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歐陽曉紅
一
時間從不說話,但會解答所有問題。
幾乎是一夜之間," 新十條 " 發布之後,各地疫情防控悉數 " 轉向 "。截至 12 月 14 日,北京市全部區域均處于常态防控,無高風險區域。當日,國家衛健委宣布,從即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前一天,運行三年的 " 通信行程卡 " 小程序正式下線。
不經意間,遭受疫情沖擊的城市也 " 發燒 " 了,部分市民人均體溫燒到 38.6 度,身邊的同事、親朋好友陸續 " 中招 " ——這可能也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緻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後,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必由之路;包括城市的醫療資源和公共衛生等相關支撐體系,以及預警響應機制等也正在承受疫情防控新形勢新挑戰的突擊壓力測試。
此時," 陰 "" 陽 " 忌憚似乎在一點點弱化," 陽 " 者分享感染經驗、注意事項;" 陰 " 者備好藥物,積極防禦。
" 目前數據顯示,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後,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12 月 15 日,鐘南山院士在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上表示。他說,感染一次奧密克戎後,體内會産生抗體,等于打了一次疫苗。
國内市民心态在變,強預期下,一度 " 搶跑 " 經濟的市場卻有些糾結,不隻是 A 股,鷹鴿兼具下的美股亦如此。
這天,滬指跌 0.25%,深成指漲 0.32%,創業闆指漲 1.31%。北向資金淨買入 49 億元。兩市共 2786 隻個股上漲,2064 隻個股下跌。兩市成交額 7662.49 億。
美東時間 12 月 14 日,美聯儲 12 月議息會議如期加息 50 個基點。點陣圖顯示,2023 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位數将達到 5.1%。昭示明年還将加息 50bp。縮表進度繼續按照 5 月發布的《縮減美聯儲資産負債表規模計劃》,以每月 950 億美元的規模進行,其中國債月縮減量為 600 億美元,MBS 月縮減量為 350 億美元。
而從經驗來看,方正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張偉分析,美元指數走勢與 10 年國債存在較好的負相關性,也即美元指數上行,則國債利率往往下行,反之亦然。這種負相關性背後的機制并不十分清晰。一種解釋是,美元指數代表了全球避險情緒,美元走強則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債市等避險資産受益。聯儲加息周期臨近尾聲,未來加息幅度減少,這将對美元指數帶來下行壓力。而按照經驗規律,美元指數下行對國内利率會帶來交易層面上行的擾動。
據張偉分析,(美國)11 月 CPI、核心 CPI 顯著回落,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要看到通脹持續回落的進一步證據,才會進一步放緩收緊貨币政策。通脹是否持續回落還需觀察以及中期選舉前,鮑威爾聲明偏鷹派。
同時,美聯儲将 2023 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 0.7 個百分點至 0.5%。并且需求減弱,也将給通脹帶來下行的壓制。今年聯儲加息已經收官,明年聯儲加息節奏将逐步放緩,加息幅度還剩下 50bp 左右。從這角度來看,聯儲開始呈現轉向鴿派的迹象。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工銀國際資深經濟學家張弘顼則認為,未來美聯儲加息進程将呈現 " 步幅減小、周期拉長、終點更高 " 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議息會議美聯儲大幅下調了 2023 年美國實際 GDP 增長預測(23 年實際 GDP 預測值僅為 0.5%,較 9 月下調 0.7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聯儲上調了對 2023 年失業率的預測,這意味着美國 23 年邁入經濟衰退的概率将進一步擡升。而投資者此前普遍樂觀的市場預期在鮑威爾宣布下調 23 年實際 GDP 後同步發生逆轉。
據其分析,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增加,警惕未來市場逆轉風險。由于總體通脹和核心通脹持續回落,美聯儲放緩加息節奏,市場開始普遍預期美聯儲将由 " 鷹 " 轉 " 鴿 "。
" 在美國經濟實質性衰退前,美聯儲仍将持續加息,盡管聯儲預測終端利率或将接近或超過 5.1%,但我們認為聯儲的終端利率水平可能接近 5.25-5.5%。" 工銀國際稱。
在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看來,随着全球經濟周期從收縮階段進入複蘇階段,明年将至關重要。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聯儲于 2023 年中的某個時間點按下加息的 " 暫停鍵 "。關鍵問題仍在于,美國經濟會否在收縮階段陷入衰退,以及核心通脹是否會繼續回落至美聯儲的目标區間。這一點仍未明朗。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大幅加息,美國經濟依然保持強勁。
誠如,鮑威爾坦言,美聯儲在通脹方面做的不夠好;他說,重點是改變我們的政策立場,使其變得足夠限制性,而不是降息。在 FOMC 确信通脹持續下降之前,我認為我們不會考慮降息。" 現在加息重點不是速度而是利率峰值,不要過早放松。" 如此,再度釋放鷹派信号。
換言之," 不是頻率,而是頂點 ";頂點(終端利率)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市場似乎沒有做好準備。即将過去的 2022 年,金融市場劇震、估值調整也無疑讓全球市場多次見證了——何謂由高通脹、強美元引發的利率沖擊波。
這次,沖擊波又如期而至。當地時間 12 月 15 日盤中,美元指數報 104.5; 歐元對美元 1.06; 離岸人民币(CNH)對美元報 6.98; 英鎊對美元 1.21; 歐美股市全線大跌,其中,英國富時、德國 DAX、法國 CAC 分别跌 0.93%、3.28%、3.09%;道指、納指、标普 500 跌幅分别為 -2.25%、-3.23%、-2.49%。
時至今日,美聯儲前 6 次累計加息 375 個基點,本輪緊縮創 33 年來最大年度加息幅度。而本周亦可謂 " 超級央行周 ":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以及瑞士、俄羅斯等央行陸續公布最新利率決議。
正如,當地時間 12 月 15 日,英國央行銀行宣布,将基準利率上調 50 個基點至 3.5%;為去年 12 月以來的連續第九次加息。同日,歐洲央行管委會會議決定加息 50 個基點。三項主要利率中再融資利率升為 2.50%,邊際貸款利率為 2.75%,存款利率為 2%,符合市場預期,利率水平達 2008 年 12 月以來最高;也是歐洲央行自今年 7 月以來的第四次加息。
誠然,累計加息和貨币收緊對經濟活動有時滞效應;利率沖擊波下,全球衰退陰霾卻可能漸行漸近……包括目前斷言強美元周期終結可能仍為時過早。
不過,利好面是,随着當前中國防疫政策的轉向,待通過新冠大考、經曆初期各種壓力測試,經濟建設逐漸步入正軌後,未來趨勢向好的中國經濟也将有助于全球經濟之複蘇。
就在 12 月 14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綱要錨定 2035 年遠景目标,綜合考慮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 十四五 " 時期實施擴大内需戰略的主要目标是:促進消費投資,内需規模實現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潛能不斷釋放;提升供給質量,國内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完善市場體系,激發内需取得明顯成效;暢通經濟循環,内需發展效率持續提升。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我國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程度進一步加深,對周邊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畢竟,中國經濟的韌性、底氣仍擺在那裡。但見,鐵礦石、螺紋鋼、焦炭均從階段性低點反彈超 20%,盡管城市目前在 " 高燒 " 炙烤下,暫時的各種考驗有些猝不及防……
二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此前,房地産與疫情被視為掣肘中國經濟修複的兩大不确定性因素。現在,它們正在一點點被打開、定性,甚至在未來某個時候,會被市場重新定價。
如果留意,不難發現,12 月 15 日的 A 股尾盤,資金又在搶籌房地産。
" 對于明年中國經濟實現整體性好轉,我們極有信心。"12 月 15 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第五輪中國-歐盟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上發表的書面緻辭如是表示。
劉鶴指出,房地産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我們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産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城鎮化仍處于較快發展階段,有足夠需求空間為房地産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顯而易見,若 2023 年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中國明年的出口形勢亦不容樂觀。那麼,外需低迷,出口轉弱之時,擴内需下,促消費投資被提升至新的高度;尤其在内外生動能均呈疲軟态勢之時。
12 月 15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 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 2.2%、前值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 -5.9%、前值 -0.5%。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就此認為,内外因素共振下,産需雙弱,經濟仍在 " 二次探底 " 中,疫情反複、外需走弱等因素共振下,産、需指标普遍低于市場平均預期。
消費大幅回落,疫情影響和就業壓制增強。11 月,社零同比 -5.9%、低于上月的 -0.5%,其中商品消費同比 -5.6%、低于上月的 0.5%,餐飲收入同比 -8.4%、低于上月的 -8.1%,疫情 " 二次沖擊 " 在加快顯現,或繼續拖累消費和就業等。當月,城鎮調查失業率超季節性擡升,較上月增加 0.2 個百分點至 5.7%、創曆史同期新高,25-29 歲、31 個大城市、本地和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均上升。
但趙偉認為,明年不宜過于悲觀;全年 GDP 增速或在 5.5% 左右;宏觀主線轉向内需增長為主,驅動包括:穩增長續力帶來的基建投資韌性,新時代 " 朱格拉周期 " 啟動帶來制造業投資強勁,疫後修複及地産鍊的拖累減弱等。
内外 " 交困 " 中,趙偉分析,穩增長繼續發力,交通類投資逆勢增長,中遊制造投資亦強勢。疫情擴散對産需的 " 二次沖擊 " 廣泛存在,可能還要延續一段時間。實際感染人數的快速增多,導緻勞動力 " 缺勤 ",對生産、投資、消費等影響在加快顯現,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如紡織、橡膠塑料、食品制造業工業生産均負增長;與線下活動緊密相關的餐飲、房地産銷售等同比降幅均較 10 月擴大。高頻數據顯示,實際感染仍在擴散、百度搜索發燒指數快速攀升,産需的中觀指标大多加速回落。
趙耀庭認為,中國發布 11 月份經濟數據,整體而言不及市場預期。盡管放寬了疫情限制措施,但新冠仍為增長帶來一定壓力。
12 月 15 日,據國家發改委官網,為深入貫徹落實 " 十四五 " 規劃《綱要》和《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近日印發了《" 十四五 " 擴大内需戰略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
促進消費位居《實施方案》的 " 八個方面重點任務 " 之首!諸如,《實施方案》對标對表《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提出八個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二是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三是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内需潛能。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積極推動農村現代化,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四是提高供給質量,帶動需求更好實現。五是健全現代市場和流通體系,促進産需有機銜接。六是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内需發展動力。七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厚植内需發展潛力。八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實内需發展基礎等。
這其中,橫亘眼前的問題或是:" 疤痕 " 修複是不是經濟修複的前提條件?
在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看來,當前病毒傳染力更強,防疫優化速度更快,或意味着我國疫情将更快實現達峰。病毒毒性下降,有助于緩解醫療擠兌風險爆發。參考亞洲經濟體經驗,優化防疫後第一波疫情見頂,居民出行等消費場景有望明顯打開,這将是經濟邁向實質性修複的第一步。" 實證表明,居民的消費意願并非随着疫情的消退而迅速擡升,‘疤痕’修複需要時日,亞洲地區尤為明顯。"
伍戈指出,消費場景的打開是消費修複的前提。當前我國住戶存款持續高增,但曆史表明,隻有當收入預期明顯改善,居民前期儲蓄才有望轉化為消費支出。
而趙耀庭解釋,随着中國調整疫情政策,中國經濟正面臨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在重新開放初期都面臨的相同問題。未來數月,預計新增感染病例、住院人數及死亡病例或呈現大幅增長。這預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政府推行放寬政策的速度。" 加上全球需求疲弱,未來數月穩增長目标或面臨嚴峻挑戰。預期中國将進一步放寬貨币政策,有可能再度降息并放寬房地産市場政策。"
在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看來,11 月的活動數據遠低于共識,表明在新冠感染激增等加劇的情況下,經濟放緩加劇。" 過去兩周,防控政策突然轉向;但新冠感染激增可能會在短期内抵消寬松政策的積極影響。大城市感染的迅速激增可能隻是新冠感染大規模浪潮的開始。預計 12 月主要活動指數将保持疲弱甚至進一步下跌。"
不過,盡管重新開放可能帶來阻礙,但趙耀庭認為,市場參與人士可看穿部分短期的經濟不利因素,并且有理由擁抱重新開放。中國消費者周期股(包括非必需消費品及必需消費品)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展望明年," 疫情加速爬坡或将在春節前後達到峰值,此後消費場景逐步打開,二季度消費有望開啟修複進程。刺激政策或有幫助,可選消費的修複彈性可能更明顯。但溫和的經濟基本面加之大疫三年居民資産負債表受損,消費恢複至疫前仍将是緩慢過程。" 伍戈表示。
不可否認,防控 " 放松 " 初期,城市 " 發燒 " 了,不少市民病了,市場亦糾結;特殊時期,盡量避免極端化措施,真正體恤民生的 " 疤痕 " 修複或較經濟修複更為顯性與重要。時間終究會給出答案。相信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 "(中國經濟)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