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抱怨讀書累,放眼看看這個世界,那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終究大多數一輩子都活在社會的底層。
如果你想要未來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想要未來有自己的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麽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小學的時候練書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師家,瓶子沒擰緊,墨水把包裏的文具都染髒了,生悶氣,覺得書法太讨厭,難學又惹禍,學了幾天再不願意去。
後來念高中,語文作文總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硬着頭皮問老師原因,他說 " 文筆不錯,可惜字醜了些。" 學校組織作文比賽的時候,老師甚至主動建議我," 寫完找個字好看的同學幫你抄一遍,否則得獎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時候考駕照,帶我的教練脾氣很不好,我被罵哭兩次,羞辱智商 N 次,跟自己賭氣,說過陣子再學,後來幹脆就沒再去駕校,如今即将畢業的我,依然沒有駕照。
過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車,春節是不開計價器的,10 塊錢的路程,能漫天要價地說 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閑置的車,可是我不會開啊,我隻能去攔出租車,送上門給他們宰客。
還有半途而廢的遊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美術,明天再背吧的單詞……它們都在後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爲難我。
因果報應真的是恒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記得蔡康永寫過:15 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 18 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隻好說 " 我不會耶 "。
18 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 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隻好說 " 我不會耶 "。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真的是這樣。
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不讀書的人。
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 ? 即使爲了不忤逆家長做出口是心非的應允。
你心裏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恢弘願景了;
在這個萬衆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層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交際能力都堪憂,能有啥出息……
總之,在你的腦子裏已經将讀書無用奉爲圭臬,将賺錢至上視爲信條。
甚至在網絡上流傳着各式各樣的讀書無用論段子,例如,XX 初中辍學,然而他的小夥伴卻最終考入了名牌大學;
十年後,身爲部門經理的 XX,已經開始考慮到底要不要錄用他名牌大學畢業的小夥伴……
一個沒讀過或者沒怎麽讀過書的人憑借自身的努力,完完全全可以獲取,例如曾經有個朋友考上了 985,在大二的時候出去創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現在頗有成就,已經開了幾家連鎖店了。
所以他一直認爲:每個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希望了!
未來 30 年發展的機遇,在于你是否會玩,是否玩出個性,是否玩出實力,是否玩出創新, 玩 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 !
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想要的生活。
就像龍應台對兒子安德烈說的:
"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将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肩負起自己的人生。
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頭苦幹卻隻能勉強維持溫飽嗎 ? 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幹卻隻能蝸居在地下室嗎 ?
努力讀書,學習一些技能,并不一定能讓你成爲百萬富翁,卻至少可以讓你能選擇一份喜歡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讓工作來選擇你。
努力讀書,你才能結交更優秀的朋友。
孩子,我從來不認同一定要交有用的朋友這種功利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認,結交一些優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終生。
和一群優秀的朋友來往,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比如責任、比如堅持、比如好習慣 ; 和一群優秀的朋友來往,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和一群優秀的朋友來往,你們可以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變得更優秀。
然而,不努力讀書,你很難結交到這些優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圈,朋友都是一個圈子裏的人。
努力刻苦的人很難與不學無術的人成爲好朋友,不是因爲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爲兩種人的價值觀不同,沒有共同語言,很難交流。
最後,我想告訴你:
孩子,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請記住,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
那些你曾經在學習上偷過的懶,在未來都會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回贈給你,請不要因爲現在短暫的安逸,而一輩子生活在社會的底層 !
寫給所有的父母,當孩子不想學習,或者厭惡學習的時候,請記得告訴孩子,現在的努力都是以後能有更多可以選擇的機會,請不要被偷過的懶,變成的打臉的巴掌!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