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1 日,豐田全新一代埃爾法在國内上市,新車共提供兩個版本,分别是尊貴版 89.9 萬以及臻享版 90.9 萬。從價格上看,對比當前主流 MPV 車型依然高出一大截。
除了起售價高昂之外,埃爾法還需加價提車。網上不少博主表示,最新一代的埃爾法如果想要立刻提車,需要加價 30 萬,并且要到 8 月份才可交付。
一些網友在微博上表示," 買埃爾法的不會罵,罵埃爾法的不會買 "。這也映射出埃爾法這款車除了工具屬性外,在國内也有奢侈品的額外屬性。
而對于需要 " 面子 " 的生意人士來說,這款車無疑是一個門面。更直白的說,豐田埃爾法對于生意人士來說,就是一張 " 圈層名片 "。
一位埃爾法車主曾經向缸哥坦言,當你和對方談生意的時候,有一輛埃爾法,往往能夠更容易成功。
在這種心理暗示之下,埃爾法在國内經常一車難求。
可值得注意的是,埃爾法在日本的售價與國内出入相當巨大。有網友通過計算發現,在算上各類稅費之後,豐田埃爾法落地價折合人民币約 32 萬元。
如果算上國内加價,那麽國内的一台埃爾法足夠在日本買到三台半埃爾法。
但讓有錢人們值得安慰的是,埃爾法的保值率一直 " 在線 "。MPV 三年保值率前十名單中埃爾法位于首位,三年保值率爲 129.94%。相當于用三年不虧反賺,堪比投資寶典。
隻要國内埃爾法的 " 圈層名片 " 屬性還在,那麽購買埃爾法确實是一個不錯的 " 投資 "。
從銷量數據統計發現,2017 年 -2021 年間,埃爾法在中國的累計銷量爲 84792 輛,在進口高端 MPV 市場中位列第一。但 2022 年後,埃爾法的銷量就出現了嚴重的下滑,隻售出了 1.5 萬輛。進入 2023 年後,下滑勢頭更爲嚴重,4 月份隻售出 1713 輛新車,同比下滑 23.1%。
毫無疑問,除了國内車企不斷沖擊高端 MPV 市場之外,埃爾法自身産品力的進步薄弱,也是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新款的埃爾法在動力上沒有進行升級,依然是 2.5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電機的混動組合,最大馬力 250 匹。此前就有不少埃爾法車主抱怨,這輛車在急加速的時候動力太 " 肉 "。
要知道的是,2.5L 的油電混動系統,不能上綠牌也免不了購置稅。而同級競品的騰勢 D9 DM-i 不但可以上綠牌,最大馬力來也到了 292 匹,并且還有着 NEDC 180 公裏的純電續航,這都是全新埃爾法所不具備的優勢。且在售價方面,僅需要埃爾法的一半。
而另一樣值得關注的車身尺寸上,新款埃爾法還算有一點驚喜。新車長寬高分别爲 5005 × 1850 × 1950mm,軸距爲 3000mm,正式進入了 5 米車長的俱樂部。
智能化方面,雖然埃爾法比起老款稍有進步,但對比騰勢 D9、極氪 009 等對手還是遜色不少。
新款埃爾法最大的改變,就在于外觀與老款做出了明顯的區分,以及基于 TNGA-K 平台所打造。但對于競争激烈的國内 MPV 市場來說,這種變化顯然遠遠不夠。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官方依然沒有對埃爾法的安全性進行宣傳,讓不少消費者質疑新款埃爾法安全性沒有得到質的提升。
此前某博主就在視頻中表示,老款埃爾法并沒有标配後防撞梁,即使輕微追尾,尾部受損就相當嚴重,且第三排也發生了形變。
不得不說的是,此前不少網友反映豐田埃爾法第三排座椅導軌可以一直延伸到最後面,如果在高速上發生追尾,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新款埃爾法上市不久後,香港地區便發生了該車的 " 全國首撞 "。從圖片看到,該車的後保險杠以及後尾門嚴重變形。因此,新款車型安全性究竟有沒升級,成爲了不少潛在車主所關注的焦點。
此前,因爲 " 姊妹 " 車型雷克薩斯 LM 高速發生車禍後打不開門的事件,已經導緻了車型口碑以及銷量受到較大的影響。若新款埃爾法依然沒有重視安全性問題,那麽後繼銷量無疑會受到牽連。
當前,國内 MPV 市場正在成爲紅海市場,除了騰勢 D9 僅用數月就驚豔奪冠外,傳祺 M8 也在迅速爬升。另外,下半年新勢力也加緊導入 MPV 車型。以理想 MEGA、小鵬 X9 的新勢力 MPV 出現後,都會對智能化方面較爲薄弱的豐田埃爾法形成更大的沖擊。
而在驅動形式上,純電與插混車型已經占據主力。6 月份 MPV 市場銷量榜單中,前十位車型中,含新能源的車型已經占據 7 位。随着别克 GL8 被騰勢 D9 超越,以燃油爲中心的 MPV 市場也宣告 " 易主 "。
雖然,國内主流 MPV 車型在價格上與埃爾法仍然有不少距離。但随着 MPV 市場不斷向上,與埃爾法價格相當的車型也将會不斷湧現。随着身邊一款又一款的合資銷量神話銷量每況愈下,埃爾法又能夠撐多久呢?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