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的打工人,誰還沒點精神内耗?
而在 B 站,有人用短短 20 分鍾就給網友們進行了一次精神馬殺雞。
今年 6 月,UP 主@姜 Dora 在此發布了一期視頻《原來真有人能講清楚「怎麽活好」這件事》。看似抽象的主題,卻觸動了 200 萬網友。
視頻裏,她采訪了一位 72 歲的傳媒大佬金惟純,中國台灣地區最大傳媒集團的創始人。
作爲妥妥的成功人士,他沒有向大家傳授成功學,反而在對談裏一直揭 " 短 "。比如,他說 " 事業成功隻是小我的需要,向外證明我很強 ",就像小男孩在青少年做事的一個标準是——如何才能吸引女生。
他還用年輕時的自己,精準地戳中 " 内耗 " 的本質:做的和說的不一樣,說的和感受的不一樣,感受的和想的又不一樣。最後,他用台灣腔抱怨一句:" 哎呦,累死啦。"
有人說,這是頭一個把他看哭的采訪," 過了 25 之後社會的條條框框把人框死,周圍人都自洽,唯獨自己像是有無限個自我在打架 "。還有人覺得 UP 主提問有水平,看完仍意猶未盡,在彈幕評論留言,跪求放出 " 母帶 "。
姜 Dora 也曾是一個内耗的年輕人。出生在河南小縣城的她,追逐着普通人眼中的 " 成功 ",一路職場打拼,終于進入大廠,精神和身體卻走到了崩潰邊緣。
從大廠裸辭後,姜 Dora 決定在 B 站做一百場職場訪談視頻。她的訪談總能像剝洋蔥一樣,探入打工人的内心,成爲許多年輕職場人的 " 精神導師 "。
二本女孩的逆襲
姜 Dora 在 B 站拍的第一條視頻是《雙非二本 + 考研失敗 + 零實習 … 我是如何混進大廠的?幫你放下學曆自卑》。
視頻标題就是姜 Dora 的真實寫照。她出生在河南信陽一座小縣城,畢業于一所二本院校。2021 年,她 26 歲,一路逆襲,如願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廠,拿着三萬的月薪。這家大廠工作節奏快、強度高,鍛煉了姜 Dora 的邏輯思維和迅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讓人羨慕的工資背後,是日漸疲乏窒息的工作狀态。在畢業後工作幾年來的高壓下,姜 Dora 胖了幾十斤,她開始思考," 這真的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理想生活嗎?"
姜 Dora 和男友設想的 "35 歲退休計劃 "
那時,她想做自己想做的内容,卻處在高級流水線上。她轉念想:" 假如别人的舞台上沒有我的戲份,爲什麽我不去搭建自己的舞台?"
與此同時,她發現互聯網上的職場内容大都是 " 職場厚黑學 " 和 " 教年輕人變油膩 ",但這對于解決普通人的職業困境并沒有幫助。
于是,姜 Dora 在 B 站注冊了賬号,想要 " 爲職場中的年輕人提供精神力量和解決方案 "。
姜 Dora 每天都在下班後構思拍什麽,在高密度工作的間隙寫文案。8 月一個周日的晚上,她把花了一個周末錄制剪輯的第一條長視頻,上傳到 B 站。
回想起剛畢業時,在找工作時遭遇的學曆歧視,她走出面試的公司大樓時,内心絕望," 這棟樓這麽大,但是卻沒有我的位置 "。
她也用自己的逆襲經驗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具體路徑:先去低起點的創業公司,找到具體的可以努力的路徑,一步步縮小和名校畢業生的差距,獲得一塊接一塊的敲門磚。
" 對于很多工作,你的學曆其實完全夠用了,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視頻裏,姜 Dora 鼓勵像她一樣低起點的年輕人放下自卑。
姜 Dora 剛畢業時的自卑心态
第二天是周一,姜 Dora 醒來上班時,發現視頻播放量已經突破了 10 萬,彈幕和評論裏都是網友的共鳴。
" 因爲在大廠做運營,我有預估過,一個賬号漲到 10 萬粉可能會需要一年半,但是我沒有想到第一個視頻就火了。"
在兩千多條的評論中,聚集了許多二本學生,直到現在留言還在更新。" 太真實了,我現在就處于這種狀态 "," 有種鼓勵到我的心疼感 "," 渾渾噩噩準備考研,看到 UP 主的視頻仿佛給自己找到了救贖 "。
姜 Dora 的經曆讓他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不一定非要搞學術,更早進入社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或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看到這些湧入的留言,姜 Dora 頓時有了幹勁。
第二天,她找來自己做 HR 的朋友,錄制了一期如何制作簡曆的視頻。接着,又找來身邊 " 很會搞錢 " 的朋友分享搞錢經驗 …… 短短 18 天,賬号漲了一萬粉絲。粉絲們喊姜 Dora" 學姐 ",每條視頻下都充滿大量求職相關的問題。
" 學姐,怎樣才能包裝簡曆?"
" 群面有什麽技巧?"
" 選小公司還是進大廠?"
姜 Dora 請 HR 朋友分享簡曆
視頻播放量和粉絲關注越來越多,姜 Dora 也很快捕捉到評論區裏最常見的情緒:迷茫、内耗、擰巴 ……
姜 Dora 想到一個比喻。理想的職業生涯像火箭,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而當下的年輕人,就像一個 " 職場塑料袋 ",風吹到哪裏就飄到哪裏。
她意識到,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年輕人們更需要精神能量。姜 Dora 也不再滿足于面試技巧和職場經驗,開始邀請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前輩,探讨更廣泛的職場問題。
成爲全職 UP 主,站在 C 位
2022 年 7 月,姜 Dora 迎來自己的 28 歲。這一年,被她視爲自己的 " 天命之年 "。
在 B 站分享職場視頻後,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媒體聯系她采訪,有綜藝節目導演向她發來海選邀請,有 B 站官方的運營幫助她 ……
她也很快接到了第一個商單,獲得了自己在 B 站的第一桶金。接下來的雙十一營銷季,Dora 接到了更多商單。當時," 姜 Dora 在此 " 的 B 站一個商單價格已經接近 3 萬元左右,相當于她在那家大廠一整個月的工資。
這個數字打消了她做全職 UP 主的疑慮。2021 年底,當 B 站粉絲量即将接近 10 萬時,她做了一個重要決定,裸辭,離開大廠。
她想用一整年的時間主動探索,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自己能生長成什麽樣子。她給自己定下了三個具體的 "gap" 目标:
1,做一個 100 萬粉絲的 B 站賬号。
2,做一百場職場訪談。
3,考職業規劃師證。
姜 Dora 在文件夾裏建了一個名爲 " 天命之年 " 的文件夾,随後遞交了離職申請。離職流程不到兩個小時就搞定了。走出大廠的那一刻,她甚至有些恍惚——求職時如此艱難,離職竟然這麽容易。
2023 年,被許多互聯網内容創作者稱作 " 訪談元年 "。姜 Dora 喜歡和人聊天,喜歡聽人說話,對不同職業的人也有強烈的好奇心。
她從零開始學習怎麽做訪談。一場 20 分鍾的視頻訪談背後,是長達三四個小時的采訪時間。在這之前,要用一周時間搜集資料,列出上百個問題做篩選。訪談後,還會進行六七輪剪輯,耗時一兩周。
" 每一場訪談都很難,因爲這個人你之前沒見過,你要對他有想象力。" 姜 Dora 說,自己沒有其他秘訣,隻是下足功夫,如果偷懶,就會體現在數據上。
姜 Dora 的時間表
在視頻裏,姜 Dora 通常是一個提問者,習慣讓其他人做主角,突出對方的想法。
而在職場中,作爲女性,她也更願意站到幕後。
随着訪談越做越多,她發現,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産生一種 " 不配得感 ",如果不小心被推到台前,會感到惶恐。做 UP 主之後,這種感覺依然強烈。即使達到了第一個百萬粉絲小目标,她還會下意識地覺得," 我的想法和情緒不重要 "。
在一次和 " 暫停實驗室 " 的合作拍攝時,創始人對姜 Dora 說," 你提出的都是别人的問題,我很好奇你的問題。因爲隻有真實的自己,才能引領其他人。"
這是第一次在對談中有人鼓勵姜 Dora 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觀點。
姜 Dora 第一次分享自己的 " 羞恥 " 的青春期
姜 Dora 的對談中有不少站在 C 位的女性前輩。其中就要有人提到,女孩們總覺得任何事都需要一個入場券,但其實她随時随地都可以走進那扇大門。
姜 Dora 也跟着這些嘉賓修煉自己的内核。
今年 3 月,Dora 采訪了廣告界的 " 文案女王 " 林桂枝。她展現了自己 40 多年的職場生涯中的 " 淡人 " 哲學,她對内耗的網友們說:" 你是自己的老闆和下屬,上班是付出勞動,爲了掙錢,沒有什麽值得你失眠的。"
訪談結束一個月後,姜 Dora 每天晚上睡覺前看着自己的拖鞋,都會想起林桂枝說的話:" 左邊鞋子是過去,右邊鞋子是未來,脫下鞋子後就什麽都不要想,隻管睡覺去。"
林桂枝的金句
真誠是必殺技
今年,姜 Dora 采訪了餘華的學生葉昕昀。她從國企裸辭考研,現在成了一名小說家。
穩定重複的生活突然發生轉變,姜 Dora 覺得這很像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裏,愛麗絲掉進兔子洞,裏面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 我的兔子洞,地點就是在 B 站發的第一條視頻。"
姜 Dora 對談葉昕昀
現在姜 Dora 在 B 站積累了 130 萬粉絲,成爲 UP 主後,她覺得自己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她嘗試跳出功能性職場訪談的框架,更關注具體的 " 人 ",第一次主動聯系了青年藝術家鄒雅琪。
鄒雅琦身上有着諸多的标簽——央美畢業、90 後、美女藝術家。她憑借 " 假扮名媛在北京生活 21 天 " 等行爲藝術引起不少關注和熱議。
原本,她隻是去鄒雅琦的家做前采,沒打算正式拍攝,沒想到對方不停給她展示自己喜歡的東西,聊得非常投緣。
鄒雅琪家的電梯
姜 Dora 對鄒雅琦的感受是," 真實、鮮活、破碎,又有被她強大的創造力折服的欣賞。她不是大家口中的獵奇女網紅,而是真正的藝術家 "。
當時,鄒雅琦還在進行一個 " 重金求母 " 的項目,她花錢雇了七個女性做自己的媽媽,以此反抗成長過程中父母帶來的影響。聊到興起時,兩人大笑,"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 NPC,沒那麽重要 "。
做這期視頻時,姜 Dora 完全放棄自己的運營思路,去迎合熱點,隻是分成了上下兩集,談鄒雅琦的成長經曆和作品。
發布之前,編導擔心這個内容和形式會影響視頻的效果。但姜 Dora 很堅持:" 可是我很想發。"
這兩集像閨蜜聊天的對談,在 B 站收獲幾百萬的播放量。姜 Dora 的視頻讓網友們認識到鄒雅琦是一個有豐富思考的創作者,也讓更多年輕人感歎 " 原來人可以這樣生活 "。
鄒雅琦驚喜地告訴姜 Dora,因爲這期訪談,她全網漲粉幾十萬。姜 Dora 也由此認識了更多藝術家朋友,跟這些内容創作者打交道,讓她開始反思自己此前的 " 大廠思維 "。
她漸漸明白," 内容創作者最大的天賦是真誠,隻有真誠,才能收獲共鳴 "。
姜 Dora 的評論區總是有非常多走心的留言
現在,姜 Dora 不再需要四處尋找意義和别人的肯定。
今年,她和男友搬到杭州良渚,一起創業。良渚住宅區周圍都是綠地和公園,黃昏時,姜 Dora 喜歡散步。有時,她看見晚霞很美,就朝着晚霞奔跑,直到晚霞燃燒殆盡,天黑下去,路燈亮起,心情無比平靜。
偶爾,她會想起在那家大廠工作時,隻有黃昏時才能下樓透透氣,繞圈散步,那個場景讓她想起童年時村口那隻 " 被拴住的狗 "。
她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她解開了那根繩子。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哔哩哔哩 "(ID:bilibiliwx),作者:咖喱飯,編輯:語境,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