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kSeek 帶火的不僅是大模型應用市場,也帶火了硬件設備,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受到 DeepSeek 的影響,一體機市場迎來爆發。一家業内主流服務器廠商相關負責人向钛媒體 APP 表示,DeepSeek-R1 發布并宣布開源的一個多月來,該品牌的一體機詢價量過萬,爲客戶制定解決方案量達 1000 餘個,已經落地部署用戶量超過 100 個,部署量比去年顯著提升,目前所有現貨均已售出。
據浙商證券測算,預期 DeepSeek 快速部署需求有望帶動一體機需求增長,2025 年到 2027 年一體機需求量将分别達到 15 萬台、39 萬台、72 萬台,對應市場空間分别爲 1236 億元、2937 億元、5208 億元。
大模型帶火的一體機,DeepSeek 又填了一把 " 柴 "
一體機的概念早在大模型問世以前就有,不過彼時的一體機是一個非常小衆的概念,且在大模型之前,一體機的概念更多的是一家集成商,通過集成各家的産品,爲用戶提供一個一站式的偏向于硬件層面的解決方案。
但随着大模型的問世,企業側也開始探索 AI 能爲企業業務做出哪些賦能。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出于安全性的考慮,更願意選擇在本地部署大模型,利用模型廠商訓練好的基礎模型,在本地通過私域數據的微淘,進而賦能業務。另一方面,又出于成本的考慮,在模型賦能業務量沒有快速增長起來的初期階段,企業自建數據中心,或者大量租賃數據中心顯然達不到很好的 ROI,而這時候,大模型一體機就成爲了絕大多數企業部署大模型的首選。
而當 DeepSeek 帶來更強大的算法優化及開源的态度之後,企業在本地化部署大模型的硬件所需成本被降的更低,以 DeepSeek 最近開源的 FlashMLA 爲例,其專爲英偉達 Hopper GPU(如 H800)設計,通過優化可變長度序列處理,實現了内存帶寬 3000 GB/s 和浮點算力 580 TFLOPS 的極限性能,接近 H800 的理論峰值,也就是說,通過 FlashMLA,用戶可以将 H800 的性能做到英偉達官方給出性能的 2~3 倍,從而使用 H800 就能達到 H100 的性能(官方數據 H100 性能約爲 H800 的 2 倍),在實時生成任務的效率的同時,FlashMLA 還能降低部署大模型部署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大模型應用的門檻,推動大模型在各行各業中的落地。
DeepSeek 的開源 " 風暴 " 進一步引爆一體機市場。神州數碼信創業務集團副總裁、研發中心總經理周川通過神州數碼對于海量用戶的詢問和方案分析總結出,現階段,企業在應用大模型的過程中,相比于使用雲服務和 API 調用的方式,企業更願意采用私有化部署的方式來應用大模型," 而現有一體機實現了全新的算力或 AI 能力的付費模式,模型基本無需額外大筆花費,隻需支付一年的使用費用,這避免了高額成本。" 周川指出。
不僅于此,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産品總監陳天博告訴钛媒體 APP,大模型一體機的快速發展,讓模型應用從 " 通用模型 + 固定硬件 " 轉向 " 開源底座 + 場景定制 ",通過軟硬件協同降低專用化成本,同時保留大模型的泛化能力,推動 AI 從技術試驗走向規模化落地。
以神州數碼旗下神州鲲泰最新發布的神州鲲泰問學一體機 DeepSeek 版爲例,基于 DeepSeek 開源模型,神州鲲泰問學一體機推出了涵蓋滿血版、蒸餾标準版,以及蒸餾輕量版等适用于不同規模企業不同需求的配置版本。據周川介紹,該産品可提供基于鲲鵬、昇騰的全棧适配服務,可通過配置算力優化模組,促使算力成本直降 30%。
一體機的火爆并不是供應商單方面的狂歡,市場對于一體機給出反饋也是異常火爆,青雲科技副總裁,沈鷗告訴钛媒體 APP,從青雲客戶反饋以及收到的咨詢情況來看,企業級客戶對于國産化、開箱即用的需求确實處于增長時期,随着産業生态合作的逐步深入,一體機也能夠在不同場景上提供更高的業務價值。
無獨有偶,優刻得新興産業事業部首席架構師李天朋也向钛媒體 APP 表示,自從 DeepSeek 宣布開源以後,一體機的咨詢量就大幅上升," 目前來看,一體機的主要用戶群體集中在金融、教育、醫療、政府等對數據安全等級要求比較高的傳統行業,以及對時延要求極高的工業領域。" 李天朋進一步指出:" 相對來說,一體機的市場還是比較小衆,DeepSeek 的出現并沒有促使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大廠選擇一體機産品。"
性價比依舊是普及的門檻
與市場的火爆相對的,被大模型真正帶火的一體機目前技術仍處于快速叠代的時期。
DeepSeek 開源大模型的崛起徹底改變行業邏輯。硬件廠商與軟件生态解耦,形成 " 開源模型 + 标準化硬件 " 的新模式。浪潮信息、神州數碼、聯想等爲代表的硬件廠商,以及優刻得、青雲科技等爲代表的雲服務商在内的 60 餘家企業基于 DeepSeek 推出訓推一體機,價格下探至數十萬元級别,同時支持本地化部署,滿足政企數據安全需求。這一階段,一體機從 " 工具屬性 " 轉向 " 生态入口 ",成爲 AI 普惠化的重要載體。
浪潮信息産品方案開發部總經理魏健告訴钛媒體 APP,得益于 DeepSeek 在架構和算法上的創新,一體機對于算力(芯片)的要求顯著降低,"Deepseek 采用 FP8 混合精度加速訓練,顯著提升計算速度,同時減少 GPU 内存占用,浪潮信息的元腦企智 Deepseek 一體機具備高算力、大顯存優勢,單台設備支持部署 DeepSeek V3/R1 全參數版本(最高達 671B 參數),可以充分滿足千人以上規模企業的使用需求。" 魏健如是說。
同時,這也推動了芯片行業的優化,此前,英特爾數據中心與 AI 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陳葆立告訴钛媒體 APP,針對不同的創新的大模型版本,以芯片爲代表的硬件設備也需要始終保持創新的姿态,以最高的性價比提供硬件支持,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性價比顯然已經是當下企業選擇數字技術的關鍵考量點,一體機之所以目前還是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場景中,而并沒有更大的規模的普及開,主要還是因爲規模化鋪開的話其硬件成本相對較高。
據了解一台支持滿血版 DeepSeek-R1 671B 模型的一體機售價上百萬,甚至有可能達到 200 萬以上,而最便宜的也要幾十萬,對此,李天朋告訴钛媒體 APP,相較于 API 調用或者租用公有雲的方式來看,目前一體機的硬件成本确實很高,對于互聯網廠商這種大規模應用的行業來說,性價比低,隻是适合部分諸如金融、醫療、工業等對時延和數據安全要求極高,且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的用戶。
但從目前一體機用戶選擇版本上看,咨詢量最大的還是支持 DeepSeek-R1/V3 滿血版的一體機産品," 絕大多數用戶咨詢的都是滿血版的一體機,即便這些用戶的業務可能蒸餾版的一體機就已經能滿足,但是用戶一開始是不清楚的。" 李天朋進一步指出," 作爲技術團隊,優刻得會評估客戶需求和使用場景,推薦最适配的模型。例如,企業内部智能問答場景,32b、70b 等蒸餾版模型就能滿足需求,且響應速度更快,綜合使用體驗更好。同時,一體機中會預裝滿血版、蒸餾版及國内優秀開源模型,用戶可通過模型市場功能添加新模型,進行模型替換。"
據李天朋介紹,目前優刻得的用戶選擇滿血版與蒸餾版的占比幾乎爲一半一半。
硬件成本的要求,一方面需要硬件廠商研發更具性價比的硬件,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标準化等手段,聯合産業上下遊,共同降低硬件成本。
除此之外,魏健還告訴钛媒體 APP,盡管一體機降低了使用門檻,但硬件适配、算法優化等仍需較高技術投入,中小企業初期部署成本仍存壓力,而這也将成爲一體機未來優化的方向之一。
一體機還能火多久?
一體機到底會是 " 昙花一現 ",還是會 " 持續長虹 "?魏健對 2025 年一體機市場持有樂觀态度,她表示,2025 年大模型一體機市場将呈現爆發式增長,核心驅動力來自數據安全需求、技術叠代及本地化智能應用的加速拓展。但是也帶來了市場競争的進一步加劇,未來競争将圍繞場景适配性、成本控制及差異化服務展開,具備垂直領域深耕能力的企業或占據先機。
周川也曾告訴钛媒體 APP,随着 DeepSeek 的出現,加速了本來就蓄勢待發的推理市場的爆發,也會有更合适的應用場景落地,而這些場景也必将推動一體機市場的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從現有數據分析,至少在短期内,一體機市場的火爆态勢還将持續。除了主觀需求以外,也不容忽視 B 端客戶 IT 投資規模累年上升的客觀趨勢。
以政務、金融 IT 領域 AI+ 市場爲例,據 IDC 數據,2024 年中國數字政府 IT 投資規模達 1583 億元,到 2028 年将達到 2134 億元,CAGR 達 9.4%。其中基礎架構層、平台層和應用解決方案領域投資占比最高。與此同時,2024 上半年,中國金融整體基礎設施市場規模爲 28.9 億美元,同比增速 7.1%,市場環比增速初步回暖。
從本文多家涉及一體機的服務商的反饋可以了解到,金融行業顯然是目前一體機最爲主要的市場之一,以浪潮信息爲例,在金融行業中,浪潮信息通過元腦企智 Deepseek 一體機融合 DeepSeek 大模型,充分發揮 DeepSeek 大模型長文本、代碼、數 學、百科、中文能力,爲銀行、保險、 資管、投顧等在内的金融業務帶來 " 叠代式 " 的場景變革,催生 "AI+ 客服 ""AI+ 運營 ""AI+ 産品 ""AI+ 資管 ""AI+ 投研 ""AI+ 合規 " 等創新商業模式,從而推動 " 人工智能 +" 在金融行業的落地。
而金融行業也必将成爲接下來衆多一體機供應商着重搶占的市場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一體機還将帶動國産化硬件市場,以及整個算力生态的發展。對此,陳天博表示,國産化也會成爲一體機市場比較大的一個增量空間。應用場景也會更加多元,從政務、金融到醫療、能源,一體機覆蓋的場景會不斷擴展。" 行業競争格局也會發生變化,AI 廠商、服務器廠商及電信運營商紛紛入局,逐漸形成‘硬件 + 算法 + 生态’的整合模式。" 陳天博指出。
從技術發展角度出發,多位業内專家都向钛媒體 APP 表示,未來一體機市場重要的兩個 " 卷 " 的方向是:部署成本和行業 Know How。對于當前六十餘家推出一體機的廠商而言,将走出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硬件廠商在硬件建設成本、适配優化和國産化适配等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将成爲設備廠商着重發力的方向;雲服務商 / 算力服務商在端到端交付、前期客戶對接測試、模型管理和算力調度,以及後續大模型與用戶的深度融合等大模型全鏈路軟件和服務等方面更具優勢。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張申宇,編輯丨蓋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