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韓國經濟日報》1 月 30 日報道,受到美國出口管制影響,韓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大幅下降,但日本的半導體出口卻出現了增長。韓媒專家指出,随着中國半導體自給率不斷提高,韓國半導體産業很可能成爲中美競争的 " 最大受害者 ",而且還得當上一段時間。
報道稱,以尖端半導體爲例,有人指出,在尋求通過貿易将損害降到最低的同時,韓國半導體和設備企業必須升級技術,成爲 " 不可替代的 " 企業。
韓媒之所以這麽說,與韓國國際貿易協會的最新數據有關。29 日,《韓國經濟日報》據此分析中國從韓國、日本進口半導體及設備情況發現,中國自韓國進口半導體金額從 2018 年的 824 億美元下降至 2023 年的 662 億美元,跌幅達 19.63%。同期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半導體金額從 158 億美元增至 208 億美元,增幅爲 31.2%。
與上年相比,2023 年中國進口韓國半導體體量下降了 21.84%,但進口日本半導體卻增長了 3.3%。而且,這種差異在半導體原材料、零部件和裝備方面更爲明顯。
與此同時,中國從韓國的進口總額也從 2018 年的 2044 億美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1625 億美元,跌幅爲 20.46%。與上年相比,2023 年中國自韓國進口總額下降 18.79%,但自日本進口僅下降 12.99%。
韓媒援引分析稱,這種現象是因爲韓國半導體産業對美國出口法規 " 毫無防備 ",而日本半導體産業則将銷售渠道拓展到法規盲區的利基市場,并通過技術進步成爲 " 不可替代的 " 公司。
比如,中國之所以增加從日本的半導體進口,是因爲增加了日本強項的汽車半導體進口量,而汽車半導體不受美國出口限制。事實上,全球第三大汽車半導體公司日本瑞薩電子已經宣布,計劃時隔 10 年重啓一家此前關閉的工廠,從而使供應量翻倍。
報道稱,随着近年來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中國正在加快汽車半導體的自給率,爲美國收緊出口管制做好準備,從而增加了對日本汽車半導體的進口。另一方面,三星電子、SK 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卻因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等影響,對華出口大幅下滑。行業人士稱,韓國半導體遭受了美國管制和半導體行業衰退的 " 雙重打擊 "。
韓媒還指出,專家認爲,韓國成爲中美競争 " 最大受害者 " 的局面還将持續一段時間。" 由于中美之間的競争,韓國從對美出口中受益相對多于日本,但與此同時,韓國也遭受了更大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韓聯社指出,韓國對華貿易收支 31 年來首次變爲逆差,這是自 1992 年與中國建交第一年出現 10 億美元貿易逆差之後的第二次,曾是韓國經濟支柱的對華貿易格局出現了巨大變化。
去年 12 月,韓國《東亞日報》又以 " 美國打壓中國,韓國搖搖欲墜 " 爲題報道稱,在美國對華牽制手段升級後,韓國半導體設備、原材料、零部件企業經營環境也變得艱難,成了首當其沖的那個。韓國半導體産業的未來前景,仍不可避免地看美國對華政策的 " 臉色 "。
不僅如此,韓國《中央日報》去年底發布對韓國、美國、中國、日本、歐盟等世界五大知識産權局(IP5)申請的半導體專利分析結果,發現在過去 20 年裏,中國申請的半導體專利在 IP5 中所占份額從 2003 年的 14% 猛增至 2022 年的 71.7%。同時,在全球半導體技術專利中,在中美申請注冊的專利比重從 45.6% 飙升至 92.9%。
韓媒認爲,随着半導體領先地位的競争越發激烈," 核心技術向中美集中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 "。反之,韓國半導體專利的急劇下降,和其作爲專利注冊地的吸引力不足都令人倍感擔憂。
IP5 專利件數在各國中所占比重 截圖自《中央日報》 注:韓國(藍)美國(橘)中國(褐)日本(灰)歐盟(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