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衆所周知,解放戰争時期東北的國民黨軍中有不少美械部隊,甚至最早開至的都是美械、半美械;後來才有日械、國械和雜械。
在與東北國民黨軍的作戰中,東北野戰軍繳獲了敵軍的武器當然也是要 " 物盡其用 " 的。
比如作爲美械軍軍屬火炮的美式 105 毫米榴彈炮,在遼沈戰役的時候,就編成了炮兵第 5 團,總計裝備了 14 門炮。
不過因爲編成時間不長,而且缺乏美式榴彈的緣故,這個團沒有來得及參戰。
但是當時東北野戰軍繳獲的美式山炮,因爲裝備的時間早,而且也有炮彈可用,是實際參戰了的。
據東北野戰軍當時的統計,參加遼沈戰役的美式山炮總計是 58 門,均爲此前戰役中的繳獲。
當然,東野繳獲的美式山炮總數,肯定要比 58 門多;而且當時繳獲國民黨軍的山炮,其實也不止是美式山炮。
即以 1947 年的作戰爲例,東北國民黨軍承認損失了 93 門山炮。
而據東北我軍統計,在當年的夏季攻勢中繳獲山炮 35 門,在秋季攻勢中繳獲山炮 39 門,加上其他時間段的繳獲,其實雙方的數據大體是可以對上的。
繳獲火炮後,肯定有一部分是損壞狀态,其中有些可以修好,有些就修不好了,所以實際能用的數量要小于繳獲數。
再除掉日式、雜式山炮之後,就是可以使用的美式山炮了。
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時可用的美式山炮就是 58 門,按照國民黨軍的 12 門制炮營,相當于是将近 5 個炮兵營的數量;而按照東野當時的 9 門制炮兵營,則大緻可配備 6 個營還有富餘。
當然,實際裝備過程中不可能都是理想狀态,有時候會是美式、日式山炮混編狀态,而且具體的數量也各不相同。
以當時東野的實力統計資料爲準,我們談談這 58 門美式山炮的具體配備情況。
首先,當時的東野炮兵縱隊是不裝備山炮的,炮縱配備的都是野炮、榴彈炮和加農炮;而山炮配備在縱隊所屬步兵師一級,以師屬山炮營的編成存在。
當然,有一些縱隊因爲成立時間較晚,所以還沒有普及師屬山炮營,因此各縱隊裝備的山炮數量是不平衡的。
比如裝備山炮最多的第 6 縱隊有 41 門山炮,而最少的第 9 縱隊和第 11 縱隊,隻有 9 門山炮;前者就是編成 12 門制的 3 個炮兵營都有富餘,後者卻隻能編成 1 個 9 門制的炮兵營。
而回到美式山炮的裝備情況來看:
第 1 縱隊裝備 12 門美式山炮,這其實是一個标準的美式炮兵營的配備量,但實際估計是跟日式山炮混編在至少 2 個山炮營内。
第 2 縱隊裝備 9 門美式山炮,這是東野當時的 9 門制炮兵營的标準,不過因爲第 2 縱隊的實際山炮數量有 36 門,所以可能也有混編情況出現。
第 3 縱隊裝備的美式山炮數量最多,達到了 17 門,其實可以編成兩個 9 門制的炮兵營,不過該縱隊還有 16 門日式山炮,所以估計也會有混編情況。
第 4 縱隊裝備的美式山炮爲 6 門,實際可編成大半個山炮營;第 5 縱隊裝備的美式山炮爲 3 門,隻能編成一個美式山炮連。
第 6 縱隊雖然裝備的山炮數量最多,不過多是日式炮,美式山炮的數量也是 6 門;第 7 縱隊的美式山炮則跟第 5 縱隊一樣,也是 3 門。
第 8、第 9、第 11、第 12 縱隊沒有裝備美式山炮,而第 10 縱隊的美式山炮有 2 門,隻能編一個簡配的山炮連了(不過 10 縱有 28 門日式山炮,在後期編成的縱隊裏,爲最強)。
所以總的來說,當時東北野戰軍的美式山炮,主要集中在第 1、第 2、第 3 縱隊裏,其他縱隊或者沒有配備,或者是 1 到 2 個連的裝備量。
當然,随着遼沈戰役的勝利,東北野戰軍又繳獲了大量的美式山炮,戰役之後各縱隊的山炮裝備情況肯定又會發生新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