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張繼科引爆熱搜,不是以運動員的身份。
賭博成瘾、欠債不還、拿前女友私密照抵押……每一個關聯詞都是一顆炸彈,炸得人瞠目結舌。
網友們議論紛紛,畢竟在聲名狼藉的娛樂圈,這種行爲也突破了人性的底線。
粉絲們也不願相信,曾經爲國争光的少年,怎麽會成爲孤注一擲的賭徒。
曾經身披的國旗,反倒成了他的遮羞布。
巧合的是,德班世乒賽參賽名單在近日公布,35歲的馬龍拿到單打資格,即将奔赴賽場。
五年前,同齡的馬龍與張繼科還被稱爲"國乒雙子星",承載着觀衆們共同的希冀。
回頭去看,馬龍與張繼科的命運仿佛兩條交叉的線,短暫的交集後,又走向了不同的未來。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盡管張繼科将自己的沉默歸爲"不想站在風口浪尖",但這浪尖他已經不得不站了。
事情要從3月29日說起。
這一天,有網友搬運了一個論壇上的截圖,裏面寫張繼科與前女友分手原因是"張繼科還不上賭債,将自己與前女友的私密照曝給了債主"。
3月30日,張繼科工作室發出了一則聲明,稱張繼科本人"無任何債務糾紛,更不存在損害他人隐私以求自保之情況",最後,還聲稱将要對重點侵權用戶提起訴訟。
據記者李微敖的自述,正是這封"賊喊捉賊"的聲明,讓他在憤怒之下,發出了第一條微博,證實了張繼科将前女友的私人視頻傳給他人這一消息。
李微敖發布的第一條微博
事實上,李微敖并不是無名素人。
據百度百科顯示,他從2003年開始從事新聞行業,現今是經濟觀察報的首席記者,調查記者這一身份爲他的發言增加了可信度,輿論開始發酵。
随後,李微敖再次發文,披露了更多細節,還在其個人公衆号發出了疑似張繼科的"借款合同",合同上有清晰的張繼科簽名字樣以及指紋信息,但沒有寫債主的名字。
李微敖稱,債主用私密視頻要挾了前女友2200萬,後來将金額減到了1700萬,女方報案,債主被抓,判刑7年。
這不再是一樁簡單的明星八卦,而牽扯到了刑事犯罪——此外,也有律師分析,如果李微敖的爆料屬實,張繼科将涉及多項違法,其中包括敲詐勒索罪。
截止到發文,張繼科及其他當事人再無回應。
李微敖曝出的借款合同
從4月3日開始,張繼科曾代言的多家品牌宣布終止了與張繼科的商業合作,張繼科不僅面臨着輿論的風暴,還可能會有巨額的違約金。
巧合的是,德班世乒賽參賽名單也于當日公布,35歲的馬龍通過第一站直通賽拿到單打資格,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第八次參加世乒賽。
作爲雙圈大滿貫得主,馬龍在采訪中依舊謙遜,他說:"入選名單開心又驕傲,在這樣的舞台上打一次少一次,希望不留遺憾。"
備戰世乒賽的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合影 右三爲馬龍
盡管已經近五年沒有出現在賽場上,也盡管已經被乒協證實已退役,但張繼科始終沒有正式宣布退役的消息。
劉國梁曾在采訪中透露,張繼科的夢想是與馬龍一起退役。
畢竟曾經,張繼科與馬龍,是這個星球上同樣耀眼的"雙子星"。
如今回首過往,隻令人一聲長歎。
張繼科一出生就很特别。
他出生在山東青島,父親張傳銘說,張繼科的哭聲特别大,肺活量高,一看就是搞體育的好苗子。
從5歲開始,張繼科跟随父親學習乒乓球,随後進入業餘體校參加訓練。
8歲時,父親問他偶像是誰,"我沒有偶像,我要讓别人拿我當偶像",彼時,張繼科這樣回答。
兒時張繼科
父親張傳銘是個極其嚴苛的人。
比如,因爲蝦的形狀像"弧圈球",所以張繼科被逼着吃了很多蝦,長大之後,他隻有在父親的逼迫下,才會再吃這種食物。
再比如,張繼科的"父定假期"隻有大年初一這一天,其他時間都要跟着父親一起練球,訓練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标,父親會要求張繼科跟在自己的自行車後面跑上兩公裏,直到回到家。
10歲時,張傳銘和張繼科約定:"你長大以後要掙錢給爸爸,要一套房子,一輛車,再加180萬。"後來,張傳銘高興地告訴媒體,張繼科始終記得,并且已經做到了。
兒時張繼科
此時,離山東青島600公裏之外的遼甯鞍山,一個名叫馬龍的5歲男孩,也在打乒乓球。
但他從小體弱多病,父母讓他打球的目的是爲了讓他"鍛煉身體"。
父母對孩子的心态, 冥冥中決定了很多事情。
乒乓球運動在當時的中國十分盛行,學起來又方便,"還不容易受傷",馬龍順勢背起了小書包,走進了少年宮。
兒時馬龍
馬龍的父親曾對媒體介紹過馬龍的童年,在他的叙述中,馬龍的性格從小就溫和,不需要父母操心。
上午去學校上課,下午去少年宮練球,晚上不用人催就寫作業,"什麽樣的小孩兒他都能玩到一塊兒,他最心愛的玩具,别人跟他要,他都給"。
隻有一件事例外,就是輸球。小時候,馬龍跟比他大的隊員比賽,輸球之後,他會一隻手擦眼淚,一隻手拿着拍追着對方再來一局,不赢不行。
兒時馬龍(後排左一)參加訓練
1999年,11歲的馬龍進入了遼甯省體校學習乒乓球,兩年之後,他被北京西城體校的教練關華安看上,帶到了北京。
關華安回憶第一次見到馬龍的場景,當時教練們在聚餐,馬龍就抱着一個小遊戲機坐在邊上,不插話也不搗亂。
關華安對馬龍的評價是:"認識他以後想想覺得他很平,沒有發生讓你一下子就對他了解的事。優秀的地方也沒有達到最優秀,鬧也不起眼。不愛說話,但總是笑着。"
2003年,15歲的馬龍通過集訓選拔進入了國家二隊。不到三個月,他又在升降級比賽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了國家一隊。
那時,馬龍的父母偶爾會來北京看他,父親還記得,自己總會買幾本書帶給馬龍,他告訴馬龍:"做人應該放在第一位,球放在第二位。"
馬龍在訓練
同樣是這一年,同樣是15歲的張繼科,也來到了國家隊。
從2000年開始,張繼科進入了山東魯能乒乓球隊,當天,他在日記本裏寫:"一年以後進國二(國家二隊)。"
父親張傳銘向張繼科保證:"爸爸肯定能把你送到專業隊去。"
他給張繼科制定了詳細的職業規劃,總結下來就是:先拿全國冠軍,這樣教練才會重視;接下來"跨五",即跨進5個主力隊員的行列;最後是"跨三",拿單打世界冠軍。
張繼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2000年,張繼科獲得了華北賽區少年賽總決賽單打冠軍,2002年,他升入國家二隊,第一次大賽是第一屆匈牙利世界少年挑戰賽,張繼科獲得了單打、雙打、團體三個冠軍。一年之後,他升入國家一隊。
2002年匈牙利世界少年挑戰賽合照 張繼科(前排左二)
相比于馬龍的溫吞,張繼科顯然鋒芒畢露。
馬龍的主管教練秦志戬(jiǎn)回憶道:"當時馬龍和他(指張繼科)沒法比。"隻是,這段激昂的開場很快被劃上了休止符。
2004年10月份,16歲的張繼科被開除出國家隊,回到省隊——這段經曆多年之後被模糊描述成"違反隊規",諱莫如深,但根據後來的《體壇周報》報道,張繼科"借某位乒壇大腕的銀行卡參加博彩‘遊戲’,輸錢後沒臉見大哥,而離隊出走"。
一切似乎有迹可循。
相關報道截圖
2006年,德國不來梅世乒賽團體賽。
那個被張繼科父親心心念念的"跨五"名額離張繼科暫時遠去,18歲的馬龍成爲了中國隊5名主力隊員之一。
在不來梅,馬龍跟随中國男子乒乓球隊,拿下了團體比賽的金牌。
比賽之後,馬龍對教練秦志戬說,自己的目标是大滿貫(獲得世界杯、世乒賽、奧運會三塊單打金牌)。
少年意氣,揮斥方遒。
2006年,中國隊舉起世乒賽團體獎杯
從左到右:王勵勤、馬龍、陳玘、劉國梁、王皓、馬琳
也是這一年,張繼科在全國錦标賽中打進八強,憑借這個成績,重新叩開了國家隊的大門。
在2008年的全國錦标賽上,20歲的他甚至戰勝了彼時風頭正盛的"二王一馬"(指王勵勤、王皓、馬琳),獲得了冠軍。
張繼科異軍突起,很快就進入了爆發期。
2009年,張繼科獲奧地利乒乓球世界杯團體賽男團冠軍,赢得職業生涯首個世界冠軍。2011年,獲世乒賽單打冠軍,同年,在法國巴黎擊敗了王皓,拿下了世界杯單打冠軍。
2012年,他在倫敦奧運會上再次擊敗王皓,獲得奧運會冠軍——至此,他實現了大滿貫,僅用了445天。
這一年,張繼科24歲,也是曆史上最快拿下大滿貫的乒乓球運動員,紀錄至今沒有被打破。
2012年倫敦奧運會 冠軍張繼科(左) 亞軍王皓(右)
因爲球風霸道,進攻性強,他被外界稱爲"亡命之徒",劉國梁也給張繼科起了個外号:"藏獒"——兇猛,且難以控制。
事實确實如此,張繼科是國乒隊裏有名的"問題青年"。
除了2004年被開除回省隊之外,2009年,在"直通橫濱"的隊内選拔賽上,主管教練鍾勇要求暫停時,張繼科不肯走下賽場,這使他直接失去了同年世乒賽的單打機會。
2011年,張繼科在荷蘭鹿特丹拿下世乒賽冠軍,激動地撕破了上衣,被國乒隊罰款200元。
後來,他回應了這次高調的慶祝,他說:"我想運動員的這一刹那,就是觀衆最想看到的瞬間吧。"
2011年世乒賽 張繼科"撕衣慶祝"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
2014年,張繼科再次獲得世界杯冠軍,赢下比賽的一瞬間,他跑到場邊,踢壞了兩塊廣告牌——他因此被國際乒聯處罰,失去了冠軍所得的4.5萬美元的獎金。
事後,劉國梁出面爲張繼科道了歉。
2014年世界杯 張繼科"踢廣告牌慶祝"
但一個月後,在全國乒乓球錦标賽的雙打決賽中,張繼科在接許昕的一次扣殺時出現失誤,于是他将手中的球拍摔到了球桌上,得到一張黃牌,場館内噓聲一片。
而就在這次比賽的報道中,"馬龍表現欠佳"顯得有些刺眼。
2014年全錦賽 張繼科比賽中途摔球拍
事實上,在張繼科高歌猛進的歲月裏,馬龍正深陷人生的低谷。
2006年,18歲的馬龍向教練說完自己的大滿貫夢想之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他的最好成績,隻有一塊2012年的世界杯單打金牌。
2009年到2013年,連續三屆世乒賽,馬龍在半決賽都輸給了王皓,止步四強,這一度成爲他職業生涯的夢魇。
而2014年,張繼科踢壞廣告牌的那場世界杯決賽,戰勝的也正是馬龍。
倫敦奧運會之後,張繼科曾在媒體的鏡頭裏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也希望馬龍和許昕能夠跟我形成一種對抗,隻有這樣的話才有意思。"
年少難免輕狂,但張繼科的桀骜不馴,馬龍似乎很難學會。
他很少與人争吵,連拍集體照都總是喜歡往後站。
教練關華安曾評價他"不夠霸氣":"他打起比賽來,摔拍子踢台子的時候很少很少。有大隊員欺負他的時候,讓他出去買東西,或者洗衣服洗襪子,刷鞋,他就忍着,不跟我訴苦。"
主管教練秦志戬則說得更加冷酷:"像他這個年齡,不應該特别沉穩。"
馬龍就像一匹小馬,他克制、努力、踏實,卻也走得緩慢且艱難。
馬龍與許昕
老将的餘威仍在,同期隊友的威脅加劇,甚至連小将樊振東都曾在全錦賽上戰勝過他,馬龍說,2014年世界杯之後,他已經想到了退役。
他隻好不斷地用一句話暗示自己:"不要因爲别人的好,而忘記自己的好。"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絕。
2012年奧運會之後,張繼科曾站上衆人關注的焦點。
他回憶自己在那一階段的狀态有些恍惚,"比方說今天下午安排三點半訓練,突然就接到一些活動,或者是隊裏的安排,精力的分配會受到很大影響"。
那段時間,他連續輸給白俄羅斯的薩姆索諾夫,中國台北的小将陳建安,還有隊友闫安。
媒體開始唱衰,說張繼科不過是昙花一現。那段時間,他是掙紮的,也曾放棄了許多——2014年的世界杯,正是他低迷數月以來,終于赢下的世界大賽。
此時,運動員如影随形的傷病,也讓他苦不堪言。
2015年5月份,蘇州世乒賽開賽内總結會時,因爲腰傷嚴重,張繼科隻能趴在按摩床上做筆記,後來,他被診斷爲雙側腰骶骨裂,"開始是左邊腰骶骨裂,現在右邊也出現了一樣的問題,訓練量大了就很容易錯位"。
張繼科在治療腰傷
但也正是這一年,德國《明鏡周刊》報道了一件事——
早在3月份,國乒在德國比賽期間,張繼科被發現曾偷溜出酒店,和一群人一同離開,"他們的目的地是賭場"。
這一年的蘇州世乒賽,被稱爲張繼科職業生涯的轉折點,自此之後,他的狀态開始下滑,同時與山東魯能也因爲獎金分配産生了嚴重的合同糾紛,下半年,他在100天内輸掉了5場外戰。
限制他的,或許不僅僅是腰傷。
同樣,蘇州世乒賽這個轉折點,也是馬龍的。
這一年,27歲的馬龍終于拿下了世乒賽金牌,比賽勝利的那一刻,他激動地跳上了球台——經曆了6年的失敗,這個冠軍他已經等了太久。
但很快,他回過神來,意識到這個行爲的不妥。
當天晚上,馬龍就給彼時的對手方博發了短信,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大博,對不起……這樣是對你的不尊重,希望能求得你的原諒。"
方博很驚訝,給他回複:"我真沒當回事,但你比賽赢我了我肯定要在賽場上報複回來。"
2015年蘇州世乒賽 馬龍跳上球桌
2016年的亞洲區預選賽,馬龍擊敗樊振東獲得冠軍,爲自己拿下了直通奧運會的男單門票,他與夢想中的大滿貫,終于隻剩一步之遙。
在裏約的男單決賽中,馬龍與張繼科再次相遇。
後來的故事變得衆所周知,馬龍4:0戰勝張繼科,迎來了他的大滿貫,曆時4年。
2016年裏約奧運會 馬龍與張繼科
同時,自媒體開始崛起,猛烈的流量湧向奧運健兒,最先嘗到這波甜頭的,就有張繼科。
因爲劉國梁一句"醒醒,這是奧運會",張繼科成爲了現象級的"網紅運動員"。根據《乒乓世界》報道,2016年奧運會期間,張繼科的搜索熱度破4億,相關詞達到70+,成爲搜索熱度最高的運動員,微博粉絲超過800萬。而作爲冠軍的馬龍,搜索熱度僅爲1.3億。
流量洶湧,人氣爆棚,廣告代言順勢而來。
張繼科在當年接到了十餘個代言廣告,以6000萬元的收入排在中國體壇财富榜第二,僅次于孫楊。
劉國梁對張繼科訓話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漸漸淡出了球場。
2017年,29歲的他随男子乒乓球隊獲得了亞錦賽的團體冠軍;2018年,他因肩膀傷勢退出了全運會的比賽;2019年1月,因爲沒有系統訓練,他退出了世乒賽的直通賽……
取而代之的是,他開始頻繁地在綜藝節目上亮相。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此,張繼科參加了《跨界歌王》《吐槽大會》《女兒們的戀愛》《我們戀愛吧》《奔跑吧兄弟》等20餘檔綜藝,有媒體報道稱,他的代言費用已經漲到了每年千萬元級别。
他擅長在不同的節目中表演打乒乓球,後來他開通了直播間,又将舞台帶到了這裏。
用水瓶颠球,教相親的女明星打球,在直播間給網紅當陪練……乒乓球始終在轉,人們也隻能從這顆球上,窺見一代傳奇運動員留下的最後的影子。
張繼科表演颠球
但對于馬龍來說,傳奇卻在繼續。
他在北京隊的教練張雷曾在采訪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裏約奧運會之後,馬龍也聽從隊裏的安排,接了一些廣告代言,但沒過多久,他就和教練說,自己還是想專注在運動員的領域,"他跟我說,不簽經紀公司,不想被束縛,也不想訓練的時間被占用"。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很多事情,在面對誘惑的那一瞬間被決定。
傷病的侵襲,是運動員躲不開的困境。
于張繼科是,于馬龍也是。
2017年,29歲的馬龍再次拿下世乒賽冠軍,2019年的世乒賽之後,馬龍成爲了繼莊則棟之後,曆史上第二位世乒賽男單三連冠得主。
曾經困住他的世乒賽魔咒已經不複存在,但新的痛苦開始浮現。
早在2018年的國際乒聯保加利亞公開賽,馬龍就因爲膝蓋的傷痛爆冷出局,公開賽之後,劉國梁與教練秦志戬帶着馬龍看遍了全國的膝關節權威醫生,使用了幾乎全部治療方法,但收效甚微。
"睡覺都能感覺它越來越疼,生生給疼醒了,最後我隻能調個頭睡,把腿支在牆上,下面墊個健身球。"
2019年世乒賽之前,他四次去往醫院,抽出膝蓋内的積液。
2019年世乒賽
馬龍奪冠後說出:""I'm made in China!"
世乒賽之後,還有不到一年就是原定的奧運會,他别無他法,隻能赴美國接受膝蓋手術。
所有人都在擔憂,這位世界一流水平的運動員還能不能在手術之後,重回原本的地位——這一年,馬龍已經31歲了,已經過了運動員的黃金年齡。
馬龍說:"我當時選擇手術也不隻是爲了打奧運會,我想的是自己喜歡打球,即使不打奧運會,我手術後也可以再打兩年球。"
2019年 馬龍接受手術治療
就在馬龍接受手術治療的期間,張繼科正在爲一個名爲"猴子的救兵"的茶飲品牌代言。
該奶茶店的宣傳資料顯示,截止到2019年3月底,這家奶茶店在17天内開店近100家,覆蓋全國21個省、56個城市。
而該品牌在公衆号中對自己的描述是:張繼科聯合創始果茶品牌。
事實上,張繼科并未真正參股過"猴子的救兵",一位加盟商告訴媒體,公司的招商人員當初告訴他的是,因爲張繼科身份不便,所以由親戚代持股權。
但實際控股人反駁了這一說法,隻說是請了張繼科做代言人。
"猴子的救兵"相關宣傳物料
根據天眼查APP顯示,張繼科名下僅關聯1家公司,爲北京飛獒天下商貿有限公司,他在這家公司占股35%。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曾推出一款"金牌厚禮·冠軍酒",頁面顯示的售價爲1880元一瓶,至今仍在銷售。
張繼科爲"冠軍酒"拍攝的宣傳圖片
富貴迷人眼,隻是,金錢搭建成的美夢也并不牢固。
2021年5月,"猴子的救兵"被一家國企收購,張繼科出現在簽約儀式上,說自己将要出任首席品牌戰略官。9月份,有加盟商表示,自己沖着張繼科的名氣開了兩家奶茶店,但不僅沒有等到加盟服務,還被拖欠貸款,損失近百萬元。
張繼科曾發布的宣傳微博(目前已删除)
2021年,就在張繼科陷在奶茶騙局中時,東京奧運會來了。
這是馬龍參加的第四屆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龍以陪練的身份參加),此前,還從未有男子乒乓球運動員蟬聯兩屆奧運金牌的曆史。
創造曆史,或者辜負期望,馬龍承認,他的心理壓力不可以說不大。
"實際上,拿完第一塊奧運金牌之後,反而更緊張了,因爲人家覺得,自己也覺得,拿了奧運冠軍之後,你就不可以輸球了。"
更别說在此之前,他是以連續輸球的方式重返賽場。
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的馬龍
2019年到2020年,他外戰輸過,隊内比賽輸過,世界杯輸了,公開賽輸了,連全國錦标賽都沒有獲得冠軍。
剛開始,馬龍還會安慰自己是身體還在恢複期,但漸漸地,輸球的心魔再次駐守他的心髒,他急需一場勝利,來重建自己的信心。
直到2020年底的國際乒聯總決賽,給他續上了這口勇氣,這也讓他成爲史無前例的總決賽單打"六冠王"。
隻是,奧運會格外不同。
在這個全球頂尖的體育盛事中,他不僅代表着國家的榮譽,肩負着全國人民的期待,更不用說,國乒所在的地位,已經把他架到了高處,不允許他狼狽出局。
2020年國際乒聯總決賽 馬龍形容拿到冠軍像做夢一樣
回憶這次奧運會,馬龍說,緊張感貫穿始終。
"每一次的緊張都是滿的,沒有之最。上場前緊張,睡覺的時候想到第二天的比賽也緊張,抽簽的時候緊張,比賽中也緊張。"
半決賽,他對陣老對手奧恰洛夫,苦戰7局之後,他在第81分鍾赢下比賽,他說:"真在奧運會輸了,自己都原諒不了自己"。
決賽,他的對手是97年的小将樊振東,彼時的世界排名第一。
就這樣,馬龍帶着如影随形的緊張,創造了曆史——東京奧運會之後,奪得冠軍的馬龍成爲了乒乓球男子運動員中絕無僅有的雙圈大滿貫得主。
一個時代的開啓,不曾輕易地落下帷幕。
這一年,馬龍已經34歲了。
在他34歲生日的那天,他在微博裏寫道:"堅持,我想看看關于熱愛與夢想的更多可能。"
東京奧運會上的馬龍
與此同時,張繼科也是第一次品嘗到與球場無關的負面輿論的滋味。
2017年,他與父親張傳銘一起上了綜藝《極速前進》,在節目中,他懶散糊弄,将所有事情都推給父親幹,後來,在越南做手工喜帖的競技項目時,因爲所做的六個都不合格,父子兩人選擇了棄賽。
當時的一篇報道裏寫:"作爲一名在役的體育運動員,張繼科應該深知體育競争的核心就是不放棄、不認輸。"但他并沒有表現出這樣的品格。
2017年 《極速前進》節目截圖
2020年,他參加了一檔綜藝,《女兒們的戀愛》,在節目中,他與金晨"配對"錄節目,類似相親的形式。
在與金晨聊天時,他經常低着頭看手機,翹着二郎腿,觀衆開始發現,當這個男人褪下了世界冠軍的光環,卻沒有适應他的娛樂圈新人的身份。
賽場上的攝像機,也照不出私生活中的污點。
2020年,張繼科參加《女兒們的戀愛》
2019年,劉國梁曾發過一條朋友圈:
"今天周日上午我去乒乓館突擊檢查,想看看有多少人利用周日在補課。男一隊隻有一人在訓練,30個沖下旋擊中29個。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更努力。"
這個"天才",就是馬龍。
今年35歲的馬龍,已經是國乒隊裏年紀最大的隊員,世界排名已經跌至第四位,但他依舊沒有退出賽場的打算。
東京奧運會之後,他帶領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再次奪下了世乒賽團體金牌,再到今年的世乒賽單打比賽,他憑借着直通賽第一場男單第一名的成績,毫無争議地拿下了出戰的資格。
他在采訪中曾暢想過自己的未來:"盡量在能打的時候多打一點,因爲當你把球拍放下的時候,想撿起來再打可能就難了。如果有一天真的不打了,我相信自己還是從事和乒乓球有關的東西吧。"
"因爲我的全部,都是乒乓球賦予的。"
馬龍與張繼科
運動員是競技場上的造夢者,這場夢或輝煌、或破碎,誰也猜不到結局。
人生路上的每一次的選擇,都影響着故事的走向,途徑不同的風景。
但無可否認的是,競技體育教給我們的,應該是直面争議,而不是一味逃避。
于張繼科而言,十三針封閉針是真的,爲國争來的光也是真的,20餘檔綜藝的曝光是真的,與女星的戀愛分手也是真的,如今的爆料,又是否是真的呢?
打開張繼科的微博超話,還有無數粉絲聚集在這裏:"身披國旗,爲國争光的少年怎麽可能變成毫無底線的成年人?"
等待答案的看客與難以平靜的粉絲,都需要一個真相。
球場上的輸赢都是暫時的,而場外的生活,卻是一個運動員無法逃避的另一個賽場,在這個賽場,拼的并不是單純的成績、榮譽。
随着一場又一場殘酷而精彩的比賽落幕,人們終将發現,有些事,比冠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