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我會找機會回去看它的!(圖 / 小羅)
今天早上,我弟弟給我發了兩段小貓的視頻,問我:" 這兩隻小貓可愛嗎?我們要不要養一隻?等我下班了我們去貓舍看看吧!" 看着視頻裏活潑好動的小貓,我突然萌生了養貓的沖動。身邊的朋友們陸續養了貓,每天打開朋友圈都會看到大家在花樣 " 曬貓 ",這讓我産生了 " 全世界隻有我沒有貓 " 的錯覺。
朋友上周從汕頭接回來的曼基康貓
舍友 " 撿 " 的布偶貓,貓貓心想:果然還是人類杯子裏的水好喝
其實我對 " 養小動物 " 這件事情并沒有什麽太大的想法,從小我媽媽就不讓我養任何小動物,她總會千方百計打消我養小動物的想法,好不容易有一次我媽媽同意我養隻小兔子,結果最後兔子還是被我養死了。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 養寵物 " 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并不是隻要陪它玩、給它喂食物就夠了,從你把它帶回家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對它的生命負責。在那之後我便打消了 " 養貓 "" 養狗 "" 養兔子 " 等一系列跟養小動物有關的想法。
忘了從哪年開始,國内興起了 " 養貓潮 "。有人說,養貓是因爲太孤獨,需要治愈和陪伴。在競争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996""007" 和随時随地加班加點已經成爲工作常态,飽受生活以及工作雙重壓力的摧殘,确實需要一個能夠治愈心靈的依靠和陪伴。
大學剛畢業,我選擇留在上海,開啓 " 滬漂 " 生活。在上海隻待了半年,每天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不是上班就是回家打遊戲,那段時間有一個很明顯的感受——孤獨。某個冬天的夜晚,我下班回家走到小區門口,一隻小貓跑過來蹭我,在我身邊轉圈,我心想它可能是餓了,就到旁邊的便利店買了兩根火腿腸。給它喂完,我往樓門口走,它就慢慢地跟在我身後,我見它一直跟着,轉身蹲下問:" 你是不是想跟我回家啊?" 聽我說完,小貓立刻轉身跑走,果然小貓咪都是能聽懂人話的。
回到家後我才想起,這隻小貓特别眼熟,好像是之前斜對門的一對情侶養的,前幾天這對情侶搬走了,也不知道爲什麽它居然成了小區裏的流浪貓。
離開上海前,我曾經想過,如果小貓跟我回家的話,我就不離開上海了。那天我帶着貓零食下樓,小貓看到我從樓裏出來,徑直朝我跑了過來,我抱起它準備往樓裏走,可能因爲是第一次抱小貓,讓它不太舒服,它從我的懷裏掙紮了一下,就跳了下來。我拿出貓零食想把它往樓裏引,它跟着我走到樓門口就不再往裏走了,無論我怎麽拿零食引誘,它始終在門口不肯進樓。僵持了半個小時後,我放棄了。
我離開上海的那天,沒有在小區裏看到它,但是直到現在我還是會經常想起它。
流浪成這個體型的小貓咪也是不多見
去年 7 月份,有一款叫做《Stray》的遊戲發售了,因爲以貓咪爲主角收獲了很多關注,我也不例外。畢竟誰不想體驗一下用貓的視角來看世界呢?《Stray》讓玩家化身爲一隻流浪貓,在日漸衰敗的賽博城市中探索,設法揭開這裏的謎團,回到地面。
遊戲對于貓習性的捕捉細緻入微,比如,破紙箱、破紙袋這類狹小逼仄的空間,對于貓貓而言總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别說貓了,對化身爲貓貓的我來說,看到互動鍵也會忍不住體驗一下紙袋的樂趣。貓貓還可以與很多其他物品互動,使用 " 無情貓爪 " 肆意扒拉,還可以在沙發、地毯上磨爪,很多互動并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卻可以讓玩家更沉寂地體驗 " 貓生 ",相信不少遭遇貓貓 " 拆家 " 的玩家會對此深有共鳴。
堅決不放過任何一塊地毯,還能收獲獎杯
《Stray》中流浪貓的設定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喂養的那隻小貓咪,距離我離開上海已經過去了兩年,我還是會經常想起它,不知道現在它過得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