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投資家設爲" 星标⭐ ",第一時間收獲最新推送!
作者 | 趙思蕊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國産領域傳出一則重磅消息。
投資家網獲悉,國産激光雷達明星企業速騰聚創(RoboSense)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爲摩根大通和華興資本。速騰聚創有望沖擊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
在速騰聚創的背後,有一支出身哈工大的專業創始團隊協同作戰,還有菜鳥網絡、北汽集團、比亞迪、吉利控股、長江小米基金、華興資本、雲鋒基金等明星機構加持。倘若速騰聚創成功上市,公司三位聯合創始人以及各路機構股東,将共享勝利果實。
一
速騰聚創成立于 2014 年 8 月,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南山區是深圳的科技重鎮,擁有許多高新技術公司和創業企業。
據官網介紹,速騰聚創是一家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科技公司,通過激光雷達硬件、感知軟件和芯片三大核心技術閉環,爲市場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達系統。
速騰聚創招股書稱,公司是激光雷達及感知解決方案市場的全球領導者,也是全球最早實現車規級固态激光雷達量産的激光雷達公司,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布局激光雷達相關專利超過 1000 項。
目前,速騰聚創與全球 200 多家汽車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不乏吉利、廣汽埃安、長城、小鵬、路特斯、零跑等實力派車企。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速騰聚創獲得的車規級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占市場全部定點車型的近一半。
據灼識咨詢的資料顯示,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速騰聚創已經取得了 21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的 52款車型的前裝量産定點預期訂單,位居全球第一,他們與上述車企和供應商中的 7 家實現了 9 款車型的 SOP。
此外,速騰聚創還拓展了非汽車行業的業務,如農業機器人、檢測機器人、V2X 解決方案和感知解決方案。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速騰聚創已經爲機器人和其他非汽車行業的大約 2000 名客戶提供服務。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速騰聚創在機器人和其他非汽車行業客戶的累計銷量在全球均高居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自成立以來,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速騰聚創已交付超過 10 萬台激光雷達。
作爲國内最早一批研發設計激光雷達的企業,速騰聚創正好踩中了市場爆發風口,也順勢成爲資本寵兒。
速騰聚創迄今已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青睐,其中包括東方富海、複星集團、昆仲資本、北汽集團、菜鳥網絡、海通開元、北汽産投、國投創豐、比亞迪、廣汽集團、宇通、長江小米基金、華興資本、雲鋒基金、吉利控股集團等。
在多輪融資過後,據稱速騰聚創的估值在 100 億元左右。如今,速騰聚創正式沖刺 IPO,有望成爲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
截至 IPO 前夕,速騰聚創的三位聯合創始人邱純鑫、劉樂天和朱曉蕊,分别通過各自的公司持有速騰聚創 11.58%、6.94% 和 4.25% 的股份。菜鳥網絡持股 11.03%,是最大的機構股東。
倘若速騰聚創順利上市,公司三位聯合創始人,以及菜鳥網絡等外部機構股東,将共同分享成功果實。
二
自 2014年成立至今,速騰聚創僅用 9年時間就成長爲國産激光雷達賽道的佼佼者,背後離不開一支來自哈工大的專業團隊的辛勤耕耘。
時間回到 2014 年,身爲哈工大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博士的邱純鑫,在完成戶外移動機器人環境感知課題時,察覺到激光雷達的巨大潛力,并萌生了創業想法。
于是,邱純鑫與博士導師朱曉蕊以及實驗室同門師弟劉樂天,以課題組爲初始團隊,創立速騰聚創,并試着開發機器人視覺解決方案,主攻激光雷達。
速騰聚創的創始團隊均具備哈工大背景,其中公司CEO邱純鑫現年 39歲,他于 2007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燕山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博就讀于哈工大控制科學及工程專業,在激光雷達行業從業約 9年時間。
邱純鑫曾在 JFR(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等國際頂級機器人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完成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内的多個機器人相關項目的研發工作。
公司首席科學家朱曉蕊現年 45歲,她 1998年 7月本科畢業于哈工大的機電控制及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于哈工大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博士就讀于美國猶他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
朱曉蕊于 2012 年獲頒發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于 2012 年至 2013 年連續兩屆擔任 IEEE 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及會員活動執委會成員,并于 2014 年擔任 IEEE 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
公司 CTO劉樂天現年 34歲,在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擁有約九年的經驗。他本碩均畢業于哈工大,本科學的是自動化專業,碩士讀的是控制科學及工程專業,曾在創意機器人大賽(RVSP 的首個 IEEE 國際機器人大賽)獲得過銀獎。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中國最北端 985 高校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近年來向社會輸送了不少科技類創業人才。如近期正在沖擊IPO的核心醫療、思哲睿、賽維時代,其創始人均具備哈工大背景。正所謂,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哈工大正跑出一個 IPO軍團。
回歸本文的主角速騰聚創,在團隊作戰上,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工協作,各自發揮所長,共同推動速騰聚創做大做強。而速騰聚創也在不斷嘗試中,逐步推進商業化應用落地。
2015 年,速騰聚創的靜态單線雷達産品實現批量出貨,彼時無人駕駛剛剛興起進入汽車市場并不現實,便将目光對準了家裝建築行業,依托靜态單線雷達公司打造了第一款産品 Seeker,落地場景測繪領域。
随着 VR 的火爆,全景看房逐漸成爲房産中介行業的一個熱門趨勢。速騰聚創迅速成立全景看房項目小組,并上線了第二款産品 IPANO,産品取名爲 " 看房神器 ",滿足 VR 看房的需求。2015 年底,這款産品便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打開了市場。
2016年,速騰聚創将 " 看房神器 " 小組剝離獨立運作,公司主力依然專攻激光雷達。同年 10 月研發出了 16 線的機械式激光雷達 RS-LiDAR,次年 9 月完成了 32 線的量産,10 月發布了 MEMS 固态激光雷達,之後聯合阿裏巴巴旗下的菜鳥推出了基于 MEMS 的無人物流車。
2019 年 12 月,速騰聚創通過汽車行業的 IATF 16949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這意味着公司拿到了進入全球汽車市場的 " 通行證 ",完全具備了向 OEM、Tier 1 等公司供貨的資質。一年後,公司生産的全球首批車規級 MEMS 固态激光雷達 RS-LiDAR-M1,已批量出貨,發往北美。
2021年,速騰聚創在全球範圍内率先實現固态激光雷達 SOP版的完全鎖定,并領先全行業,首次實現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達的車規量産交付。就這樣,速騰聚創一步步走到了行業前沿,成爲國産激光雷達明星企業。
三
伴随招股書的披露,速騰聚創的核心經營數據也一并展現在公衆眼前。
首先是營收,2020年至 2022年,速騰聚創的營業收入分别爲 1.709億元、3.311億元、5.30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 76.2%,呈現高增長态勢。
營收規模擴大,主要得益于激光雷達核心産品賣得好。報告期内,速騰聚創分别出售激光雷達 7200 台、16300 台、57000 台,來自産品銷售的收入分别爲 1.3 億元、2.29 億元、3.99 億元,分别占總收入的 76.2%、69.2%、75.3%。
不過,速騰聚創至今仍處于虧損狀态,報告期内,公司年度虧損分别爲 2.206 億元、16.545 億元、20.861 億元,三年累計虧損39.612億元;同期,公司經調整淨虧損分别爲 5993.4 萬元、1.076 億元、5.628 億元。
以 2022 年爲例,當年速騰聚創出售激光雷達 5.7 萬台,當年經調整淨虧損爲 5.628 億元,平均每賣一台激光雷達約虧損9874元。
速騰聚創在招股書中寫道:" 由于我們最近才開始固态激光雷達的商業化,我們或會繼續處于經營虧損和淨虧損狀态 "。
而對于主營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公司淨利潤卻沒有同步跟進的現狀,速騰聚創解釋稱:淨虧損主要是由于大量銷售成本、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研發開支造成。
在所有開支中,研發支出占據絕對大頭。報告期内,速騰聚創分别産生研發開支 8153.4 萬元、1.33 億元、3.059 億元,分别占各期間總收入的 47.7%、40.2%、57.7%。
與之相對應的,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速騰聚創的員工總數爲 1311 人,其中研發團隊共有 482 名員工,占員工總數的 36.8%。
但在各路資本的支持下,速騰科技 " 不差錢兒 "。截至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爲 20.714億元。
目前,激光雷達市場規模較大且處于快速發展期,未來 5-10 年将加速放量,預計 2025 年和 2030 年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分别有望達到約 660 萬和 7934 萬顆,其中中國分别出貨 292 萬和 3154 萬顆左右。
放眼未來,激光雷達将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工業、無人機、機器人和 3D 繪圖等終端市場中,賦予機器人和車輛超越人類眼睛的感知能力,守護智能駕駛的安全。
而中國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25年,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将達240.7億元,較2019年實現6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車載領域的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将由 2019 年的 3.8 億元增長至 2025 年的 144.3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83.5%。
在此背景下,各大品牌廠商紛紛加碼激光雷達行業布局,海外傳統巨頭有現代、福特、沃爾沃、戴姆勒、奔馳等,國内汽車品牌也加強與國産公司的合作,如上汽、北汽投資速騰聚創。
從行業發展來看,紮根國産激光雷達賽道的速騰聚創前景廣闊。但從盈利情況來看,目前仍專注研發的速騰聚創想要扭虧爲盈,依然任重而道遠。
點擊下方關鍵字,閱讀往期文章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