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 " 認房不認貸 " 的落地,讓優化暖風勁吹一個月的一線城市看到了希望。
然而,自 7 月 24 日中央表态、7 月 27 日新華社發文住建部部長明确釋放 " 認房不認貸 " 後的這一個月裏,買賣雙方卻同時陷入觀望,不同的是買方是主動叫停在途購房行爲,賣方被迫接受買方的觀望,甚至在北京,有新盤在整個 8 月出現 0 成交的尴尬;不僅如此,部分房企更透露,有接近封頂、等待購房者最後信貸簽字即可放貸給開發商的項目遭遇了 " 拒絕簽字 "。
原本是爲松綁樓市、精準施策的優化政策,因暖風遲遲未能落地,成爲困住買賣雙方的枷鎖。
(圖片來源:記者拍攝)
" 到底出不出 "
陳靜看上的這套 1200 萬元的新盤,是一套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四居室。在經曆了疫情後,這個四口之家急需多一個房間。在賣掉媽媽婚前送給自己的一套東城老破小,加上夫妻兩人退出的部分理财産品,其實陳靜手中已經準備好了購房所需要的 80% 首付,此前也與銷售約好了周末去售樓處簽合同,伴随着 " 認房不認貸 " 暖風不斷,陳靜叫停了簽約。
陳靜的理由很簡單:一是眼下的環境誰都希望手中的現金多一些,如果二套認定能優化,自己結餘的首付就可能幹很多事;二是首套與二套的利率差很多,1200 萬元的大賬算下來月供的成本對于任何一個家庭都不是小數。
對于陳靜的叫停,她的銷售頗感無奈。" 從‘一區一策’到‘認房不認貸’,都喊了很久了,這個戶型最後一套,等多久?" 對于銷售的這個說辭,陳靜不排斥簽定金合同,但希望的首付的周期是半年。" 其實如果我沒賣完房子,半年的周期也是合理的吧。" 但對于本就在經開區上班的陳靜來說,更迫切希望明确的是 " 到底出不出 "。
不隻是在新房市場,也不隻是在 7 月 24 日以後,望京某頭部中介商圈負責人賈軍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其實這一購房狀态,在今年 7 月初就已經展露出來了,而且市場氛圍越來越濃厚 "。當前北京市場剛性需求相對較弱,改善性購房群體成爲市場主力,而這部分需求目前依舊以觀望爲主。賈軍稱,有資質且有錢的,并不看好未來政策落地力度,需要抓住确定性;有資質沒錢的,則受制于首付壓力,無奈選擇觀望,這批人也最期待北京 " 認房不認貸 " 的落地。
據賈軍介紹,目前北京改善性購房群體主要分爲兩種,一種是本地無房的,此前房地産市場火爆階段,很多人在老家購置了房産,也大多申請了貸款,現在他們想要在北京置業,就要面臨高額的首付壓力。另外一種是本地有房的,這部分主要是 " 賣一買一 " 群體,現在要改善住房需求,但同樣受制于首付壓力。
(圖片來源:記者拍攝)
"8 月至今零成交 "
作爲住房消費的買賣兩端,困在 " 認房不認貸 " 落地前夜的不隻是購房者。
" 從上個月 24 日後,我們先是一周集中成交,然後就一套沒賣。" 徐威是華南某國企北京首個獨立操盤項目的營銷總,他所分管的項目在上個月的最後一周出現了一波罕見的下定小高潮,一周内成交超過 20 套。這種集中成交在一周後戛然而止。
徐威提到的時間節點,與本輪優化政策高度一緻: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 " 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 "。在針對這 20 餘個購房家庭以及前期釋放了明确的購房信号,但遲遲不落地的購房者追蹤後,徐威團隊發現,集中下定的基本都是擔心優化落地後可能出現的集中上漲,多以首套房、全款家庭爲主,而推遲觀望的準購房者,幾乎全部是二套。
在徐威和團隊看來,無論是這 20 個集中下定的家庭,還是推遲觀望的購房者,他們都能理解。" 害怕漲價的其實每次調控都存在,這還是老思路,觀望的主要在等二套的松綁。"
購房者的這筆賬不難算:目前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基本在 35%,房貸利率在 4.75%,而二套房首付比例則可達到 80%,房貸利率在 5.25%。按照 1000 萬元總價的改善房源計算,首付款将從 800 萬元降至 400 萬元,可以降低 50% 的資金支付壓力。房貸利率從 5.25% 降至 4.75%,按照平均貸款本金 400 萬元計算,月供額将從 17500 元降至 15833 元,即減少 1667 元 / 月,30 年累計減少 60 萬元。
盡管一再表示 " 很理解 ",但徐威也承認 " 一個月的等待太長了 "。" 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本周還不能落地,三季度最重要的一個季度就完了,樓市最重要的金九銀十真的就錯過了。" 用徐威的話說,即便是落地,從出台、到購房者反應、再到體現在數據上,新房項目最快要個把月,二手房還要更久。" 這期間還有大量的換房連環單,都在等着。"
(圖片來源:記者拍攝)
" 眼看封頂了,貸款合同不簽字 "
買賣之外,在 " 認房不認貸 " 暖風勁吹一個月後,開發商開始發現已經網簽的貸款合同開始 " 找不到購房者 "。
" 就是不接電話,不簽合同。" 張成是某央企北京公司财務部負責人,作爲昔日的營銷負責人,盯項目的回款是她眼下最重要的工作。據她透露,住建部要求 " 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 " 後,一些簽訂了認購協議的購房者,突然停止了下一步的動作。" 眼看封頂了,貸款合同不簽字了。我們分析一些之前二套辦理的購房者,已經有了‘毀約’的想法。"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房子沒有封頂的情況下,銀行是不可以放貸的,銀行必須等到樓盤封頂後才能向購房人發放按揭貸款。一旦購房者在網簽之後 " 毀約 ",雖然開發商有索賠權利,但這将極大影響項目的回款進度。在當前以現金流爲主的市場環境下,如此狀況是各大開發商不願意看到的。
" 相比于範圍有多大,市場更關注何時 "
" 認房又認貸 " 是房地産調控下的産物。北京首次出現 " 認房又認貸 " 是在 2010 年 7 月,第二次是在 2017 年 3 月,一直沿用至今。北京對二套房界定标準也最爲嚴格,即全國有住房貸款記錄的,無論是商貸還是公積金貸款、已結清還是未結清,均記作一套。
8 月 25 日,住建部等三部門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措施,也特别提及,政策供各城市自主選用。" 自主選用的基礎,就是各地市場的銷售表現,北京目前也不容樂觀。" 上述房企營銷負責人直言。
受買賣雙方 " 按兵不動 " 的影響,北京市場銷售數據仍表現不佳。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表示,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29 日,北京 8 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 3841 套,較上月同期下降 25.76%,較去年同期下降 19.53%;二手住宅成交 9687 套,仍處于曆史較低水平,較上月同期增長 6.19%,但較去年同期下跌 21.46%。
" 相比于政策覆蓋範圍有多大,市場更關注政策何時落地問題,這才是禁锢買賣雙方的原因所在。" 郭毅表示,目前北京市場交易并不活躍,也是因爲市場暖風月餘,北京遲遲未有明确動作,不确定性才加深買賣雙方的觀望情緒。
8 月 30 日,"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在廣州全面落地,随後深圳成爲第二個官宣 " 認房不認貸 " 的一線城市。繼 8 月 25 日三部門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 " 認房不用認貸 " 政策措施,廣州、深圳的接連動作,給市場傳遞了積極信号。
首付壓力最大的 " 北上廣深 " 已打開突破口,北京同步跟進也隻是時間問題。
" 北京優化樓市政策信号意義重大,對整體市場情緒的修複或将産生積極帶動作用。"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稱,若北京實質性政策盡快落地執行,北京房地産市場活躍度有望提升,市場有望逐漸企穩修複,從而帶動全國市場逐漸修複。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