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Tech 星球,作者 | 翟元元
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爆出圈,《無雙》小程序短劇上線 8 天消耗過億元,短劇賽道總能以出其不意的爆款引人關注。
短劇賽道發展迅猛,3 年時間,短劇規模已經有望超越院線電影。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2022 年全國電影票房爲 300.67 億元,而短劇行業年流水,已接近 300 億元。字節跳動一位内部員工向 Tech 星球透露,字節也在做短劇的平台,所以掃描了一下市場,目前整個中國市場短劇流水日均 8000 萬元,一年短劇流水近 300 億元,付費短劇大約爲 180 多億元。
即使沒有電影的大衆性、藝術性、知名度,但不可否認的是,短劇行業規模已經不容小觑。
跨界玩家還在湧入,某影視制片人告訴 Tech 星球,現在就連道觀也在躬身入局短劇,某道觀投資拍攝了一部甜寵題材的短劇,希望通過短劇宣傳道觀的文創産品。
以小博大的故事不斷在短劇賽道上演,總有人寄望于 " 通過一部短劇實現财富自由 ",以幾十萬撬動百萬、千萬收益。然而每個行業都有一個颠撲不滅的定律,真正能賺到錢的,從來都是少數。小程序短劇最大平台九州文化内部人士向 Tech 星球表示,短劇差不多 70% 保本(其中 10%-15% 是爆款)、30% 因爲票房過低撲街,撲街的短劇中有 10% 純虧。
幾十萬成本撬動過億票房,演員一天片酬漲到兩萬
因爲付費土味小程序,短劇的野蠻生長變得格外火爆。
以時長、平台劃分,短劇現在可細分爲三種:" 愛優騰 "(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長視頻平台中短劇、抖音快手微短劇、小程序短劇。其中,小程序短劇幾乎處于行業 " 鄙視鏈 " 最底端,内容口碑最差,起步最晚,但發展卻最爲迅猛。據字節監測數據顯示,以小程序短劇爲主的付費短劇年流水大約爲 180 多億元。
小程序短劇成了影視行業爲數不多跑通商業變現模式的業态之一。小程序短劇,通常一部短劇在 80-100 集左右,每集 1-2 分鍾,差不多前 10 集免費觀看,然後自第 11 集開始,需要付費充值才能觀看。一般用戶觀看一部短劇需要花費 200 元左右,比春節期間去 IMAX 影廳看一部 2 個多小時的電影還貴。
對于短劇玩家來說,目前小程序短劇收益有兩種:版權費、用戶付費充值。短劇制作公司李立告訴 Tech 星球,版權費用分爲兩個階段,其中首月獨播,小程序短劇平台會給到制作方一筆版權費用,通常是短劇成本的 25%,然後短劇上線第二個月進入多個平台二次分銷,再向制作方支付二輪分銷版權費。
用戶充值收益一般是首月獨播時,平台給到短劇制作公司 3%-6% 的用戶充值返點。這部分收益是短劇玩家收入大頭,幾乎決定了投入是否能回本。李立舉例稱,公司某部短劇消耗達 1800 萬,九州文化給到他們 6% 返點,将近 120 萬元。除去 50 萬元成本,也就是盈利近 70 萬元。
更具誘惑的标杆案例誕生。日前,小程序短劇迎來狂歡時刻,業内打造出消耗過億的爆款作品《無雙》,傳聞第二部将在 10 月份開拍。所謂消耗過億,就是指投流人員爲短劇投放金額超 1 億元。一位專業短劇投手向 Tech 星球表示,消耗過億就是投手花了一個億,投手每投一筆錢一般是看到 ROI 之後才會繼續加碼。《無雙》消耗過億,意味着用戶充值票房也過億元。如果以觀看一部短劇需要 200 元計算,那差不多有 50 萬用戶爲該劇付費。
幾十萬小成本短劇,撬動了過億票房,暴富的故事吸引着衆多玩家入場掘金。個人投資者進場更是屢見不鮮,一位短劇投資人向 Tech 星球表示,今年專門成立影視公司做短劇,目前爲止她已投資 4 部小程序短劇,平均一部成本差不多在 70 萬元左右。
财富故事與造星故事一同上演。目前小程序短劇也擁有自己的頂流演員,像徐藝真、孫樾、舒童、申浩男、鹿單東等等,每位演員差不多都出演過十幾部短劇,其中後四位還被稱爲短劇四大男神。
短劇爆火,演員出演短劇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有制片人在某短劇行業群裏表示,不要找頂流了,他們完全沒檔期,刷臉也刷不到。像徐藝真,需要排隊三個月的時間等檔期,且一天片酬漲到了兩萬元,一部劇下來打包價也要 12-15 元。其他好一點的演員檔期也不好約,能約上最近的檔期也要到 11 月份了。而在一年前,他們的片酬隻有幾千塊。
拍 10 部火 1 部,打爆款像買彩票
以小博大的短劇行業,并不總是暴富故事。
2021 年 5 月,陳曦成立影視公司,正式進軍短劇市場。2 年多的時間,陳曦公司先後搭上快手、抖音、長視頻短劇順風車,共計投資 11 部短劇。其中,快手短劇 9 部(2min*24 集制式),抖音短劇 1 部," 優愛騰 " 橫屏劇(10min*18 集制式)一部。
抖音、快手按照播放量分賬,10 部短劇下來,陳曦公司整體略有盈餘,其中也有小爆款。陳曦向 Tech 星球表示,他們屬于快手短劇第一波吃螃蟹的制作方,制作的短劇,在快手播放量過億,成功捧紅 5 位主演成爲全網古風頭部大号,累計漲粉超 1000 萬。另一部短劇,在快手累計播放量接近 5 億。但他們在抖音上線的那部短劇,播放效果一般,最後沒有拿到分賬。
自去年春節開始,陳曦先後調整了平台合作策略,從快手、抖音等平台合作對象轉爲長視頻平台。在她看來,2021 年 7-8 月,短視頻平台短劇市場紅利還很大。然而紅利期不過半年時間,行業開始變卷,玩家增多,流量變得分散。公司優勢不再,于是,陳曦便考慮轉型做中短劇,時長更長,更精品的短劇,每集 10 分鍾左右。
小程序短劇風口自去年興起,去年下半年開始,不斷有人向陳曦建議做小程序短劇,但在她看來,小程序短劇一來風險太大,并不能完全做到穩賺不賠,而且,小程序短劇拍出來并不能稱爲一個作品,完全屬于一個牟利的工具。所以綜合考量下,陳曦最終沒有跟風布局小程序短劇。
比起中短劇、微短劇而言,風口下的小程序短劇,盈利能力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麽可觀。
九州文化作爲小程序短劇從業者公認的第一大短劇平台,平台規模大,爆款短劇數量多,對短劇制作方也更爲友好,給到後者的用戶充值返點最高,能達到 6%。
單九州文化一個平台,每月上新的短劇數量在 40-50 部。不同題材的小程序短劇成本也不一樣。九州工作人員表示,都市類短劇成本低一些,在 20-30 萬,30 萬以上的屬于精品。戰神劇成本在 30-40 萬元,古裝短劇稍微貴一點,需要 40-50 萬元左右。
但是,盈利沒有那麽簡單。九州文化一位工作人員向 Tech 星球表示,九州短劇,差不多 70% 可以保本、30% 撲街,然後撲街的 30% 中,10% 純虧損。保本的 70% 短劇中,差不多有 10%-15% 左右的短劇票房,可以達到千萬元左右,相當于爆款率在 10% 左右,保本短劇即使盈利也不會太多。
大部分投流的錢流進抖音平台。九州工作人員向 Tech 星球表示,九州有 100-200 個小程序,挂載在抖音上,點擊抖音視頻下方的鏈接會跳轉到短劇小程序。投流大部分錢是被平台分走了。他們投流前會先做一個投流測試模型,設定一個産出比,ROI(投入産出比)一般需要達到 1:1.1-1.5,若産出比爲正,會加大投放力度,如果爲負,則減少投流。
内卷加劇,紅利退潮
跟去年短劇爆發相比,今年短劇市場已出現退潮迹象。Tech 星球根據公開資料統計,2023 年 1-8 月,在國家廣電總局備案的微短劇數量 1695 部,而 2022 年上半年,在廣電總局系統進行規劃備案的微短劇高達 2800 多部。
編劇小卉的體感也是如此,感覺今年做中短劇、微短劇的沒有去年多,上半年行業一片哀嚎,她本人今年接到的短劇劇本數量也少了,大家好像都去做小程序短劇了。但因爲創作潔癖,她并不打算接小程序短劇的編劇需求。下半年開始有所好轉,她身邊熟悉的幾個編劇朋友,幾乎人手一部短劇在推動。
短劇紅利窗口期似乎正在逐漸在關閉。
短劇制片李洋去年參與了将近五六十部小程序短劇,但在今年,他徹底換崗,不再做短劇業務。在他看來,行業又卷又累,最後制片個人收入也不高,得不償失。行業内卷,單是如何吸引用戶付費這個點就可以卷死一批人。
去年,一部爆款短劇讓李洋所在的平台掙了幾百萬元,但小程序短劇沒有固定的爆款規律。在李洋看來,短劇目前打法還是以概率爲主,相當于平台一個月可能投資個十幾二十部,靠裏面的項目博概率。運氣足夠好,一部短劇可以把所有成本收回來。但一個月可能十幾部中才有那麽一部賺幾百萬,像買彩票一樣,概率極低,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講,并不适合。
今年短劇成本已無法跟去年相提并論,過去一二十萬元便能制作一部短劇,80 萬元就是高配,現在,短劇大多 30 萬起步,低于 30 萬的短劇,劇本、服化道、演員、拍攝場地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高配短劇至少需要 150 萬左右," 去年應該有百分之三十利潤吧,今年沒有了。"
票房不達預期的短劇開始增多。某短劇出品人告訴 Tech 星球,他們投資 30 萬制作的短劇,四天票房隻有三百萬。一部 30 萬成本的短劇,如果按照分賬 6% 比例,需要達到 500 萬票房才能回本。
短劇投手們也在懷疑,現在短劇大盤是不是在走低。投手小冰告訴 Tech 星球,影響短劇投放 ROI 的因素有很多,看劇本身的内容,也看制作方,像蜜糖的基本都是 1.6 左右,他自己所在的公司 ROI 則沒有這麽高,一般在 1.35,投流效果并不好。投流新手投出的數據更差,某投手稱自己投流數據不太樂觀,ROI 可以的時候不起量,起量的時候 ROI 不行,差不多屬于 " 行業冥燈 " 了。
小程序短劇編劇則陸續開始逃離。短劇的造富故事中,編劇始終遠離财富中心。一部 100 集的小程序短劇,每集劇本 500 字,最後編劇收入隻有 1-1.5 萬。一位小程序短劇編劇向 Tech 星球表示,市場上大部分短劇本子大概一本 1 萬左右,折合一個字 2 毛錢。
過去寫電影的編劇小四同樣表示,以前網絡電影編劇分賬比例是百分之三,現在短劇編劇分賬隻有千分之六。而小程序短劇對編劇個人而言,天花闆比較低,幾乎沒有什麽成長空間,編劇話語權極低,行業人才流動比較大。
整個短劇行業,流量越來越集中,基本傾斜在頭部短劇,陪跑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