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弘治時期,有一個浙江的書生,遠道去拜訪自己的昔日好友,結果卻被人家當成窮朋友上門。
這個書生的昔日好友,已經飛黃騰達,在江西做官。
書生見到老朋友之後,老朋友官腔十足,推說自己公務繁忙,讓人安排書生住在石亭寺山房,接下來幾天,對書生不聞不問,連面都見不到。
書生自然也知道,不招人家待見了,自己也很識趣,轉身離去,留下一首詩,讓這個官員羞愧不已。
這個官員叫方伯,早年在浙江的時候,方伯跟書生兩個人交情很好,讓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倆人比親兄弟都親,讓周圍的人羨慕不已。
後來,方伯金榜題名,接下來外放江西做官。
這個書生一段時間以後,對好友十分挂念,自己正好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于是,徒步走了很遠的路,去拜訪老朋友方伯。書生以為,他了解方伯的為人,不是那種勢利之輩,結果,去了之後就被現實打臉了,沒想到居然遭受了這樣的冷遇。
這個書生在山房裡住下,想着他和方伯兩個人,昔日一起讀書、下棋、吟詩作賦,卻沒有想到,如今兩個人再見面,居然會是如此場景。
方伯把他當作窮親戚上門一般,實在是讓人心裡不是滋味,看着窗外的青山,這個書生,坐在窗前,十年前的往事浮上心頭。
書生不得不感歎,歲月不饒人啊,昔日好友已成封疆大吏,自己卻依然窮困潦倒,眼前的江鷗去了又回來,但是昔日的好友卻再也回不來了。
書生感歎人生無常,不由動筆,一氣呵成,寫下一首詩,然後飄然離去。
一發達就忘了老朋友,這樣的好友還不如沒有,這樣的人還值得交往嗎?這個書生的做法,毫無疑問是正确的。
方伯聽說這個書生走了,還留下了一首詩,方伯讀過書生留下的這首詩之後十分慚愧,趕忙派人去追這個老朋友,但是,早已經找不到了。
這首詩是這樣的:十年心事酒杯間,坐對江鷗去複還。一帶西山青入眼,幾人青眼似西山。
人一發達就忘本,是人心不古,還是世态炎涼,或許,隻有那西山才知道吧。
看淡罷了,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