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春節檔後,進口片來勢洶洶。
二月,漫威系列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 2》《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在中國内地相繼上映。
這是自《複仇者聯盟 4》後,三年來首次在内地上映的漫威電影,也是漫威宇宙下一階段的開啓,被漫威寄予厚望。
但兩部電影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黑豹 2》被批評劇情簡單、場面無趣,豆瓣評分 5.1 分。
《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也沒好到哪兒去。
這并不是超級英雄電影曾經在中國的待遇。
四年前《複聯 4》上映時,許多影迷哪怕熬夜也要搶午夜場首映。
甚至因爲内地上映時間較晚,還會飛去澳門、香港提前觀影。
觀後感刷屏了整個社交網絡,有些沒來得及看的影迷怕被劇透,甚至卸載了微博。
《複聯 4》豆瓣評分一度飙到了 9.1 分,最終停在 8.5 分。
最終,它的中國票房超過 40 億元,是内地票房榜前十中的唯一一部國外影片。
好漢不複當年勇,究竟是 " 超英 " 電影不行了,還是中國觀衆變了?
曾經的輝煌
過去的 15 年間,來自漫威公司出品的超級英雄電影,是最受全球年輕觀衆喜愛的系列電影,是好萊塢最成功的系列商業大片。
漫威的立身之作《鋼鐵俠》,精彩刺激的劇情加上精美特效,一經上映就廣受好評,席卷了 5.8 億票房。
自 2008 年《鋼鐵俠》開始,這個宏大的電影宇宙累計拍攝了 30 部電影,共分 4 個階段,全球票房合計達到了令人咋舌的283.095 億美元 ( 約 1933 億元人民币 ) 。其中有 24 部獲得了引進内地的機會,合計砍下了 203.81 億元人民币 ( 不含《黑豹 2》 ) 。
2012 年,漫威創造性地将美國隊長、雷神、黑寡婦、綠巨人、鷹眼、鋼鐵俠這些超級英雄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複仇者聯盟。
這種組合式的英雄集體比個人英雄要受歡迎得多。
《複仇者聯盟 3:無限戰争》曾經創下的 " 首映周末全球票房最高電影 " 的吉尼斯紀錄,這個記錄最終被《複聯 4》打破。
這不僅是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漫威的超級英雄也成爲了全球影迷心中的流行文化符号。
電影的成功,使得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也成爲了全球熱門 IP,給制作公司帶來了巨額利潤。
以蜘蛛俠爲例,其近十年的 IP 周邊産品收入達到了 158.8 億美元,是系列電影票房的兩倍。
圖源:漫威官網
過去十年,超級英雄電影,爲什麽可以大獲成功 ?
首先,它們雖然是劇情簡單的商業片,但是叙事清晰、情節精彩。故事老少皆宜,不管從哪一部看起,都能迅速跟上劇情,毫無理解障礙。
視覺上,不僅打鬥場景精彩,而且特效極爲精美,從宇宙的奇幻到鋼鐵俠盔甲的細節,都堪稱視覺享受。
而 " 超英 " 電影的成功之處的關鍵,還在于英雄的意義。
" 英雄 " 一詞,源自古希臘,本意爲 " 保護和服務 "。
美國最早的超級英雄形象——超人,誕生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後,社會低迷消沉,人民生活困頓。人們希望出現一個有超能力的英雄,拯救大家,擺脫困境。
美國 9.11 事件後,遭受恐怖襲擊的美國陷入恐慌之中,《時代周刊》稱之爲 " 地獄十年 "。
在這種社會心理下,以蜘蛛俠爲代表的超級英雄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線。
當危機來臨,人們希望有像複聯這樣的一個組織拯救自己,避免慘案發生。
但是這一階段的超級英雄,不再像初代超人一樣,是以神明的形象出現,而有自己的人性弱點和性格缺陷,一樣要面臨生活的各種問題。
蜘蛛俠就是一個成長型超級英雄。
最開始的他隻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自卑且孤單,父母去世後跟着叔叔嬸嬸生活,和喜歡的女生說話會窘迫不安。
比起來高高在上的、接近完美的超人,蜘蛛俠更能讓普通人共情。
超級英雄既讓大衆的安全感有所寄托,也飽含着對美好未來的希望與期待。超級英雄電影又怎麽會不成功呢?
而且,漫威電影在每部的最後都會留下一個懸而未決的場景,這樣也極大增強了觀衆的粘性。
超級英雄電影的衰落
漫威宇宙目前被分爲了 6 個不同階段,《複聯 4》爲前三個階段畫上圓滿句号,到了第四階段,新片除《黑豹 2》外,卻都缺席了内地市場。
《永恒族》更是被稱爲漫威最差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 5.8,爛番茄上評分跌破了 60%,而《複聯 4》和《鋼鐵俠 1》的爛番茄評分均是 94%。
超級英雄電影式微,和迪士尼公司(2015 年,漫威公司全面并入迪士尼)隻顧着開發 IP,而忽視角色、劇情脫不了幹系。
2019 年後,爲了彌補線下電影的損失,迪士尼努力拓張漫威宇宙,不斷推出新角色,試圖利用新角色吸金,兩年就推出了七部電影。
但是因爲節奏過快,沒有時間打磨角色和劇情,導緻推出的幾部電影的劇情割裂且幼稚,角色也沒有以往的豐富出彩,隻能靠着 " 彩蛋 " 堆積吸引觀衆。
" 精彩的永遠在下一部 ",漫威電影似乎陷入了 " 超長預告片 " 的魔咒。
人們開始懷念初代蜘蛛俠的純粹。正是超能力之下的 " 人性 ",讓觀衆感同身受,才會激勵着觀衆去面對困難,好好生活。
影視 UP 主 Elias 軒邈卻感覺,如今的 " 超英 " 電影主角更像是流水線上生産的一個模子,他們是推動劇情、搭建多元宇宙的工具人,卻沒有真正的故事内核。
像崩盤的《黑豹 2》,面對主演的辭世,并未塑造出下一個強有力的黑豹:将蘇睿公主作爲主角,卻在前半部分給了侍衛隊長、母親等人較多的鏡頭,呈現出一種 " 群像 " 而非 " 超級英雄 " 的叙事效果。同時,蘇睿從個人能力、精神屬性等方面都不足以撐起黑豹的衣缽。
全片一共 161 分鍾,而真正有關戰鬥、有讓人腎上腺素飙升的傳統漫威風格的打鬥場面僅在 20 分鍾左右。在剩下的時間裏,漫威導演進行着并不擅長的文戲,情節平淡枯燥,讓人昏昏欲睡。
而多元宇宙也增加了觀衆的理解成本。
尤其在漫威英雄缺席内地市場的這三年裏,對于很多觀衆來說,他們依舊沉浸在《複聯 4》初代超級英雄謝幕的陰影裏,也不了解新的超級英雄了。
" 從中間開始看,門檻太高了,也很難提起興趣了。"
我們還需要超級英雄電影嗎?
這三年,我們的觀影環境與心态發生了很大變化。
人們因爲種種原因難以與親人、朋友相聚。
觀影時不再追求大場面、沖擊感,而是被生活中的溫情吸引。
因此,2021 年的票房冠軍《你好,李煥英》這部描述了母女溫情的電影,吸引了無數觀衆,讓無數人在電影院落淚。
我們的社會也一直湧現着自己的英雄,抗疫期間不眠不休的醫護人員,重慶山火中自發去救火的群衆。
這種環境下,中國觀衆認可的超級英雄的類型也在發生着變化。
而漫威打着文明多元與文化交融的旗幟,卻仍舊輸出着美式價值觀,北美之外地區的觀衆也很難買賬。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 2》就塑造了我們的英雄。
電影發生在幾十年後,因爲太陽系危機,人類決定帶着地球遷移,需要全體人類一起執行這個計劃。
在計劃啓動的時候,卻遭到了兩次破壞。
第一次危機中,爲了保護太空電梯,每個國家的空軍戰機,爲了同一個目的,不論膚色語言,集體出動。
第二次危機中,爲了重啓水下服務器,北京、東京、杜勒斯三地同時出動救援隊。
這不同于《美國隊長》《複聯》式的個人英雄故事,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拯救世界,而是一部關于千萬個普通人的宏大叙事。
中國的土壤文化裏,正生出自己的超級英雄,他們絕不是孤身一人。
而《流浪地球 2》還證明了,我們有不輸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頂級特效。
更接近中國人審美習慣和文化習俗的中國故事的崛起,無疑也會對漫威宇宙的 " 再入場 " 産生沖擊。
超級英雄的時代,應該翻新的篇章了。
參考文章以及資料
《從三個版本的蜘蛛俠看美國超級英雄電影中英雄元素的嬗變》,張碧芸,《劇影月報》2021 年 10 月
《蜘蛛俠影片評析——一個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糾結與掙紮》孫啓菲,《中國文藝家》,2017 年 12 月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研究——神話、旅程和文化變遷》,崔辰
《漫威超級影響電影的文化影響力研究》,高慶占
《超級英雄電影的叙事邏輯與秩序想象》孫笑非
監制:唐小山
作者:孔維甯 文柯松 編輯:單鏡宇
審校:瑞雪
原創聲明:本文爲央視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爲,違者将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