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 羲和号 " 是我國首顆探日衛星,自 2021 年發射以來,已産生超 400TB 的高質量科學數據和一系列原創性科研成果。
央視今日放出了一段視頻,這是首次集合全日面光譜掃描成像制作而成的,展示了 " 羲和 " 探日觀測到的太陽表面各種爆發的壯觀景象。
據介紹,我國目前正在開展 " 羲和二号 " 日地 L5 太陽探測工程論證。目前初步計劃于 2026 年發射升空,國際首次将一顆人造探測器發射至日地 L5 點,開啓我國太陽立體探測時代。
IT 之家注:日地 L5 點,即日地第五拉格朗日點,距離地球約 1.5 億公裏。在該點處,衛星相對于地球和太陽基本保持靜止。
官方表示,發射衛星到日地 L5 點探測,結合近地觀測,可實現太陽活動現象的三維重構。
日地 L5 點爲國際探測空白,在該區域開展探測,科學意義重大、工程可行性較好。結合近地觀測,在日地 L5 點可實現太陽活動現象的三維重構,爲揭示太陽爆發的物理機制提供關鍵信息;能夠提前四五天觀測到即将面向地球的太陽活動,實時追蹤面向地球的太陽爆發,給空間天氣預報帶來革命性突破。
2021 年 10 月 14 日," 羲和号 " 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羲和号 " 全名 " 太陽 H α 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 "," 羲和号 " 的成功升空打破了我國無太陽探測專用衛星的曆史。
▲ " 羲和号 " 發射任務标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