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彡 P 丨文
我有一個朋友,大家都說她是 " 爛片愛好者 "。每次她都會辯解," 才不是喜歡看爛片呢,隻是因爲喜歡的女聲優配的動畫恰好都成了爛片罷了。"
這種無力的發言确實有幾分道理,但也就幾分。每個季度幾十部新作品,總有奇奇怪怪、各種理由爛掉的日本動畫需要聲豚們消化。
就像前兩天我看了一部十月原創新番,片名《我們的雨色協議》。人設不錯,《租借女友》同款,而且還是電子競技題材。
像 BB 姬這樣的 ACG 向媒體肯定要瞧上一瞧,看日本人能整什麽活。結果興沖沖點進去,被狠狠雷到了。
(OP 主題歌 SennaRin「S9aiR」——分鏡演出 中山龍;作曲編曲 澤野弘之;作畫監督 平山寬菜。)
便宜的日本電競動畫
雨色協議的故事并不複雜,看了第一集就能猜到結局的那種:
" 男主原本是 FPS 高手,在父親因事故去世,妹妹受傷癱瘓後,放棄了曾經癡迷的遊戲。一邊上學,一邊在青梅竹馬家裏開的電競網咖打工,補貼家用。
直到某一天網咖負上了高額債務,經營生存岌岌可危。爲了擺脫危機,男主毅然複出和小夥伴們一同參加電競錦标賽獲取獎金。"
常規的熱血故事套路,幾乎能無縫切換到偶像 / 打牌 / 傳說廚師 / 退役叙利亞雇傭兵等題材……然而剛點開第一集,我的 " 爛片雷達 " 就在瘋狂報警。
日常對話還好,挺有生活氣息的,一進遊戲畫面就開始徹底崩壞了。
" 三年學動畫 " 級别的遊戲畫面直接夢回網吧打 CS1.5 的年代,特别是制作組對 3D 的運用堪稱 " 登峰造極 ",靈動鮮活的槍械開火直接閃瞎觀衆的狗眼。
雪上加霜的是,這部片子以電競爲噱頭做宣傳,結果和遊戲相關的部分能讓真的玩家直接吐血,我甚至懷疑制作組裏壓根沒人玩 FPS。
比如男主棄坑好幾年,一回來就嘎嘎亂殺,爲什麽這麽厲害?一句" 因爲我每天都在腦海裏玩遊戲 "的裝逼橋段,真讓我 Bang 不住了,竟然是冥想訓練!
你直接說男主人型鎖頭機、天賦異禀還更合理些吧。
正常來說,這種片子我最多點開 3 分鍾就跑路了,但是架不住聲優表有雨宮天和麻倉桃,還是被騙着看完了一集——誰讓我是傻逼聲豚,聲豚真該死啊。
(網站評分 3.7,堪比 "321 開團!" 的《你微笑時很美》)
後來當我意猶未盡地打開 Steam,試圖在 CS2 休閑模式起連狙大殺特殺,來沖散一部爛片帶來的後勁,卻發現我的隊友走路開火就跟片子裏大差不差。
我頓悟了,原來我就是世不二出的電競高手,要是出山也能拳打簡單男孩腳踢你扣,原本快死去的電競夢一下子又熊熊燃燒起來……坑爹呢,這是。
當然,考慮到日本玩家的 FPS 愛好,動畫裏 " 緻敬 " 的十有八九不是 CS 之類的射擊遊戲,而是《無畏契約(VALORANT)》吧。
這兩年,瓦在 10 代 20 代的日本年輕人裏非常火,不算什麽新聞了。
2022 年就有一支叫 ZETA 的日本戰隊,在雷克雅未克大師賽上演了一路逆襲的熱血故事,最終拿到了太平洋賽區最好成績——第三名。
勇奪季軍,這件事極大刺激了無畏契約在日本的熱度,獲得了日本電視台節目大量關注和轉播。拳頭也很給面子,今年 6 月直接開了一個東京大師賽。
隻是沒想到後來 ZETA 拉了,亞太 VCT 被 T1 打了 2:1,錯失正賽資格,當時 X 上櫻花妹一片哀嚎。日本的便宜電競動畫水平跟日本 FPS 的水平半斤八兩吧。
話又說回來,日本的遊戲行業很發達,整體環境很好,特别是街機、主機文化獨樹一幟。你要說《街頭霸王》這種傳統格鬥遊戲項目,日本其實很強。
但網上一直有個說法叫 " 日本是電競荒漠 "——主要針對 PC 的電競遊戲,特别是 FPS 賽事是發展最慢的一個,今天正好借着機會随便聊聊這個話題吧。
(動畫男主最開始用手柄打 CS 類型的 FPS 遊戲)
爲什麽日本是 "PC 電競荒漠 "?
日本這個地方比較 " 獨特 "。很多東西發展得非常早,規則定得細緻,然而一旦具體落地,時間就像凝固了一樣,沒有外力驅動很難再改變。
而《第五人格》的網易、《英雄聯盟》的拳頭等等遊戲廠商就像是叩關的 " 黑船 "(類似文化沖擊)。
關注 LOL 世界賽的朋友,可能聽過 "DFM" 的日本賽區戰隊,全稱 "DetonatioN FocusMe"——先是有業餘戰隊 FocusMe,2013 年被 DetonatioN 收購。
在日本電競圈,DetonatioN Gaming 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俱樂部,運營方式跟國際接軌,有點日本職業電子競技 " 先驅 " 的味道。
2014 年參加拳頭剛成立的日本 LJL 聯賽,2015 年 DFM 成爲日本第一支 " 全職受薪 " 的職業隊,選手有保底工資。2016 年以 " 運動員簽證 " 形式引入韓援。
早先日本有一條法律叫 " 景品表示法 ",限制了一切帶有獎品的活動,其獎品的價格不得超過報名費的 20 倍或 10 萬日元,差不多人民币 5、6000 元。
由于日本政府把電競比賽認爲是商業活動,而不是體育賽事,所以獎金額度很低,大型的職業賽事沒法在日本鋪設,更多的是業餘性質圖一樂的比賽。
但日本電競的群衆基礎其實非常好——高中、職業學校、大學都有不少遊戲社團,組織社區向比賽非常頻繁,隻不過很少有人畢業後把 " 打遊戲 " 當做職業。
(連《噗喲噗喲》都有比賽)
主要面臨的還是一個生計問題。就跟我們小時候爸媽說的那句 " 打遊戲能當飯吃?",一旦畢業踏入社會便會無形中感受到這種壓力:
一是職業選手工作不穩定,職業規劃一團亂,沒有未來的退路,銀行貸款都會被各種歧視;二是做主播或者油管主,隻能面向日語觀衆,圈子有限。
所以很多冷門項目的選手都是平時找個班上,在家練習,有比賽就請假。如果不是《英雄聯盟》或者格鬥遊戲的職業選手,比賽收入幾乎不可能保障生活。
(日服《戰地之王》)
FPS 這樣的項目在日本受衆面又很窄,雖然也有玩 CSGO、AVA 這樣的射擊遊戲的日本人,但從來就沒出現在公衆的視野中。
基于這個情況," 觀衆和熱衷這個類型遊戲的粉絲也很少,大家都不會知道選手的存在 ",選手 Laz 如此吐槽。
直到 2018 年以後短視頻快速發展,起勢了一批受年輕人追捧的專職主播,以及 Vtuber 皮套人,把 Apex、Valorant 等射擊遊戲帶出了直播圈。
他們靠切片吸粉,平時直播接廣告商單,出席廠商線下活動," 月入百萬 ",以身作則告訴粉絲:打遊戲能當飯吃?是我不能,不是打遊戲不能。
比如 2 年前 BB 姬寫過 知名 Coser 一姐 "enako" 曝光戀情引發日本宅圈震動 的事情。當時 enako 的小男友けんき(Kenki)就是彩六的職業選手兼 FPS 主播。
兩個人是在秋葉原舉辦的 "UBIDAY2019" 活動上互相認識的。enako 接了育碧的 Coser 宣傳工商,Kenki 則是作爲遊戲解說在活動登場。
日本的 FPS 主播基本上比較火的射擊遊戲都會播,流動性很大。很少有像拳頭遊戲的英雄聯盟、Valorant 這樣,選手靠一款遊戲吃飯的。
當時還有個事。2018 年 7 月,日本電子經濟聯盟 JeSU 成立,由世嘉、卡普空、科樂美三家組織,主要負責《街霸》《實況足球》等遊戲的賽事。
翌年在多方推動之下,日本政府放寬了對電競賽事獎金的規定,至此電競俱樂部的财務走向健全發展——之前的日本職業戰隊更像是主播聯盟。
(NS 大家都有,家人看着也放心)
廠商推廣力度也開始加大,比如各種 " 天才遊戲少年赢取天價遊戲獎金 " 的新聞轟炸電視媒體,配的是 Nintendo Switch 版《堡壘之夜》畫面,非常典型。
所以這兩年日本 PC 電競發展迅速,跟直播短視頻的群衆基礎、社會輿論的轉變有很大關系。
日本打 FPS 賺錢麽?
當然,可能有人好奇日本職業選手到底能賺多少錢,舉個例子……
mittiii,本名 浦東大路,2000 生,Valorant 的前職業選手,之前在 FENNEL 戰隊效力。俱樂部于 2019 年成立,号稱在橫濱擁有日本最大的電競基地。
現在他的主業是直播,Twitch 有 19 萬關注,油管近 10 萬粉絲,算是處于腰部的 FPS 主播吧。去年還在打職業時直播透露過,自己月收入在 30 萬日元左右。
日元彙率 1:20 左右,直接除以 20 可以換算成人民币。這裏沒說是稅前稅後,如果是稅後,那麽加上稅和各種保險,差不多稅前 38 萬日元。
當然,這 30 萬日元是戰隊拿到的死工資。除此之外,平時直播的打賞、油管視頻的廣告分成也能得到一些額外的收入,但不多,屬于零花錢的水平。
我們都知道,日本生活成本比較高。30 萬日元其實屬于一般職員水平,國民收入平均線附近。不過考慮到 mittiii 年齡,其實這個薪水給得挺高了。
參考日本國稅廳的官方數據:令和 4 年(2022 年)日本全國平均收入在 458 萬日元(除以 12 正好 38 萬左右)——其中男性 563 萬、女性 314 萬。
(以年齡層分布的日本平均收入表,20 多歲的男性平均年收入在 291 萬日元左右)
評論區也有不少人好奇:"30 萬元如何養家糊口,還是決定單身一輩子?" 畢竟電競選手吃的是青春飯,未來職業規劃充滿不确定性,主流并不吃香。
mittiii 回答:" 追求穩定的話就得舍棄夢想了。"
實際上,哪怕是 Valorant 這樣贊助金主财大氣粗、比賽項目比較熱門的情況,不少選手還是會擔心打不出成績,未來會被俱樂部 " 優化 " 掉。
ボドカ(Vodka," 伏特加 " 的意思)是油管 70 萬粉的 FPS 主播。早先在一個叫 Obey Alliance 的北美戰隊打過《使命召喚》職業。
雖然沒啥成績,但總算沾了點他們美國爸爸的光。轉型直播後,一展電競退役選手的昔日爸氣,還組了一個主播隊 "RIDDLE",也算是大主播了。
彈幕經常有熱血方剛的學生黨請教 " 怎麽成爲職業選手 " 的問題,ボドカ每次都毫不留情地潑冷水," 能拿 20 萬以上的,在這個圈子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并勸誡彈幕" 别看頂尖的高手很風光 ",其實自己貼錢打比賽的冷門項目選手比比皆是。很多人爲了出成績,每天練習練到吐,最後漸漸變得讨厭遊戲了。
這些勸誡,放在國内其實同樣合适。
電競很苦,像 SKY 李曉峰在成爲 WCG 冠軍之前,他到底過多少個日夜、經曆過多少的辛酸——哪怕是一個完全不了解電競的人,聽完也會爲之感懷。
但苦盡會有甘來,像 Dota 這種有過老一輩的中國隊伍 " 身披國旗 " 對抗全世界的光榮傳奇,十年後人們依然會津津樂道,傳奇很重要。
正好杭州亞運會比賽結束不久,下一屆 2026 年亞運會在名古屋舉辦。日本作爲主辦方,射擊遊戲最大可能入選的還是《無畏契約》,畢竟有群衆基礎。
不過日本 FPS 現在還缺少這樣的傳奇故事吧。
不管是現實裏的,還是二次元的,就像《灌籃高手》《足球小将》一樣,去激勵去堅持——以前 ZETA 有這樣的潛質,但是現在還看不到。
部分參考資料:令和 4 年民間給與実態統計調
https://www.nta.go.jp/publication/statistics/kokuzeicho/minkan2022/pdf/000.pdf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