮。于文亮雖難複制,但可以參考,一個隻有 " 普通 " 賣點的網紅很難脫穎而出并長久立足,但如果将 " 普通 " 作爲錦上添花般的賣點,或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隻是," 普通叙事 " 看似平凡,實際應運起來卻未必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