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銀行股股價不斷走高,背後的邏輯是資金回報率遠超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所以會有低風險偏好投資者進場買入,這是一個長期過程,未來随着更多資金注入,仍有機會不斷提升估值水平。
大型銀行股最吸引投資者的地方就是資金回報率,投資者買入并持有大型銀行股所獲得的股息收入與投入資金的比值遠超市場無風險收益率。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普遍較低,如國債、貨币市場基金等低風險資産的收益率已降至曆史低位。
相比之下,大型銀行股因其穩健的經營模式和較高的盈利能力,爲投資者提供了更爲可觀的資金回報率。這種顯著的收益差異吸引了大量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進場買入大型銀行股,從而推動了其股價的不斷上漲。
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通常更加注重資産的保值增值和風險控制。大型銀行股憑借其穩定的業績、較低的波動性和良好的分紅記錄,成爲了這部分投資者的理想選擇。這些投資者往往采取長期持有的策略,通過分享銀行的業績增長和股息收入來獲取穩定的回報。因此,大型銀行股的走強是一個長期過程,而非短期炒作的結果。
大型銀行股的走強還受益于全球經濟的複蘇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随着全球經濟的逐步複蘇,企業貸款需求增加,銀行業務量相應擴大,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金融市場的深化和創新也爲銀行提供了更多的業務機會和收入來源。這些積極因素共同作用,推動了大型銀行股的估值提升。
未來随着更多資金的注入,大型銀行股仍有機會不斷提升估值水平。一方面,随着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銀行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其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投資者對大型銀行股認識的加深和信心的增強,更多的資金将湧入這一領域,推動其股價和估值的上漲。
同時,随着各類大型資金不斷投資 ETF 基金,由于大型銀行股多爲各類 ETF 基金的重要成分股,這也會被動增加大量的大型銀行股買盤,如果大型銀行股有回購股份并注銷的方案,還能實實在在增加大型銀行股的估值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銀行股的走強并非一帆風順。在金融市場波動、監管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銀行股也可能面臨階段性的調整和壓力。但總體來看,這些短期波動不會改變大型銀行股長期走強的趨勢。
此外,投資者在投資大型銀行股時也需要關注其潛在的風險。例如,銀行業務的複雜性和風險性可能導緻其面臨一定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因此,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需要對這些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并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