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被爆跟小 36 歲的程潇婚外情,在日本還有一個私生子!
刷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橘眉頭一蹙。
畢竟,上一次看到這麽離譜的兩個人關聯在一起,還是林黛玉和伏地魔。
果不其然,程潇方面 5G 網速火速辟謠:假的離譜!!
粉絲反手甩出程潇爆滿的行程,休得胡言,程潇的命也是命。
不過也有網友發現了華點:婚外情是辟謠了,但沒辟謠私生子啊!
在曾經離譜大瓜挨個實錘以後,這年頭爆出任何瓜,網友都學會了 " 讓子彈先飛一會 "。
更何況,用一個假消息蓋過真消息,也的确是娛樂圈慣用的伎倆。
梁朝偉和劉嘉玲,是娛樂圈出了名的丁克夫妻。
2009 年,劉嘉玲做客綜藝《天下女人》時,被問到有沒有生孩子的計劃。
她還一臉憧憬的表示,自己已經填了報名表,比較希望能生個女孩。
到了 2016 年上《金星秀》時,劉嘉玲的态度就有所變化了。
貌似是被梁朝偉的 " 丁克理念 " 同化了,還發表了一套 " 生孩子買包論 ":
其實,字裏行間還是能看出,劉嘉玲并沒有完全斷掉生小孩的念頭。
隻是因爲梁朝偉明确表達過 " 丁克 " 的想法,她選擇尊重丈夫,不要孩子。
如果私生子的消息實錘的話,梁朝偉這一波背刺,恐怕能把劉嘉玲刺麻。
放眼望去,娛樂圈那些一開始相約丁克的明星夫妻,有不少 " 丁了,但沒完全丁 "。
結果就是男方 " 反水 ",女方認栽。
" 丁克 " 其實是 DINK 的譯音,Double Income No Kids 的縮寫。
這個詞,在 90 年代進入國内,直譯就是 " 雙份收入、不要小孩 " 的家庭。
由此衍生的詞彙有很多,比如 " 白丁 ":
曾經立志做丁克,但過了一定年齡後反悔了,于是生孩子了。
這種人通常被稱爲 " 白丁 ",意思就是 " 白白地丁克了一回 "。
橘仔細扒了扒,發現娛樂圈 " 白丁 " 的男星還真不少。
因 " 毒舌 " 出圈的導演爾冬升,就是一個。
說起爾導的情史,倪匡曾在《今夜不設防》節目中一言以蔽之:花。
30 歲的爾冬升和 20 歲的張曼玉戀愛談的風風火火。
38 歲的爾冬升閃婚一位名叫王瑞霞的台灣女子,結果這段婚姻以失敗告終。
42 歲的爾冬升認識了比他小 13 歲的幼兒園老師羅曉文,經過長達 9 年的愛情長跑後,2008 年,爾冬升再次步入婚姻殿堂。
這段婚姻起初很甜蜜,羅曉文有教 " 問題小孩 " 的經驗,一直用包容孩子的心态對待爾冬升。
爾冬升也對外宣稱,自己之所以比同齡人顯得年輕,秘訣全在 " 丁克 "。
他說:我們喜歡旅行,又愛潛水,有兒有女就不可以。媽媽九十幾歲,還天天爲兒孫擔憂,我不想這樣。
可婚姻的殘酷之處就在于,感情有個生老病死的過程,你很難要求它長生不老。
甜言蜜語逃不過 " 七年之癢 ",2017 年,60 歲的爾冬升結束了這段婚姻。
與此同時,新聞爆出,爾冬升的新女友給他生了一個女兒。
這長相相似程度,說是 Ctrl+C,Ctrl +V,也不過分。
(左爲爾冬升童年照,右爲爾冬升女兒)
"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這句話同樣适用于導演徐克。
1978 年,徐克認識了比他小一歲的施南生,兩個從一見鍾情到喜結連理。
徐克一句 " 小時候家裏兄弟姐妹多,對成長不好,也不喜歡小孩。"
施南生就不再考慮生小孩,兩個人相約丁克。
有網友說 " 沒有施南生,就沒有徐克 "。
在港圈,施南生是出了名的能力強、人脈廣、人緣好。
徐克要拍電影缺資金,她幫他拉贊助,有技術難題,她幫他實現,演員敲不下來,她幫他用最低價談好戲約。
攜手度過的 36 年中,施南生幾乎是傾盡一切在托舉徐克。
然而,故事的結尾卻總是令人唏噓。
這之後,媒體接連爆出,徐克和助理樂樂牽手逛街、散步回家、舉止親密共同觀影。
2014 年,施南生和徐克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今年 3 月,媒體拍到 73 歲的徐克牽着 " 孕味十足 " 樂樂逛街。
張口丁克,閉口丁克的男人,終究躲不過旺盛的繁衍欲望。
楊德昌取蔡琴時,對她說:" 我喜歡柏拉圖式的愛情 "。
于是,蔡琴就陪着他在無性婚姻中丁克了十年。
1995 年,楊昌德出軌比自己小 18 歲的彭铠立時,他又說:" 離婚吧,我愛上了别人。"
然後光速完成離婚、再婚、生孩子一整套流程,一兒一女,一家四口幸福美滿。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此後蔡琴身陷抑郁,又在 2000 年查出疑似患上乳腺癌。
始終活在婚姻失敗和無緣成爲母親的遺憾中。
除了影視圈,樂壇也同樣不消停。
1981 年,譚詠麟和楊潔薇結束十年戀愛長跑,在美國登記結婚。
爲了不耽誤事業,維持譚詠麟的 " 單身人設 ",楊潔薇接受了對方 " 隐婚 " 和 " 丁克 " 的要求。
1991 年,譚詠麟突然有了要孩子的念頭,然而楊潔薇早已在數次堕胎中喪失了生育能力。
也正是在這一年,41 歲的譚詠麟在演唱會上結識了一個 19 歲的女粉絲——朱詠婷。
1996 年,24 歲的朱詠婷生下一個男孩,譚詠麟給他取名 " 譚曉風 "。
自始至終,楊潔薇都被蒙在鼓裏,直到狗仔捅破這一層窗戶紙。
腳踩兩條船,還能不翻船,譚詠麟也是有點本事在身上。
2006 年,譚詠麟的父親去世。
妻子楊潔薇操持葬禮,譚詠麟讓朱詠婷和兒子譚曉風也共同出席。
" 二女侍一夫 " 的戲碼頻頻上演,譚詠麟就這樣周旋在 " 大小老婆 " 之間。
楊潔薇卻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了,她選擇剃度出家,從此常伴青燈古佛。
爲什麽,很多男人一開始奉行丁克,一旦年紀上去了,就出爾反爾?
一方面,諾言隻能表明說出口那一瞬間的心意。
在這之後的歲月裏,承諾容易被一地雞毛磋磨得脆弱不堪。
步入婚姻殿堂時眼含熱淚地宣讀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不妨礙他成爲殺妻碎屍案中的男主角。
另一方面,男性的基因裏攜帶了繁衍的本能。
年輕的時候因爲現實原因不想要孩子,等人到中年囤了足夠的财富和資源時,就開始滋生念頭:
是時候生個孩子來繼承皇位了。
如果糟糠之妻完不成任務,直接一手任務轉移,物色年輕貌美的女孩。
還有一種情況恰恰相反,年輕時一帆風順,本打算快活一生。
結果人到中年過得并不如意,擔心晚景凄涼,試圖通過生養一個孩子進行博弈。
孩子就是他手中一張待兌換的人生彩票,刮開以後:
一等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二等獎:庸庸碌碌,養兒防老。
謝謝惠顧:養兒啃老,難上加難。
問題是,幾乎所有賭徒坐上賭桌那一刻,都覺得自己會赢。
隻是這場豪賭,幾乎所有的本金都來源于女人。
懷孕的苦楚、分娩的風險、撫養的辛勞都毫無例外的落在了她們身上。
生,要面對 " 母職懲罰 " 和一生操勞,不生,要面對離異與出軌背叛。
往左或者往右,分岔路口通往的每一條,都是絕路。
在關于丁克的帖子裏,最常見的一類留言就是:
" 男的年紀大了還能生,女的要是過了 40、45 歲,老公反悔去找别的女人生了,到時候你可就慘了。"
在橘看來,這種觀點看似在理,其實還是從男權思維的角度看待問題。
它默認女性沒有獨立人格,将女人視爲男人的附屬,仿佛女人離開男人活不了。
它視女人爲兩性市場上待價而沽的貨物,而一個功能完善的子宮,是被男人擇優錄取的最佳砝碼。
經典港劇《法證先鋒》中,Yvonne 和丈夫原本約好了共同丁克。
結果丈夫背着她出軌小三,還懷上了私生子。
Yvonne 沒有絲毫猶豫,果斷離婚。
更讓橘動容的,是她後來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在豁達中釋然了傷害。
Yvonne 的獨立和通透,有一半的原因是,丁克是她的個人選擇。
男人想反水,并不會讓她産生 " 被耽誤而錯過最佳生育年齡 " 的憤懑。
她對前夫說:
"我很喜愛獨立,我已經不再惱恨你。如果痛苦有期滿之日,已經過期了。"
其實,結不結婚,丁不丁克都隻是一種人生選擇,它們并沒有高下之分,隻有左右之别。
隻是因爲種種原因,女性在婚姻或者生育上,确實可能要承擔比男性更大的風險。
隻有當選擇是發自本心,而非外界輿論壓力所迫,才能在面對意外時依舊自洽。
所謂成熟獨立不是強大到能夠規避任何風險,而是對事情有預判,也有爲自己兜底的能力和勇氣。
戴錦華教授曾公開表示過支持丁克,她選擇不做母親,并稱每隔三天就慶幸自己的決定。
千百年來,關于描摹母愛偉大的頌歌是如此之多,它們将母親供奉上神壇,待價是犧牲自我。
所幸,今天的女性獨立意識覺醒,一個充滿七情六欲的 " 人 " 逐漸從母親這個角色中浮了上來。
那些選擇丁克的女孩,她們不想成爲母親,這一生隻想成爲自己。
橘祝福每個女孩,有成爲母親的幸運,也有不做母親的自由。
最後一句
關于丁克,
你有什麽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